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文化经济的景观:经济与日常生活审美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文化经济的景观:经济与日常生活审美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在消费社会,文化经济使审美不再拘囿于传统抽象思辨的藩篱,开始广泛介入人们的生活和世界,呈现出经济审美化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面貌。

关键词 消费社会 经济审美化 日常生活审美化

在消费社会,审美已经不再拘囿于传统抽象思辨的藩篱,开始广泛介入人们的生活和世界。正是在此意义上,韦尔施说:“毫无疑问,当前我们正经历着一场美学的勃兴。它从个人风格、都市规划和经济一直延伸到理论。现实中,越来越多的要素正披上美学的外衣,现实作为一个整体,也愈益被我们视为一种美学的建构。”甚至“把都市的、工业的和自然的环境整个儿改造成了一个超级的审美世界”。[1]

一、经济审美化

经济审美化的主要特征是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即在经济活动中,文化担当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性的角色。当今,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已不再是自然禀赋(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和资金,而是文化、知识、创意、科技等。经济学家提出了一系列的概念来描述这一经济形态的转型。

(一)知识经济――“知识就是力量”

与农业经济依靠良好的地理环境、工业经济需要大量机械设备、资金不同,知识经济以知识的生产创新、智力的开发为基础。高技术人才是决定经济发展的关键,高新技术产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产业。教育在知识经济中的地位尤为突出。如果说,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主要依靠有形资产,知识经济则是依靠无形资产,从而也表现出虚拟性的特征。

(二)文化产业――文化是一种生产力

产业是一种社会分工现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的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社会分工就会出现和深化。例如,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当代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现实催生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就像一个人必须有鲜明的个性,才能在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为人们所关注、欣赏、喜爱,一种产品,一个企业(集团)乃至一个经济体(国家或地区)也必须有自己精准的文化定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人们注意、喜爱、选购。在此意义上,文化产业就不仅仅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它为人们提供文化娱乐的同时,也在传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为该国家或地区塑造良好形象。从而,为其制造业、服务业产品的销售和推广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例如,美国作为文化产业第一强国,拥有迪斯尼、索尼、米高梅、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环球、华纳等高水平的电影制作公司,从詹姆斯邦德007、星球大战、真实的谎言、Titanic到黑客帝国、蜘蛛侠等,全球观众沉浸于美国文化产品的虚幻中,无意识中产生了对其产品、文化的强势认同。无法想象,没有这些繁复却精致的美国文化产品的影响,麦当劳、肯德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宝洁等公司的产品会风靡全世界并长盛不衰。

(三)创意产业――现代经济运营的战略核心

创意产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高端,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包括文化产业在内的整个产业体系发展中起着战略性的关键作用。它为各种产品、各类企业甚至整个经济体进行系统的文化美学设计,就像为其塑造性格、赋予灵魂。这些形象的设计、管理与维护,无论对一种产品、一个公司还是一个经济体都至关重要。一双“耐克”鞋要比同等质量的中国鞋高出几十倍的价格,虽然它们实际上就是由中国的工厂生产制造,只不过贴上“耐克”的商标。悬殊巨大的原因在于创意设计使“耐克”商标标示了生命的活力、运动的精神等审美价值内涵。比尔・盖茨说:“创意具有裂变效应,一盎司创意能够带来无以数计的商业利益、商业奇迹。”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在于我们的大多数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条的下端,发达国家占据着各个产业的上游和战略环节,“掌握着产品设计、核心技术研发和经营管理创新”[2]等,拥有国际贸易的主动权。我们看似庞大的出口额是以高能耗、低工资、高污染、低利润为代价的。要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跨越,除了需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外,更要着力推进创意产业的发展。只有创意产业切实进入各个产业的生产环节,充分发挥其高整合性,牢牢把握整个产业链条的战略核心,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才能真正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四)体验经济――审美化孕育新经济

