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容礼考述 3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容礼考述 3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容礼是儒家礼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献关于容礼或礼容的记载颇为零散而不成系统。本文利用二重证据法,从传世文献《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及出土文献《君子为礼》《成之闻之》等记载中,挖掘出战国至汉代的容礼资料,阐述容礼的价值,有助于认识早期儒家容礼的内容和细节以及容礼在汉代文化中的实践情形。

关键词:容礼;演习;价值

中图分类号:G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3-0115-03

周公制礼作乐,两周时期贵族各阶层施礼行礼的现象较为普遍,战国时诸侯纷争僭越礼制,礼崩乐坏。容礼是儒家礼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礼容是施礼活动中的颜色、举止、动作等的静态描述,容礼是对礼容的记载。《周礼・秋官・司仪》中司仪“掌九仪之宾客摈相之礼,以诏仪容、辞令、揖让之节”。①《周礼・地官・保氏》曰:“乃教之六仪:一曰祭祀之容,二曰宾客之容,三曰朝廷之容,四曰丧纪之容,五曰军旅之容,六曰车马之容。”②贾谊《新书・容经》“容有四起”,将礼容分为朝廷之容、祭祀之容、军旅之容、丧纪之容四类,然而也载有坐车之容、立车之容、兵车之容。传世文献《礼记》、《新书》中记载有一些容礼的细节,汉代史书也有关于王式、刘琨等人演戏容礼之事的记载;出土文献中,上博简《君子为礼》篇有一部分内容记载了大夫容礼的情形,郭店楚简《成之闻之》《六德》等也记载一些礼容细节。但是文献关于容礼或礼容的记载颇为零散而不成系统。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相结合挖掘容礼记载,有助于认识早期儒家容礼的内容和细节及容礼在汉代文化中的实践情形。

一、西汉王式及弟子演习容礼

容礼虽在战国时期遭到破坏,但到汉代仍有留存。《史记》记载:“及高皇帝诛项籍,举兵围鲁,鲁中诸儒尚讲习礼乐,弦歌之音不绝……故汉兴,然后诸儒始得修其经艺,讲射、乡饮酒之礼。”司马迁概述鲁国讲习礼乐之事,所谓弦歌应该是指行礼期间的升歌、笙奏、间歌、合乐四种形式。四位乐工,瑟者两人,歌者两人,在堂上歌唱《诗经・小雅》中的《鹿鸣》《四牡》《皇皇者华》,用瑟伴奏,是谓升歌。笙奏是吹笙者在堂下的磬架前,吹奏《诗经・小雅》中的《南陔》《白华》《华黍》(三篇均已亡佚)。堂上升歌与堂下笙奏交替演奏乐歌是为间歌,如堂上鼓瑟《鱼丽》,堂下笙奏《由庚》;堂上鼓瑟《南有嘉鱼》,堂下笙奏《崇丘》;堂上鼓瑟《南山有台》,堂下笙奏《由仪》。升歌与笙奏若同时进行,唱奏的乐曲有《诗经・周南》中的《关雎》《葛覃》《卷耳》,《召南》中的《雀巢》《采蘩》《采》。

《汉书・儒林列传》载王式弟子唐生、褚生颂礼甚严之事:

