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传承指引下的民间美术教育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传承指引下的民间美术教育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古往今来,民间美术在人民生活中的烙却从来没有消失过,即使是在当今以物质消费为主流的商品社会里,传承民族、地域优秀文化仍然成为了时代的呼声。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地域的民间美术各具特色。民间美术贯穿于人民日常生活、节日礼俗、、衣食住行等中。在中小学生乃至大学生中开展民间美术教育不只是要让年青一代重新认识民族文化,更重要的是使中国传统的地域文化能够传承下去,使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不至于失传。

关键词:民间美术;教育;文化传承

一、民间美术的含义及特点

民间美术从艺术角度反映了民族特色和本土艺术精神,反映了民族文化意识与价值观。民间美术内容丰富、直观、易懂、易为普通人所理解接受,是朴素显示的美术教材。民间美术是人类最早的审美想象,它原始的质朴美非常符合对年轻一代审美的学习。源于人民大众,是一种带有原发性的美术形式,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自诞生之日起就融合在人们生活之中。它属于一种母型文化艺术,具有原发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作为中国文化民族性最为传统与纯粹的载体,它不再是单纯的艺术形式,而是成为一个意味深长的符号。

在民间美术发展的长河中,它的传承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言传身教是比较普遍的方式。这一文化的传承往往是通过家庭之间父传子、作坊中师傅传徒弟的方式,不仅仅包含了醇美的艺术精神,更加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传统的审美思想和美学观念,表现出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民族的自尊心和民族的自豪感从某种程度上讲,可以通过发扬民间美术来不断增强。但就当下的社会发展来说,有关民间美术的教育问题,似乎被认为是下里巴人的草根文化,俗不可耐,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产物。民族民间教育中的缺失,失去了其生存的根本和培育的土壤,数量众多的民间艺术形式面临着艺绝人亡的悲惨境地,即使是当中有很多属于美术的物质性表述还依然存在,但属于文化范畴的那部分早已经缺少了原汁原味和神奇灵动的生命力及本性。那么在当今社会,学校作为专业教育的场所,有关民间美术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民间美术教育不只是要让学生重新认识民间美术,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断代、不失传,使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得以延续,留住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记忆。根据我们多年对民间美术教育的关注和热爱,在同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互动中发现大多数人对民间美术,甚至自己家乡的民间土特产都不甚了解,只有少数的同学对自己家乡的民间美术略知一二,这主要是因为城市中的学生接触的多是现代都市文明,伴随他们成长的是“蜡笔小新”或“名侦探柯南”“奥特曼”电子游戏等,而不是伴随他们父辈们童年成长的陀螺、皮影、泥人和纸飞机。连现在的乡村也随着习俗观念的改变,民间美术时隐时现,渐渐地失去了往日的活力而淡出了人们的生活,即使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也难得有机会接触到民间美术作品。

二、我国民间美术教育的现状

我们的美术教育目前依然被当作可有可无的“副科”,有时又被当作提高升学率的“特色”加以热捧,处在十分尴尬的境地。这就是中国美术教育进入二十一世纪来的现状。相对于城镇来说,农村美术教育往往敷衍了事。农村的民间美术教育则更加薄弱,然而绝大多数的民间艺术和民间技艺扎根于广大的农村,农村学校许多基本的教学、基本的美育尚且不能完全保证,更别谈在学生中进行民间文化的渗透与传承。

初中的美术教育更重视程式化的美术知识讲解和让学生机械地临摹。学校让学生参加众多不同类型的比赛,这也似乎成为了各个学校衡量美术教学是否做出成绩的标准。全国的美术教材基本都十分缺乏美术教育中的地域性和民族性。高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尤其是美术特长班的美术教育,基本上都是为进入大学做的准备,可以说是大学前的“学前班”式教育,基本都是传统西方美术的基础素质课程。而到了大学,则是分类方向更为具体的专业教育。三个教学阶段,均没有涉及民间美术教育的内容和时间安排上的空间。中国的大学专业美术教育都是以“求新求异“为目标,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和创新意识。高校美术教师并不注重对民间美术知识的传授,他们担忧学生学习了民间美术以后,在创作中会失掉对现代审美的时尚感,会缺少与外领域交流的语境体系,更担忧学习了过去的、传统的、民间的美术知识会影响学生的独立创新的意识。我们提倡和鼓励学习民间美术的目的,其实是让学生拥有涉及中国元素的能力,掌握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风格的民间美术知识内容、设计方法,而并非是否定现行的艺术设计教学的内容。

三、民间美术在基础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1.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民间美术不仅是艺术,同时还是历史。民间剪纸艺术就是历史的活化石。比如,苗族没有文字,苗族古史只有口头传说而没有历史文献,而至今仍流传着的苗族服饰和剪纸,就形象地记在了苗族诞生的神话传说与辗转迁移的历史。为此,在基础美术教育中引进民间美术内容,不仅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美的熏陶和创造,更可让学生很好地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历史。

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

民间美术来自民间,是千百年来广大农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艺术,这与普通劳动人民的现实生活是紧密相关的,同时,随着民族、风俗、时节的不同,具有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这些民间美术与民俗文化紧密相关,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比如有人生礼仪,宗教仪式、婚丧嫁娶、游艺活动等。当下的孩子们,或多或少都与当地的民间美术有着直接的接触,这是很好的态势,有利于孩子们认识和学习民间美术。而且,民间美术广泛而丰富的形式和内容,能激发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热情,也能够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有利于民间美术和文化的传承

民间艺术是我国各族人民在生产劳动中创造的,是经过传承和不断创造的智慧结晶。它反映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是我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当前,我国现在生活的方式和条件,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趋向于同一化。因此,民俗和民间艺术的内容和特色正在逐渐丧失,甚至已濒临灭绝。由于民间美术包含着广泛而独特的地理知识、历史遗迹、民俗文化、民间故事,让学生通过欣赏教学认识传统的地方文化,有利于传统美术教育的发展,容易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培养其对于民族美术的认同感。如今,把民间美术引进民间美术教育的课堂,既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更有利于民间美术和文化的传承。

4.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民间艺术中,乐观与繁荣是其基本精神。比如,河北、山西盛行的“三羊开泰”的“面羊”礼馍;陕西等地盛行的“喜娃娃”团花剪纸;陕西、山东、河南、天津等地的门神年画等,都是广大劳动人民对现实生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更是他们乐观向上、不屈服的坚强性格和精神的具体体现。因此,民间美术在基础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树立起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当今社会的学校开展民间美术教育课程,不只是要让中国年轻一代重新认识自己祖国的民间美术,更重要的是使中国传统的民族精神和地域文化能够良好地传承下去,使多民族的流传了千百年的优秀文化基因不至于断代和失传,留住民族的血脉和根源。在如今多姿多彩的商品经济社会里,民族文化被商品化,然而这种演变的进程不仅损毁了传统文化的形象,还使得当地民族对本土文化失去了原本的印象和寄予的精神寄托与信念,导致民族文化本身丧失了原有的民族内涵,民间文化的真实性也将荡然无存。所以,学校开展民间美术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这是社会发展趋势的需要,也是发展文化大国、文化强国的必备要素。

参考文献:

[1]张 敏,方百寿.旅游工艺品商品化与真实性探讨[J].民俗研究,2006(02).

[2]王岳川.发现东方与重释中国[J].科学中国人,2003(02).

(作者单位: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