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新闻奖之电视新闻框架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中国新闻奖是全国综合性年度优秀新闻作品最高奖”,这是其之初确定的内涵。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水平,指引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以新闻框架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研究: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框架。在本次研究中抽取2010~2015年获奖作品的电视新闻进行分析,从宏观与微观的角度分析这些获奖作品背后隐藏的新闻框架,以及发现影响新闻框架的选用和变化因素,从而可以准确的把握与利用新闻框架进行更好的建构,实现其传播目的。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新闻框架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6-0069-02
新闻传播活动总体来说就是一个建构与被建构的过程。从新闻客观事实的发现到新闻文本内容的呈现,是传播主体对现实世界的反映,也是对事实景象的一种建构。
新闻框架结合了社会学与认知心理学等源头而形成。社会学家贝特森认为,框架就是(或限定着)一套资讯,它处于元传播层面,是传播者提供给受传者的应当如何理解框架内信息的诠释规则[1]。潘霁提出“框架”概念有三个主要的抽象核心属性,结合起来后将框架定义为“不可见的微观结构,用于交流中组织生成意义,并常在文本中表现为可见符号的组合”[2],承接社会学、认知心理学等源头而形成的新闻框架概念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框架现象――具有特殊的主体、客体,特殊的认知、建构特点和符号表达。
一、新闻框架形成的背景
新闻框架的形成是在宏观因素(社会意识层面)与微观层面(新闻业务层面)因素的双重互动之下形成的。
媒介组织处于社会生活之中,与社会进行着信息的交换与能量的交换,身处这复杂的社会生活大h境中媒介的传播行为时时刻刻被各种因素所影响,许多的社会观念范畴构成了传播者新闻框架的背景。其中较为深刻的是意识形态。“构成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的东西,总是藏在人们的无意识的心理层面上,不管人们是否承认,它都是人们思考任何问题的基本出发点”[3],意识形态的实践总是需要一定的物质作为载体,在新闻传播组织中,表现的更为明显。主体对于意识形态的传播是通过媒介去认识、理解、宣传,来对客观世界进行改变,并且在新闻框架中呈现出来。
二、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获奖作品内容分析
(一)研究样本及类目划分
社会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需要社会成员对这个整体有一个“共识”,大众传媒在共识的形成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电视。电视呈现给人们相当同质的社会真实,同时也是国家治理过程中政府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类新闻具有权威性与可靠性,受众可以通过电视新闻感知国家形象。故本次以2010到2015年间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的电视新闻为研究对象。
第二十届中获奖作品一共277件,第二十一届获奖作品一共287件,第二十二届奖作品一共291件,第二十三届获奖作品一共299件,第二十四获奖作品一共283件,第二十五届获奖作品一共294件,其中各届电视新闻数量(如图1所示)。
针对所研究的电视新闻,根据其报道主题大概分为一些类目:时政、经济、社会、教育、法制、文化、科技、医疗、其他。以下表格是针对第二十届到二十五届中国好新闻奖电视新闻中其报道主题进行的数据统计与分析(如表1所示)。
从图1中可以看出电视新闻获奖作品虽然在二十二届有所下降,持续稳定发展,在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中始终占有一定的比例,在新媒体不断涌现的年代,电视作为传统媒介依旧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
这六届的时政新闻都是从微视角出发,低角度观察。这里的低角度是指侧重于从小事件,小人物出发,从小人物、小事件中发现社会中被大家所忽视的普遍问题。例如第二十届中的电视新闻作品中“对话江淮 我们两会看病不差钱”多角度采访,深入群众低角度进行时政类的报道,让人真切的感受到国家心系百姓的真情实感。第二十二届的电视新闻奖作品中的“张春贤逛夜市”从微视角出发,反映了政府与百姓之间的那种与民同乐的场景等。总体看,这些获奖的时政类电视新闻作品报道角度、报道主题并未发生重大的变化,一直延续着从政府到百姓以微视觉、低角度、多层次的报道方式,更加注重的是政府与百姓之间的互动。
