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黑天鹅》:自然伦理\欲念困境与现实主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黑天鹅》:自然伦理\欲念困境与现实主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影片《黑天鹅》深刻多义的主题、精致的形式体系均为文本阐释提供了多种研究路径的可能和话语构建价值。在主题层面,其核心要义可以理解为自然伦理的残酷属性对人性中欲念的催生,及其所导致的人格困境以至于走向自我毁灭。

[关键词]自然伦理 欲念 人格裂变 困境

《黑天鹅》是一部近乎完美的电影作品,其温情地关照人类精神深层的现实处境,呈现着作者悲悯的人道关切精神。影片主题复杂多义,类型杂糅舞蹈、惊悚、犯罪等元素,角色诠释完美,且涉及心理学学科,具有多种研究路径的可能和话语构建价值。我们认为,其主题层面的核心要义可以理解为自然伦理的残酷属性对欲念催生导致的人格困境,以至于走向自我毁灭,本文拟尝试对这一论点结合影片现实意义进行论析。

一、更替、自然伦理与超越企图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达尔文进化论的成果,阐明环境与生物关系的同时,定义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残酷属性。《黑天鹅》理应指出涉及的几个关键人物:Nina、Beth、Lily、Nina的母亲。她们之间存在某种微妙而残酷的关联,可以认为,Beth是Nina的未来,Nina是Lily是的未来。Beth和Nina的母亲喻指自然法则的淘汰者,她们随时光流逝而由璀璨变黯然;Nina是当下既得者,她显而易见地脱颖而出,是骄傲的天鹅公主;Lily则是未来拥有者的指涉,她具备优秀舞蹈演员的潜质,已然崭露头角且成为Nina的替补演员。

Nina第一次出现在剧院时,舞蹈演员们在化妆间谈论着过气的舞蹈家Beth,且嘲笑着她的年纪,只有Nina默默地为她辩解,偷偷地捡拾起Beth遗落的唇膏。显而易见地,Nina对前辈Beth的充满着钦羡与敬爱,而残酷的是,也正是Nina见证着她事业的陨落,美丽的消损,直至形容可怖地游离于生死边缘。另一关键人物是Nina的母亲,其有着与Beth类似的遭遇经验,Nina第二次在病房探望Beth后仓惶不安地逃离回家,听到母亲的呼唤,打开灯后竟然看到鬼魅般Beth的幻像,即是两者对于Nina精神影响具有某种同构作用的证明。Lily是Nina隐藏起来的人格另一面――欲望的化身,她自由不羁,具备Nina始终求而不得的气质。同时,Lily是Nina的替补演员,是Nina假象中替代自我的对象,在Nina看来,Lily始终不怀好意地怀有替代自己的企图。于是这三组人物的替代与被替代的关系,看似顺理成章的新陈更替,却呈现着自然伦理内在的残酷属性,由于Nina的非理性抗拒而构成为了影片的内在冲突,成为叙事动力所在。

Nina处于冲突的核心,既目睹被替代的Beth和母亲,对她们的遭遇感同身受,惧怕未来自己面临同样的绝境,又时刻戒备Lily对于其地位的威胁,于是开始陷入自我精神困境。Lily是Nina人格中潜在欲望的化身,是人格另一面的Nina,于是Nina与Lily的所谓较量成为Nina的自我格局内部的剧烈冲突,渐渐分裂的精神使其越发痛苦,时而流血,外化着其人格内部激烈的斗争,同时科学解释了最终Nina认为伤害了Lily却实际刺杀了自我的结局。镜子在电影中是外化人格分裂与对峙,确认自我意志的惯常道具,本片与《法国中尉的女人》中镜子的作用具有表意上的同构。《黑天鹅》中镜子存在并反复出现于排练室、化妆间、卫生间、家、地铁(玻璃)等Nina生活中一切重要场。且Nina的妈妈,Lily,Beth均以Nina的视角和镜像的方式多次呈现,是Nina从自我格局中发现并分裂出他者的形式概括。

二、完美、欲念困境与自我毁灭

我们认为,导演始终不遗余力地追问着“完美”的哲学意义,并且借Nina的视角拷问这一命题的真实性,“完美”究竟何以实现且得以永恒?拥有后遭遇失去的失落者如Beth,未到达的遗憾者如母亲……Nina拒绝重蹈覆辙,她坚决而刻苦、不计代价地探求完美的真意。Thomas却给予Nina这样的信息,只有具有强烈的欲念,才得以准确诠释黑天鹅。他诱导和要求Nina,并且强迫她诱惑自己和男演员……为探求完美,捍卫对角色的绝对所有权,Nina从此走上激活被克制欲念的精神旅程。我们认为,其精神走向呈现可以概括为:禁欲――求欲――三个阶段。

