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声”动制宜,计算思维的践行方式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声”动制宜,计算思维的践行方式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南京市紫竹苑小学的丁侠老师一直执着于将计算思维的理念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在《用声音控制小猫动作》一课中,她成功地将计算思维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物化,展现了一节成功的信息技术示范课。我有幸参与了备课、授课的全过程,因此颇有感触,现整理如下。

整体构建,细节雕琢

计算思维注重对学生学习力和思维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学科授课过程中,强调通过必要的学习途径,让学习者能够深入地对学到的内容进行结构化的再加工,从而达到吸收和接纳的目的。

1.巧设学习支架,助力学习地图

在本课的设计中,丁老师选择的主题是苏科版五年级《用声音控制小猫动作》一课。该课内容较为紧凑,教学难点突出。丁老师为了避免教学的生硬,选择了“声音我来测”“声音我来变”“声音我来用”三个环节,将原本较为含糊的声音主题进行了系统的概括,从内容架构上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学习的支架。通过学习过程的呈现,学生可以明确知道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以及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板书的设计也为学生提供了较为清晰的认知地图,帮助他们整理、了解学习任务的结构。

2.创设问题情境,明确具象思维方向

在编程课中,我常遇到学生对某些知识点难以理解的现象。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向形式运算阶段的过渡阶段,因此,他们对部分编程的内容存在认知困难。这节课中,关于“如果”语句和“如果……否则”语句的区别,是教学难点之一。丁老师借助生活中的例子对语句进行生活化的解释:“如果今天我们上学下雨了,我们就带雨具。这就是如果语句。如果今天出门下雨了,我们就要带好雨具,否则我们就不用带雨具。”通过这样的解释,学生可以很形象地了解到“如果”语句和“如果……否则”语句的异同,将学习难点进行生活化的处理,从而化解难点。

3.确定追问细节,鼓励反省思维

试教中,有部分学生按照教师的设计过程完成了学习任务,设计出了作品。但在后期对话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并不理解自己如何设计出小猫接受声音控制的动作,这说明他们的细节学习过程不够清晰。经过反思,丁老师调整了设计思路,增加了“程序说出来”环节,让学生将已经设计好的程序进行口头表达。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不仅强化了学习效果,还将自己的学习体验进行了深化,加深了印象。

局部创新,因生而异

在本课的设计中,教师将计算思维的理念深入到了诸多的局部设计中。计算思维以强调个性化的作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丁老师通过对具体作品进行富有个性的局部创新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自我表达的机会。

1.生成性问题的现场设疑

在上课的过程中,适当的生成性的正例、反例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自我反思和建构的机会。丁老师在教学中通过部分学生作品的现场反馈来促发学生的问题解决。有学生出现了声音值不断变化,看不清具体数值的情况。丁老师组织同学们讨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解决?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得出了解决方案,即通过设置“延时1秒”的控件让声音值能够稳定地出现一段时间。这样的过程是通过学生自我的体会完成的,是具有原创性和生成性的过程。

2.过程性评价的及时反馈

本节课教师设计了简洁易操作的学习辅助单,让学生及时填写实验结果、提出阶段过程的评测情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及时总结并处理了上述问题。另一个细节中,教师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追问:你是怎样设计这个过程的?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想实现什么目标?这一系列的追问,是教师对学生科学理性思维的鼓励,有助于其建立良好的思维习惯。

3.个性化问题的定制呈现

首先,丁老师在课中设置了感知活动:用微视频来体会声音与数值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能够理解到“声音大小”可以用“声音值”来表示,声音值是有大致范围的。其次,学生再说三句不同音量的话,让Scratch小猫记录下不同的数值。在这个统一的体验过程之后,丁老师开始进行不同活动项目的安排:可以用声音控制小猫的颜色变化、大小变化、移动速度的变化等,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自己个性化的学习作品。这样的设计,既能让学生做到“我的程序我做主”,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反复练习声音值的控制程序,实现了主观设计与强化训练的统一。在作品反馈环节,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呈现的作品丰富多彩:既有声色俱全的小猫运动会,也有时尚动感的小猫模特秀,还有惟妙惟肖的小猫老师上课。个性化的作品,不仅让课堂生动起来,也促发了学生对作品设计的思考,是计算思维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典范。

一节富有计算思维特征的信息技术课,学习者学之有味,听课者听之受益,研究者“研”之有理,设计者“技”从心来。在计算思维践行的过程中,期待有更多的好课丰富我们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