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郎朗钢琴演奏中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因素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郎朗钢琴演奏中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因素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阐述了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基础,并从演奏技巧、思维与情感方面等方面分析了郎朗在演奏中的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因素,以期以郎朗为切入点,为我国钢琴中西方文化的融合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郎朗;钢琴演奏;融合;音乐文化

钢琴作为一种西方的传统乐器,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发展历史。钢琴传入到我国后,经过长时间中西双方文化上的不断交融,使钢琴艺术已逐渐形成新型的音乐文化框架。而郎朗作为我国一名著名的钢琴演奏家,在演奏的过程中,很好的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通过西方演奏体系与演奏技巧,演奏出了中西方音乐文化完美融合的乐章。因此,以郎朗为研究视角,分析钢琴演奏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的具体因素,对世界音乐多元化、融合化的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代表意义。

一.中西方音乐文化的融合基础

文化背景、社会背景与地理环境的不同,不仅造就了泾渭分明的文化体系,也形成了完全不同的音乐结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遵从自然的发展规律,实现天人合一的“道”文化,且在思维方式上,主要也以线性思维方式为主。而建立在希腊文化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主要强调的是以模仿论为主的艺术观念,且文化特征也呈现出科学主义的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信息的越加便利,中西文化在长时间的发展中,由最初的独立状态逐渐转变到现在的交融状态。

钢琴在中国属于“舶来品”,由于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败,西方帝国主义开始向中国积极推行文化侵略政策,而兴修教堂与教会就是其中最为活跃的一项举措。而为了达到文化浸染的目的,教堂与教会的传教士不得不采用一种灵活与传染力强的方式,以此吸引国人广泛入教,因此诞生了用钢琴伴唱“圣诗”的文化现象,这种现象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吸引了大批国人的文化注意力,这也使得钢琴由西方家庭传统的民间乐器转变到被中国民众广泛接受的公众乐器。由此可见,钢琴在我国的初始形态是作为教会的颂唱活动的伴奏工具而存在的,这为中国传统的乐器结构带来了本质性的改革,让人们接触到了完全不同的音乐世界。虽然国人对钢琴的魅力还不能完全体会,但对钢琴产生的浓厚兴趣使国人开始系统的、深入的了解西方音乐。钢琴音乐艺术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产物,只有经历了这样的时代基础,西方传统乐器钢琴才能在中国演奏家中完美实现中西文化因素融合。

二、郎朗钢琴演奏中的中西方音乐文化融合因素

(一)弹奏技巧的融合

钢琴音乐艺术是欧洲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入到中国的一百多年时间内,其演奏技术方面仍然受主流的欧洲传统演奏技术的影响。由于丰富的留学经历,郎朗的文化环境受到中西方两方面的复合影响,这使得郎朗在演奏技术上不仅采用了西方传统的演奏技术,并且还通过自己在音乐上的造诣,将中国特色民间乐器的音色也融入其中,从而使自身的演奏风格实现了中西方文化与音乐上的巧妙融合,并在演奏过程中更加突显了中国文化的特色。

在音乐性质上,中国音乐关注的是感情的抒发与表达,尤其注重嗓音的独特性,这种音乐理念同时也体现在了我国的乐器上,我国乐器的演奏同样也注重感情氛围的营造,在表达感情时,往往会采用“近人声”的表达模式,而这种模式是尊重自然与尊重人体感官的一种表现。因此当通过钢琴来演奏民族乐器的音乐时,需要在钢琴演奏中加入民族乐器的相关演奏技巧,以此让音色更具感染力和渲染力。

在演奏中国钢琴的乐曲时,郎朗往往将浓厚的民族色彩融合在钢琴技巧中,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带有民族性的钢琴语言。比如在演奏《牧童短笛》时,郎朗就在该乐曲中的第一段和第三段采用了复调形式的演奏手法,让演奏过程充满了浓厚的民间音乐因素。与此同时,对声部进行了单旋律线条的深化处理,通过钢琴多元的表现力度与音域表现出独具匠心的音乐现场。具体来讲,就是利用连贯演奏法(Legah)和如歌演奏法(Cantabile),将歌唱性的演奏技术融汇到演奏过程中。歌唱性演奏技术的关键是巧妙集合演奏技巧和演奏感情,在慢触键与踏板的共同作用下,将钢琴的声线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由于在进行慢触键时琴槌的速度会相应减慢,因此演奏时通过手臂整体性的力量输入,可使演奏者的中心力量自然转移到下一拍中。郎朗这样的演奏技巧,不仅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西方乐器的技巧性,也使中国民族文化的美学艺术得到充分展现,实现了中西方弹奏技巧的融合。

(二)思维的融合

中西方的音乐文化来自于不同的文化体系,西方的音乐文化呈现出来的是开拓性与求真性互相交错的立体架构,而中国的音乐文化是直观且单音旋律的线性架构。郎朗在演奏时,正是利用了两种不同音乐文化的特性创作出的独特音乐效果。比如郎朗在演奏俄罗斯的作品时,特别是在演奏“拉赫吗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时,由于受到具有深厚俄罗斯音乐知识的赵国屏老师的影响,把演奏形式转变到以下模式:

这样的演奏模式使听众仿佛置身与中国的寺庙中,而寺庙的钟声也似乎在钢琴的音色里被体现出来。郎朗在主题出现的时候采用了大乐句的处理手法,并且通过“线性思维”的演奏方式,让该钢琴乐曲的高声部分更加优美有感染力。同时,“立体思维”的共同运用,让演奏旋律又体现出柔和的特性,最终让音乐的整体给人一种不带侵略性的震撼力。

郎朗虽然有丰富的留学经验,且思维也受到很多西方文化影响,但郎朗内心充满着厚重的东方情感,这在郎朗演奏德彪西的《版画》时可以明确感受到。不仅如此,郎朗演奏的钢琴乐曲《塔》同样也体现出了东方文化的底蕴,在郎朗的诠释下,听众对塔的认识不再只停留于西方国家塔的冷峻形象上,更多联想到的是中国塔朦胧肃穆的形象,并且在中国音乐传统的五声调旋律作用下,让人更能品味中我国民族独有的音乐性和旋律性。这样东西方思维的融合形式,使郎朗虽然在用西方乐器进行演奏,却深层次的体现出我国的民族精髓与民族文化。

三.结束语

中西文化的融合对我国钢琴艺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郎朗作为钢琴领域的一位青年艺术家,通过对郎朗演奏技术与演奏情感的研究,能充分感受到利用西方演奏技巧表达我国民族文化的演奏特点,这对钢琴事业的中西文化融合的研究工作非常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冯效刚.中国钢琴艺术的文化内涵审视[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5.

[2] 管建华.东西方音乐的相遇:融合与分立[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9.

[3] 代百生.中国钢琴音乐与跨文化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10.

[4] 张宏伟.郎朗以及他的音乐时代[J].音乐爱好者,2013.

作者简介:梅洁(1976――),女,河南信阳人,河南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教育与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