王式字翁思,东平新桃人也。事免中徐公及许生。式为昌邑王师。昭帝崩,昌邑王嗣立,以行废,昌邑群臣皆下狱诛,唯中尉王吉、郎中令龚遂以数谏减死论。式系狱当死,治事使者责问曰:“师何以无谏书?”式对曰:“臣以《诗》三百五篇朝夕授王,至于忠臣孝子之篇,未尝不为王反复诵之也;至于危亡失道之君,未尝不流涕为王深陈之也。臣以三百五篇谏,是以亡谏书。”使者以闻,亦得减死论,归家不教授。山阳张长安幼君先事式,后东平唐长宾、沛褚少孙亦来事式,问经数篇,式谢曰:“闻之于师具是矣,自润色之。”不肯复授。唐生、褚生应博士弟子选,诣博士,抠衣登堂,颂礼甚严,试诵说,有法,疑者丘盖不言。诸博士惊问:“何师?”对曰:“事式。”皆素闻其贤,共荐式。诏除下为博士。式征来,衣博士衣而不冠,曰:“刑余之人,何宜复充礼官?”既至,止舍中,会诸大夫、博士,共持酒肉劳式,皆注意高仰之,博士江公世为《鲁诗》宗,至江公著《孝经说》,心嫉式,谓歌吹诸生曰:“歌《骊驹》。”式曰:“闻之于师:客歌《骊驹》,主人歌《客毋庸归》。今日诸君为主人,日尚早,未可也。”江翁曰:“经何以言之?”式曰:“在《曲礼》。”江翁曰:“何狗曲也!”式耻之,阳醉地。式客罢,让诸生曰:“我本不欲来,诸生强劝我,竟为竖子所辱!”遂谢病免归,终于家。张生、唐生、褚生皆为博士。张生论石渠,至淮阳中尉。唐生楚太傅。由是《鲁诗》有张、唐、褚氏之学。③

《汉书》这段文字信息量大,主要讲王式所传的鲁诗有张长安、唐长宾、少孙三家之学。从王式传习鲁诗过程中,可以发现王式知礼能容。其弟子唐长宾、少孙应博士弟子选时,抠衣上堂,颂礼甚严。其余的博士对唐氏、褚氏颂礼情形颇为惊讶。王式容礼一事流传开来,于是他亦征召为博士。诸博士持酒肉劳王式,期待见其容礼,却遭到了博士江公的妒忌。从王式与博士江公席间演习礼乐问答来看,王式熟知《鲁诗》之余,又通《曲礼》,并能诗礼乐相得益彰。

关于“狗曲”一词,清代学者臧琳的阐释非常精彩:

《大戴礼记》有客欲归而主人留之及相歌诗事,今《大戴记》亡阙,《小戴记》无之。盖江公与翁思同业《鲁诗》,故江公嫉其至,因歌《骊驹》以发问。知翁思必对以“在《曲礼》”,遂可讥其曲循而来也。据颜注,知《汉书》本作“循曲”(“循”、“狗”形近,据正文作“狗曲”,知注作“循曲”,今误倒)。式曰在《曲礼》,是循从《曲礼》之书,故江佯问曰何循曲也,言浅而意深。师古妄改为“狗”字,云轻贱之甚,不知江公心虽嫉之,安得于诸大夫博士前轻斥经师为狗,如今乡里小人反唇相讥乎?且江本隐语,故翁思亦耻与之争,而阳醉地。倘面斥为狗,翁思安能含忍,即诸博士弟子亦竟不发一语乎?④

江翁为《鲁诗》宗,声望极高,与王式本为竞争关系,对其心生嫉妒,故意借“循从《曲礼》”来讽刺王式曲循参加宴会,文人相轻的气味颇为浓郁,不免惹人一笑。臧氏之深刻细腻,亦令人佩服。

二、东汉刘昆演习容礼

《后汉书・儒林列传・刘昆》载刘昆演习容礼之事:

刘昆字桓公,陈留东昏人,梁孝王之胤也。少习容礼。平帝时受《施氏易》于沛人戴宾。能弹雅琴,知清角之操。王莽世,教授弟子恒五百余人。每春秋飨射,常备列典仪,以素木瓠叶为俎豆,桑弧蒿矢,以射“菟首”。每有行礼,县宰辄率吏属而观之。王莽以昆多聚徒众,私行大礼,有僭上心,乃系昆及家属于外黄狱。寻莽败得免。既而天下大乱,昆避难河南负犊山中。建武五年举孝廉,不行,遂逃教授于江陵。光武闻之,即除为江陵令。时县连年火灾,昆辄向火叩头,多能降雨止风。征拜议郎,稍迁侍中、弘农太守。⑤

