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小学美术拓展课程“共育圈”平台立体建构初探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小学美术拓展课程“共育圈”平台立体建构初探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遵循以“生”为本,师生共成长的理念下,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求出发,拓展性课程就是对基础性课程的有力补充,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感知空间。本文从反思美术课程改革现状入手,打破学科本位,以教材为中心的观念,提出小学美术拓展课程“共育圈”平台模式,并对“共育圈”平台的立体建构做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共育圈” 课程改革 拓展性课程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课改现状分析

曾有人这样比喻:中的教育就像在一个封闭的“牢笼”中,将有问题的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不在乎那“牢笼”外的开阔之地和学生是否具备不断发现新的问题的能力。这或许只是一个带有偏见的笑话,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今部分教师课程观上“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现状。审视现今的小学美术教学,在基础课程上过分“沉醉”学科本位和教材中心,在教学内容上,未能体会教材“见微知著”的编排意图。这种从书本到书本,封锁式小循环的课程观,无疑剥夺了学生感受生活,参与实践的权利。

与此同时,部分教师对拓展性课程也存在狭隘的理解。认为拓展课无非是学校原有的大课间、兴趣小组、社团课这些课时的全新包装,片面地认定拓展性课程换汤不换药的地位,忽略了其充分挖掘地域艺术资源,根据学校特色和已有资源,对现有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补充、调整、删减、整合的宗旨。开发拓展性课程的呼声并非是对基础课程的否定,更不能本末倒置地认为其是为了代替基础性课程的地位而存在。因此,如何有效地开发拓展性课程,并构建以学生体验为核心的拓展性课程“共育圈”平台,拓展美术课堂的广度与深度,由平面向立体式发展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共育圈”概念及特性解读

1“共育圈”的概念

拓展性课程“共育圈”指的是:遵循以“生”为本,师生共成长的理念,以美术拓展性课程为载体,以体验为核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力与需求出发,通过丰富的实施平台和有效的实施策略,集众人“共育”之合力,实现学生传统智慧和现代素养的有效融合,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共同价值追求的立体式育人“圈”。(如图1)

2“共育圈”的特性

(1)“共育圈”平台凸显课程实施的立体性。

(2)“共育圈”平台促进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3)“共育圈”平台助力教学手段的趣味性。

(4)“共育圈”平台满足体验需求的差异性。

三、剪裁妙处非刀尺――“共育圈”平台立体建构策略

1立体整合,学科共育

整合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强调课程综合,并设置综合学科,重点突出了学科整合、三维目标整合的课程构想。但是,部分教师往往局限于教学内容上适度“借鉴”其他学科资源的“平面组合”模式,缺乏实效。

拓展性课程“共育圈”的建构的策略之一便是“立体整合”。所谓“立体”指的是拓展课在立足基础课程,结合实际的前提下,在课程中科学整合不同专业师资,合理调配已有资源,以学生体验为核心,通过长短课、微型课并融自主性、生成性、开放性、研究性为一体的立体整合模式。在该模式下,拓展型课程的实施不再是孤军奋战,而是博采众长,左右逢源。(如图2)

2.牵手共建,三维共育

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变革,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学校的共建单位往往分布于学校地域周边,有着充分的教育教学资源,是拓展性课程“共育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仅仅只是和共建单位有着一些象征性的交流,无疑是对其价值的极大浪费。因此,对于“共育圈”平台的建构来说,必然需要再度审视并有效利用共建单位的人力、场地设施等资源,从而更好地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如下例。

拓展课例:《港城足迹》

设计思路:依托《悠悠老街》一课,结合家乡地域特征,携手港口博物馆、档案局、博物馆等共建单位,进一步深入发掘家乡地域特色文化与学生一起感受家乡之美,追寻港城的足迹与魅力。

活动预设:

指导教师:美术教师、数学教师、工作人员等。

共育资源:港口博物馆、档案局、图书馆等。

方式方法:课堂讨论、数据统计、实地走访、数码摄录等。

成果预设:摄影作品、创意绘画、海报、环保制作等。

3.虚拟平台,互联共育

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3D打印、人工智能这些原本高端的技术已经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中。信息的获取渠道也变得更为多样,拥有一个便携式的智能设备便可行遍天下。

对于学校教育来说,从原有的拥有一个对外信息网站、FTP内部存储、QQ群等已然逐步更新为互动式网站、App云课堂、微信群、公众号平台等功能更为丰富的智能形式。以我们最常用的App微信为例,近年来发展迅猛,其庞大的用户群、较高的认知度,尤其是其不断更新的交互模式得到绝大部分用户的认可。目前许多学校已开设了企业号,许多教师个人也开设订阅号。拓展性课程“共育圈”平台的建构便是有效利用这些虚拟的交互平台,结合课程实施过程适时信息,并在虚拟平台上实现多方的互动,实现互联共育。

4.互助走校,师资共育

现在许多学校已经先行实现了课程建设中的学生走班模式。开放式的课堂、丰富的课程内容设置、校内教师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条件能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体验需求,这无疑是课程改革中的一个突破。

学生可以“走班”上课,那教师或者优质的校外师资是否也能实现“走校”授课呢?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就笔者当地的学校地理位置的规划上来看,学校与学校之间在地域分布上比较合理,尤其是学前教育段和义务教育段的学校分布往往是左邻右舍的关系。而且,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品牌、特色建设的要求上,每所学校都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因此,拓展性课程“共育圈”平台的建构完全可以通过校际间的师资“走校”,取长补短,师资共育,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四、反思与展望

“剪裁妙处非刀尺,旷野漫步大课堂。”重新审视当前小学美术拓展性课程改革现状,打破学科中重本轻行、唯本至上、教材中心的狭隘课程观,建构立体式的“共育圈”平台可以成为我们的共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建构“共育圈”平台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首先“共育圈”最重要的资源保障除学校层面资源以外,社会层面和家庭层面受到的现实制约较大。其次如何更好地挖掘有效实践的丰富载体;怎样对“共育圈”平台构建效果进行有效评测与监控;怎样更好地“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实现平台实践体验项目的层次感和梯度性;如何保证“共育圈”持久生命力等问题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