Thomas最初讲解舞剧时对黑白天鹅的意义进行了诠释,黑白两色也被显而易见地赋予了意义:白色是禁欲和单纯的象征,黑色是欲念和罪恶的所指。纯洁是Nina显在的人格特征,之所以如此,影片给出了明确的解释,其完全归因于影片的重要人物:母亲。她反复控诉般地强调,自己是因着而孕育了Nina从而断送事业,于是导致对欲念耿耿于怀。她终日在阴郁中哭泣着勾勒自己和女儿的画像,画像与镜像有着表意上同构的作用,于是,她的行为即是不断的自我审视与重构。所以,以其说将爱与希望寄托于女儿,不如认为在女儿身上自私地企图重新实现自我。在母亲自我重构的过程中,走向了憎恶欲念的极端,从而成为禁欲的符号,她长期给与女儿过度照顾其实是对Nina欲念的压制,是Nina人格形成的主要成因。当然,欲念是本能的存在,Nina隐性的欲念也在潜滋暗长,每当用手抓后背时,便是欲念不自觉企图显现的外化,床上以白色为主却夹杂黑色纹理的枕头和被单给与了形式上的暗示。但母亲极力阻止她的坏毛病,即是禁欲者企图压抑与扼杀Nina欲念表现。于是,一直以来被克制欲念的Nina是备受母亲呵护的“sweet girl”,是“美丽,怯懦,娇柔”的,在Thomas对她私人情感生活询问时,28岁的她神情中流露出了羞怯……因此,她是“白天鹅的不二人选”。影片在形式体系上给与了相应关照,粉白色调为主的房间,毛绒玩具,白色的外套,粉色的围巾等。于是,白色和粉色是导演对Nina人格第一个阶段的概括――禁欲。

然而, Nina需要欲念来诠释角色,为了探求完美,并且捍卫对角色的绝对所有权,加之被Lily与Thomas(者)诱发与刺激后,她开始萌生反抗母亲(禁欲者)的压抑的自觉。她和母亲发生冲突,丢掉毛绒玩具,打翻音乐盒,用器物阻挡母亲的进入她的房间,,拒绝接听母亲的电话……近乎疯狂地要求欲念生长。于此同时,自从在与Lily去夜店穿过那间象征欲望的黑色内衣后,Nina的色彩表现不再是白色,而是黑白含混,无限暧昧的灰色。比如,和母亲交谈时灰色的T恤;和Lily去夜店醒来的清晨,Nina毛衣的色彩由白色被灰色替代;以及同样由白色置换为灰色的芭蕾裙……灰色,是Nina这一阶段的色彩概括,其进入人格转化的过渡阶段――求欲。

最终,无可收拾的欲念将Nina置于为实现目的不择手段的境地。在演出时,欲望随着Nina皮肤中裂变的黑色羽翼破茧而出,迅速萌芽,生长,丰满……至此,Nina人格中隐性的欲念外化并且膨胀,成为了她的主要性格表现。如果说欲念是其诠释黑天鹅成功的要义,那么火焰般燃烧着的欲念已使Nina的表现堪称极致,其终于到达人格的第三个阶段――,欲念使Nina实现了孜孜以求的完美,却同时触碰了毁灭的终极。

三、镜像、群体心理与现实主义

一部堪称优秀的电影往往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话语品性。研究者认为,现实主义美学原则要求影片 “创作主体必须追踪现实的流动,把握时代的总体精神状况,及时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或社会心理中普遍关注的问题,揭示现实本身所蕴涵的逻辑性与可能的走向,含蓄或隐蔽地表达主体对所反映的现实的理解与评判。”[1]我们认为,《黑天鹅》不仅主题深刻多义,艺术形式堪称完美,且探讨着极具现实意义的人类普遍精神话语。

具体而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进化论成果在阐明自然与生物关系的同时定义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残酷属性,为适应这一自然法则,人类孜孜以求地走在探逐途上,忍受惧怕淘汰的惶恐,接受欲望生长导致的精神困境。Nina犹疑的脚步,坚持的酸楚……精准诠释和概括了当代人类的集体精神焦虑,是“社会心理”中的“普遍”,是高压社会环境个体精神境遇的集中艺术呈现。于是,我们认为《黑天鹅》正视了人类的自我精神状态,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话语品性。最终,Nina借着欲念的火焰将角色诠释到极致,完美终于实现,它永恒而绝对,那一场美得无法呼吸的演出,在灵魂的慰藉和生命的消损中华丽落幕。如果说镜头是导演凝视的目光,那么Darren Aronofsky这束目光则饱含着泪水与微笑,拷问的勇气与求索的失落,是导演对被欲望困扰的人类命运终极走向的哲学思考,呈现着其悲悯的情怀与对解决这一现实精神困境的悲观态度。

注释

[1]沈义贞,《影视批评学导论》,中国电影出版社,2004年

作者简介

张丹,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2010级电影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影视批评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