与报道方式的相对恒定不同,六届电视新闻题材变动较大。时政类、经济类、科技类的新闻报道的波动较大,而社会类的新闻报道相对于稳定。时政类的电视新闻在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电视新闻作品中数量有所下降。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时政类主题的新闻报道较上一年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这种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外部环境的变化。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政府工作的重点是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良好环境,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重点还是仅仅围绕着经济的发展。时政新闻报道与经济新闻报道出现了融合,即以经济新闻报道反映政策推行与治理的成效。例如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中的《山西:调整煤炭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由负转正》。 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煤炭需求减少,能源大省山西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大力推进以煤炭资源整合为代表的经济结构调整,在这一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也折射出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扶持与支持。从这些具体的电视新闻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政治新闻框架逐渐与经济类的新闻框架慢慢融合,经济为形政治为本的政治――经济新闻报道框架形成。
纵观新闻奖获奖作品可以发现,单一模式、单一领域的新闻报道框架已经被复合框架所替代,如前所述的政治――经济框架,同时还出现了经济――社会框架。国家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实现社会和谐,民生发展。以社会生活为报道领域,反映国家治理方针政策成为社会类新闻的主要模式。在涉及民生保障、环境保护、文化发展等较宏大的选题时,新闻多从小事入手,以小视角反映大政策下的变革。
(二)研究发现
不同体裁类的新闻承载着不同的新闻框架,新闻题材作品数量的变动也意味着所承载的新闻框架的变动,而框架的变动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改变,从微观来说,变动的根源来源于新闻情境的变动,宏观层面而言,其变动的根源来自于社会语境的变动。
传者观念受限于社会结构,又担负着信息传播的重任,这种形式下的新闻框架的内涵表现为某一国家或社会制度下的主体意识形态,充当国家政策方针等的传声筒,故而当国家的方针政策有所变动时,传播主体在这种背景下认知会发生变化,所选择的新闻框架也会紧紧追随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化,做出调整。针对所分析的电视新闻主题变化,我们更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新闻框架变化的本质是国家方针政策的变动。
传播态的新闻表现为具体的新闻文本,新闻文本是不同微观层面新闻语境的外显,微观层面新闻语境指的是新闻事实所处的特定的环境。新闻事件或者议题的发生发展通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的框架难以解释或者归因,只有借助新的框架才能得到意义的阐释,更好起到建构的作用,看到框架背后所要表达的信息,比如国家和社会的面貌,通过具体的采访,对客观世界进行认知与理解,从而进行框架的选择与建构。对于框架的重新选择与建构,更多的还是遵循着“信息需求”这一最基本的逻辑,满足受众需求,引导受众,使受众的现实观与社会观符合主流,更易于被受众理解与接收。
通过对这六届新闻奖中电视新闻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时政类、社会类、经济类、科技类的新闻报道会出现一些波动情况,同时新闻叙事的结构也逐渐多样化,各种体裁的新闻涌出,这意味着新闻框架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而其目的还是为了适应新闻语境的变化,适应不同语境下受众的认知情况与认知模式,从而更好地让社会成员对这个社会整体有一个“共识”,形成主流的现实观与社会观,有助于社会健康持续的发展。
三、结 论
传播主体作为把关人,进行新闻报道时紧紧围绕一定时期内的主意识形态进行架构,以此引导受众的注意力。这是新闻报道认知框架形成的稳定性、支持性因素。然而新闻框架变动的诱发因素源自社会语境与新闻语境的变动,当这些语境发生变化的时候,主体对于客体的认知框架的选择以及符号的应用选择等更多的追随这两种语境的变化而做出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会结合着两种语境下受众的认知模式与特点,抓住主流的社会观现实观,选择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与理解的新闻框架,进行建构,外显为一定的新闻文本,进而引导与影响受众的认知框架,更好的理解与接收传播主体的框架,进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See G.Bateson, Step to an Ecology of Mind,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72,pp.177-193.
[2] 潘霁.略论“媒体框架”的概念化[J].国际新闻界,2010(9).
[3]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 肖伟.新闻框架论传播主体的架构与被架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5] 潘霁.略论“媒体框架”的概念化[J].际新闻界,2010(9).
[6] 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