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赵氏孤儿》的节奏之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赵氏孤儿》的节奏之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赵氏孤儿》影片开头表现赵朔凯旋回归与屠岸贾复杂心态进行交叉蒙太奇的对切将两派人物关系的紧张铺了个很好的开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导演没有顺沿这种紧张的对垒,影片后半部分没有很好的发挥原故事紧张悲情的节奏,失去了原故事的紧张刺激,这样一来结果当然会不尽人意。

[关键词] 《赵氏孤儿》节奏 陈凯歌 诗意

一、节奏之本

节奏是艺术的律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称为艺术的本质。“节奏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时而作时而止,时而动时而静;第二周期性的交替变化的运动。”[1]音乐和舞蹈靠旋律的节奏感染人,书画的奥妙在于笔墨之间实笔与虚笔避让交错形成具有透视感和灵动感的节奏,留白则是书画节奏的精华所在,雕塑用瞬间的张力十足的姿态表现节奏,建筑本来就有“凝固的音乐”美名,连最“呆板”的雕刻也有其自身独特的节奏,比如印章边上的残痕实际是作者有意无意设计的节奏之美。

而对于号称第七艺术缪斯女神的电影,如果说节奏是电影的灵魂一点也不夸张。慕西纳克早就强调,节奏是电影的生命,正是节奏使得电影成为一门真正的艺术。北京电影学院汪岁寒教授就指出,“……一部电影的节奏变化,必须在事先做好整体设计,绝不能到摄影场信手拈来,以为节奏只是剪辑阶段的任务,殊不知到那时就晚了。”[2]

二、节奏之殇

陈凯歌新作《赵氏孤儿》不成功的根源就在于该片的节奏之殇。

《赵氏孤儿》的故事原型脱胎于司马迁的《史记》,原著中故事里充满了忠奸杀戮和仁义礼智信,节奏感倒没有体现出来。等到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元杂剧《赵氏孤儿》的出现,故事才真正具有了惊心动魄的节奏感,纪君祥将该剧中人物的矛盾和心里冲突表现得异常饱满而富有张力,该剧被公认为中国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应该说《赵氏孤儿》的故事非常适合拍成商业电影,因为里面的情节冲突非常之多,如果节奏设计得当很容易产生扣人心弦的力量。比如屠岸贾残杀赵氏全家三百口,程婴用自己的儿子换赵氏孤儿,公孙杵臼与程婴惊险营救赵氏孤儿等等都是可以大作文章的节奏点,加上现有的明星拍摄团队,导演完全有条件拍成好莱坞《勇敢的心》等类似的大片之作来。

事实上导演陈凯歌也做了些努力,比如影片开头表现赵朔凯旋回归与屠岸贾复杂心态进行交叉蒙太奇的对切将两派人物关系的紧张铺了个很好的开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导演却没有顺沿这种紧张的对垒。前半段陷入到范冰冰扮演的女性庄姬诗意化表现之中,一场原本应该生死离别的苦情戏却成了程婴、韩厥之间的暧昧戏,海青扮演的程婴妻子也没有给紧张残酷的场面加点悲情的砝码。影片后半部分也失去了角色复仇的节奏感,尤其是片尾更是对本片悲剧力量的一种背叛,节奏也就无从谈起。

三、节奏之调

电影的节奏可以表现在多个元素之中。导演是整部影片节奏的总调控师,各个元素的节奏之准确也非常重要。比如演员表演方面,《赵氏孤儿》影片中,王学圻扮演的屠岸贾表情和行动始终过于沉静,并且线条化明显缺乏节奏感。所谓“月满则亏”,沉寂太过则缺少要爆发的张力。葛优,一个惯于表演喜剧的演员一出场就冲淡了本片的悲剧气氛。其它的如:程婴妻子的悲情完全没有得到爆发,黄晓明扮演的韩厥在影片中成了太监式的符号人物。情节设计方面,编剧对节奏的把握也不够准确,该尽力表现的地方没去使劲,比如程婴给庄姬把脉那场戏,那个时刻正是屠岸贾杀害赵朔和相国大人之时,如果将庄姬跟程婴的温馨和屠岸贾追杀赵氏孤儿的行动用交叉蒙太奇加以渲染交待,那么情节节奏会因骤然紧张而更具吸引力,在此基础上若能加上庄姬生离死别的悲情则更能打动人。此外,如果赵氏孤儿的长大过程能一笔带过而把笔墨着重表现在他的复仇和伦理矛盾冲突等方面,那么该片也许会比现在动人。最后程婴上街的情节既使影片失去了节奏美,在思想深度上也缺乏价值。

谈到该片的编剧,我们可以拿出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的一部经典悲剧《俄狄浦斯王》来作一个相对的比较。《俄狄浦斯王》跟《赵氏孤儿》故事原型一样,在情感和伦理上都具有剧烈的情节冲突,其悲情力量都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力。埃斯库罗斯在编剧《俄狄浦斯王》时,始终抓住几个关键点,比如忒拜城瘟疫、弑父娶母、民愤四起和预言见证、自我放逐等,埃斯库罗斯在此基础上将情节层层推进高潮迭起,显示出震人心魄的艺术魅力。但陈凯歌的电影《赵氏孤儿》没有很好的发挥原故事紧张悲情的节奏,失去了原故事的紧张刺激,这样一来陈凯歌得到的结果当然会不尽人意。

陈凯歌是一个具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导演,从《黄土地》开始,到稍后的《大阅兵》、《边走边唱》、《孩子王》他的作品就一直弥漫着一种具有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感的诗意。而正因为这种文人的诗意给他带来了作品的文化气质,使得他的影片总被归于艺术电影的类型,另一方面,陈凯歌的电影艺术化却也使他的故事似乎总缺少一种扣人心弦的节奏美。直到震惊世界的作品《霸王别姬》的问世,陈凯歌才将故事和艺术在节奏上把握得恰到好处,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遗憾的是,他后来的作品再也难以超越《霸王别姬》这座高峰。《和你在一起》开始,故事虽然相对紧凑但在节奏方面已经显示出混乱,影片结尾处小男孩在音乐会拉小提琴那场戏令人印象深刻,但却成了整部影片的唯一兴奋点;等到《无极》,则陷入到场面浮华中无法自拔;《梅兰芳》影片被称为只是半部好片,其不足之处也正是影片的节奏没有把握好。

四、节奏之思

凯瑟琳•乔治曾指出,“剧作家用文字向我们提供最终将出现在观众面前的内容。而其他的艺术家则起着把纸上的文字变成话,呈献给观众的作用。他们当中有布景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导演和演员。他们都必须对节奏具有敏感,必须在他们各自的艺术领域里运用节奏。” [3]

如今《赵氏孤儿》显示出陈凯歌艺术创作爆发力的不足,这体现在他对于整部影片各种元素节奏的调和能力上的欠缺。希望陈凯歌能从《赵氏孤儿》的节奏之殇中吸取教训,蓄积能力以东山再起。

注释

[1]《电影节奏》汪流 张文惠著 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版 第10页。

[2]《电影门内》中国电影出版社 1983年版 第 97页。

[3]《戏剧节奏》凯瑟琳•乔治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第16页。

作者简介

吴福泰,衢州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