梁孝王裔孙刘昆年少时善习容礼,通琴律,知风伯雨师之道。刘昆惧礼废弃不行,于每年春秋季节举行飨礼和射礼之时,便经常准备演习礼典仪式,引以素木瓠叶作为行礼豆实,射时则歌“菟首”之诗而为礼之节。“菟首”之诗即《诗经・小雅・瓠叶》,其辞曰:“幡幡瓠叶,采之亨之。君子有酒,酌言尝之。有菟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献之。”

三、上博简《君子为礼》中的容礼

上博简《君子为礼》中间一段涉及到了儒家容礼的若干细节,其前讲孔子向颜渊传授礼、仁、义,其后是孔门弟子子羽、子贡有关孔子与子产、禹、舜四者孰贤的论述,因竹简残损,目前难以明确判定这段记载与其他两段之间的关系,但《君子为礼》记载了大夫容礼的若干细节,这一点不容置疑。上博简《君子为礼》其五简至第八简曰:

凡色毋忧、毋佻、毋怍、毋谣、毋正见毋侧视。凡目毋游动,定见是求。毋钦毋去,听之疾徐,称其众寡。肩毋废、毋,身毋偃、毋静,行毋视、毋摇,足毋坠、毋高。其在廷则欲齐齐,其在堂则……⑥

简文虽有残损,然记载真实,与传世典籍《礼记》《孟子》等记载相似,且与其他出土文献也有相近描述。君子之容礼典籍有详细的规定,《礼记・玉藻》曰:“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燕居如告温温。”《曲礼上》:“毋侧听,毋嗷应,毋淫视,毋怠荒,游毋倨,立毋跛,坐毋箕,寝毋伏。”《孟子・离娄上》:“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哉。”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第六十六简曰:“夫柬柬之信,宾客之礼,必有夫齐齐之颂;祭祀之礼,必有夫齐齐之敬。”《礼记・玉藻》曰:“凡行容惕惕,庙中齐齐,朝廷济济翔翔。”关于行容,《礼记・曲礼下》:“行不举足,车轮曳踵。”《玉藻》云:“疾趋则欲发,而手足毋移,圈豚行,不举足,齐如流。”

四、郭店楚简中的容礼

郭店楚简《六德》《五行》《成之闻之》《尊德义》以及《语丛》等篇涉及到容礼时的礼容描写,并有了较为深入的论述,李零先生已有分析。⑦

郭店楚简中有对礼容的描绘,与传世文献相契合。例如《性自命出》载:“宾客之礼,必有夫齐齐之容;祭祀之礼,必有夫齐齐之敬;居丧,必有夫恋恋之哀。”与《周礼・保氏》所载祭祀之容、宾客之容、丧纪之容正相合。《礼记・玉藻》言“丧容累累,色容颠颠,视容瞿瞿梅梅,言容茧茧”,皆是内在思亲之哀痛的外在表现,即“恋恋之容”。再如,《成之闻之》记载有军旅之容:“一军之人不胜其勇。”军旅之容的气势可以使一军之人震怒。《礼记・玉藻》着力描述了甲胄之容:“戎容暨暨,言容咯咯,色容厉肃,视容清明,立容辨卑,毋。头颈必中,山立,时行,盛气颠实扬休,玉色。”简文总括军旅之容,《玉藻》则细述之。

郭店楚简中亦有对礼容的深层探讨。例如《性自命出》云:“喜怒哀悲之气,性也。及其见于外,则物取之也。”礼容的合理性是简历在普遍的人性基础之上的,人内心有各种情感,外现出来便行成各种容貌仪态。《语丛一》简五十五、五十六云:“凡有血气者,皆有喜有怒,有慎有庄;其体有容有色,有声有嗅有味,有气有志。”人类通过身体感官感知外物,并表现在容色上。《语丛一》简五十、五十一曰:“容色,目司也。声,耳司也。臭,鼻司也。味,口司也。气,容司也。志,心司。”《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亦有类似表达,“民有五性,喜、怒、欲、惧、忧也”,“喜色由然以生,怒色拂然以侮,欲色呕然以偷,惧色薄然以下,忧悲之色累然而静”。

