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式摔跤在未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式摔跤在未来小学体育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小学体育教育被赋予新的使命和任务。本文主要阐述中国式摔跤作为中国传统民间体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的研究概述,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中国式摔跤 小学体育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2)02-096-01

1、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的思想对新课标下的小学体育的指导意义逐渐显现。要深入贯彻新课标的要求,就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总体目标下构建具体的教学目标、途径和方法,做到素质教育目标课程化、课程内容素质教育化。通俗地讲,就是各学科都要研究自己学科如何落实素质教育的问题。然而,怎样才能把这些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真正融入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素质熏陶与教育,已成为摆在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也对每一个小学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式摔跤作为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它不仅可以增强小学生的体质健康,也可以增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2、中国摔跤的起源

我国古代摔跤的异名很多,如角力、摔胡,角、相扑、布库、厄鲁特、掼跤等。这是因为,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不同,摔跤的方式方法也有较大的差异。摔跤在古代属于徒手搏斗的范围,是军事作战的一种技能。

根据文字记载和传说,原始社会就有了摔跤活动。当时,人们为了求得生存,在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中,在部落之间的冲突中,利用自己的力量、技巧取得食物和进行自卫,从而产生了古代的摔跤。

公元1638年,明朝官员陈元斌,为了复兴明朝的天下, 东渡日本,求援兵于德川幕府,结果求援未遂,留居日本, 这样陈元斌就把中国武术和摔跤传到了日本,后经日本改革和发展,成为日本现在的相扑和柔道。

清朝用武力起家,入主中原,一直保持着尚武崇战的风气,加之清朝历代皇帝大力提倡摔跤运动,因而“布库”之戏得以广泛传播。

中国摔跤运动有悠久的历史,它是一种民族形式的体育项目,也是中国文化遗产之一,当发展至清末时,中国跤术已达到较高水平。当时食俸禄的布库叫官跤,又叫官腿;民间消遣的个人称私跤或私练。此时,这项活动的名称繁多,如掼跤、争跤、摔跤、摔角、率角,而最普通的是称摔跤。

摔跤要练习扎实的基本功,特别要加强腰腹和腿部的力量和灵活性练习。还要注意动作迅速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眼似闪电,腰如盘蛇,脚似钻。”“动作要象打闪纫针”。这都说明摔跤必须要以快取胜。因为快可使动作突然,使对方猝不胜防,从而争得主动。

摔跤还强调手脚动作要密切配合。上边用两手把对方捆住,下面再用脚和腿使绊。

每个人的身高、体重和身体素质等条件都不同,因此应选择适于自己练习和使用的技术动作,以便更快地掌握技术,形成自己的特点。例如身材矮小、动作比较灵活的人,可着重选练小得合、捞、磨、端踢、掐撮、躺刀、入、穿档靠、蹩、掏、耙、刀勾、豁、揣、捆等技术动作;身高、体重、力气大的人,可重点练勾、别、缠、踢、掰、叉、涮、拧、锓、拄、撮、肘、拍、、装、错、披以及大得合等技术动作。

3、中国式摔跤概述

中国式摔跤是中国最古老的体育项目之一,古代称为角力、角抵、相扑、争跤等。5000多年前,黄帝时代就有了摔跤活动,到了周代(公元前11世纪~前221年),摔跤被列为正式体育项目。秦汉以后,摔跤从单一的军事目的走向了民间,成了供人欣赏的娱乐活动。皇家有了专门的摔跤组织,这种组织一直延续到清朝的“善扑营”。元、明、清时代,摔跤融入了满族和蒙族的技艺,逐渐形成现代中国式摔跤的雏形。

4、中国式摔跤对小学生的作用

4.1强身健体

根据有关调查国内的大多数青少年,由于学习压力重,营养不均衡等因素,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跆拳道是一项体育运动,通过训练可使学员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拥有真正的健康。

4.2去除懒惰

练习的学员们除了学习中国式摔跤技术,更注重的是“礼仪、廉耻、克己、忍耐、百折不屈” 中国式摔跤精神的培养,使他们尊重别人,善于学习,做好份内事,提高兴趣,促成良好习惯的养成。

4.3自信自强

来自社会的压力、家庭的压力、学校的压力,以及小学生自身的争强好胜,使得他们过早的承受生活的重压,导致孩子们形成了自闭、自封、懦弱、胆小的性格趋势。跆拳道独特的练习方法,如呐喊、对抗等,会使他们有发泄的,从而减轻压力,增强信心,再加上与同龄人的沟通,能让孩子们找到自我,从而建立起自信,最终达到自强。

4.4团结合作

二十一世纪是建立在团结合作基础上世纪。然而,独生子女由于家庭环境所制,往往会形成孤傲、冷僻以及内向的性格,导致他们不会与人相处,不愿与人相处。中国式摔跤训练会给他们一个和同龄人一起生活的“大家庭”氛围,使他们打开心扉,敢于接纳他人,愿意与人沟通,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在团队中的生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