1999年美国人B.约瑟夫・派恩和詹姆斯・H・吉尔摩合写了著名《体验经济》(The Experience Economy)一书。他们认为,继产品、商品、服务之后,体验成为第4种经济提供物。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经济的新纪元,体验经济已经逐渐成为继服务经济之后的又一个经济发展阶段。所谓体验就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以商品为道具,以消费者为中心,创造能够使消费者参与、值得消费者回忆的活动。消费者购买的不仅是作为实物的产品,更是一种身临其境的心理愉悦,一系列值得记忆的事件。可见,体验经济是一种为顾客设计生产精神体验的经济类型,经济活动变成了一种审美活动。

体验经济这一概念直接、鲜明地揭示了经济审美化的内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之后,人们开始追求生存的意义和价值,注重自身全面自由的发展,看重美好的心理体验等精神需要的满足。

从知识经济大潮、文化产业勃兴,创意产业地位凸显到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成为现在和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经济、文化和科技的进一步融合,也必将使经济审美化更加深化。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

费瑟斯通在《消费主义与后现代文化》中在三种意义上谈到了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一是艺术的亚文化,即在一次世界大战和20世纪20年代出现的达达主义、历史先锋派及超现实主义运动。在这些流派的作品、著作及其活生生的生活事件中,他们追求的就是消解艺术和日常生活的界限。二是将生活转化为艺术作品的谋划。三是当代社会生活中符号和影像的繁复。[3]我们讲的日常生活审美化是第三个层面。

在消费社会中,随着福特主义和泰勒制的深入推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社会生产出越来越多的商品,商品的出售成了整个社会经济运营的中心。同时,由于同一行业中,生产技术越来越趋同化,在实物价值方面,各种产品大同小异,无法有效地形成差异化,达成销售。于是,经济向文化、审美求援,企图通过经济产品的文化化、审美化,来构成产品的符号意义支撑,形成差异化,进行销售的意识形态的动员。这种以文化化、审美化为策略的经济活动,就是上面我们提到的创意产业、体验经济的主要内容。这无疑使无物不商品的社会生活空间变成超级的审美空间。从城市街区的设计景观、百货商场、咖啡馆、餐厅、我们的居室到普普通通的一本书、一包纸巾,各式各样的商品无论格调清新、高雅脱俗,还是流光溢彩,充满声惑都具有强烈的文化审美意味。

从人自身来看,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第一,生理上的需要。第二,安全上的需要。第三,感情上的需要。第四,尊重的需要。第五,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需要(低级需要)逐渐向自我实现需要(高级需要)过渡是一种规律。在消费社会中,人们的基本生存需要很容易得到比较好的满足,而感情上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就凸显出来。在消费社会里,消费关系已经基础化,人们一切的需要都要通过消费关系来达成。所以,这些需要就成了商品审美化的不竭动因。于是,在我们周遭,很容易发现冠以曼哈顿广场、清华园、世纪华府等名称的普通住宅小区,而工艺简单的萨其马也号称自己为宫廷密制,家门口竟然有皇后SPA馆。

现代传媒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日常生活审美化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电视、网络、摄像、印刷,录音等技术使信息的大规模制作、复制、传播极为便利。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文化工业的持续繁荣,在为我们提供视听审美享受的同时,也装扮、渲染了整个社会生活空间的审美气氛。永远播不完的肥皂剧、大大小小的演唱会、充斥报刊版面的花边新闻、气势高昂的体育赛事、如火如荼的选秀活动、诗情画意的旅游景区等几乎使人疑问,自己为观众欤?抑或为演员欤?

(作者单位为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

[作者简介:冯高创(1979―),男,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河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培训中心办公室副主任。]

参考文献

[1] 韦尔施.重构美学[M].陆扬,张岩冰,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5.

[2] 吕方.国际产业分工与中国文化产业[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6(5).

[3]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95-105.

[4] 姚大志.现代之后――20世纪晚期西方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5] 詹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唐小兵,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