五、容礼的价值

出土文献上博简和郭店楚简有关容礼的记载,可以发现至少在战国中期,儒家就已经对容礼有了详细的划分,《周礼》六仪纲目的记载当属可信。

孔子十分看重容礼。《论语・乡党》篇言“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如也。君在,如也,与与如也”;“过位,色勃如也,足如也,其言似不足者。摄齐升堂,鞠躬如也,屏气似不息者”等。《论语・阳货》篇言:“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孔子行礼,反对以器物仪节为主,而注重以礼义为重心。礼义所重,在于虔诚。所谓虔诚,既有内在的恭敬之心,又含行礼者的体态、容色、声音、气息等,与恭敬之心相一致的外在表现。《礼记・杂记下》曰“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正是此意。

《礼记・祭义》云:“心中斯须不和不乐,而鄙诈之心入矣。外貌斯须不庄不敬,而慢易之心入矣。”容礼的过程是将内在德行外化的过程,有德行的行礼者在行礼时容貌必与德行相称,若容貌不庄敬,则会有损于内在的德行。施行容礼,并且坚持容礼,可以培养内心的德行和性情。容礼与礼义之间亦有密切关系,《礼记・冠义》:“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释,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国语・晋语下》记载了单襄公见晋厉公行容不正故预言晋将有乱而不长的故事:“夫君子目以定体,足以从之,是以观其容,而知其心矣。目以处义,足以步目,今晋侯视远而足高,目不在体,而足不步目,其心异矣。目体不相从,何以能久?”可见,容礼具有重要价值。

丁晏充分肯定了容礼的价值:

盖汉世古制犹存,容礼未尽亡失。故守礼之儒,犹有揖让之遗风焉。夫容,非徒虚文也。礼仪之美不特以淑一身,将以化乔野,靖嚣争,甄陶风俗,而臻于太和。刘康公曰:“民受天地之中以生,所谓命也。是以有动作礼义威仪之则,以定命也。”故外观其容可以验政治之盛衰,识寿命之修短。容之所系,岂不斯重矣哉!陋儒不达此义,凡能容仪为末节,又焉知夫威仪经曲,古人且著之礼经乎!⑧

对于容礼,学者有虚文之讥讽,对其价值和作用认识不足。容礼不仅可以彰显个人礼仪之美,而且具有移风易俗、评定纷争的作用。《左传・成公十三年》周大夫刘康公之言从天地生命的角度确定礼仪威仪准则的价值。外在的礼仪容貌可以检验国家政治的盛衰得失,识别个人寿命的长短,礼容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凡俗陋儒将礼容视为末节,是不明达礼容的重要性。况且,礼容本就为古人所著礼经的一个组成部分。丁氏此论,颇为精审。

李零先生从礼容与治道这一高度作了阐述,认为从郭店楚简中可以发现先秦儒家从治世之道的高度提出必须顺应人性与礼容的问题,并用郭店简《尊德义》《性自命出》《语丛》《成之闻之》与传世文献《礼记》反复阐述。⑨虽有拔高之嫌,但亦可见容礼之价值。

――――――――――

注 释:

①②杨天宇.周礼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200.

③班固.汉书・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62.3610-3611.

④臧琳.经义杂记・大戴记曲礼篇.《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群经总义类第172册,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嘉庆四年臧氏拜经堂刻本,页161上、161下。括号内为原书双行小字夹注。

⑤范晔.后汉书・儒林列传.中华书局,1965.2549-2550.

⑥张光裕整理.君子为礼.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56-260.

⑦⑨李零.论郭店楚简中的礼容.郭店楚简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论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134-142,139-141.

⑧丁晏.佚礼扶微.续修四库全书第011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