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以问导学,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以问导学,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本文论述构建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应在导入时设计趣味性问题,在新课教学时设计启发性问题,在课堂结束时设计实践性问题,让学生深入地思考,积极探索,进而真正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关键词】以问导学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82-02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提问的方法与学生直接对话,引导学生积极互动。因此,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灵活恰当地抛出适合的问题,让问题串成为学生数学学习的催化剂,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使数学课堂教学更加紧凑、高效。下面笔者以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相似三角形》的教学为例,谈谈在问题的引导下,如何构建一个高效的数学课堂。

一、在导入时设计趣味性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缺乏兴趣是导致学生数学学习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教师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根据学生的关注点,运用诙谐有趣的语言,在课堂导入环节适时提出问题,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设计学生感兴趣或学生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关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迎合学生的内在需求。

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教师运用多媒体投影出了古埃及金字塔的图片并通过语音介绍:“这些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和王后的陵墓,建造在4500年以前,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座金字塔是最大的胡夫金字塔,据说建成这座金字塔用了20年的时间,有10万人参与。当时古代埃及著名的考古专家为了考查儿子的学习情况,就出了一道题目:‘如果给你一把皮尺,一根1米长的直杆,你能测量出这座金字塔的高度吗?’当时只有14岁的小很快给出了答案。你知道他是怎样测量并计算出塔的高度的吗?”学生看到了投影上的图片,注意力瞬间被吸引过来了,再听语音介绍,觉得这个问题很有意思。“那么高的金字塔怎么测量出来的呢?学习了这节课的内容后,大家都可以轻松地测量任何高大建筑物的高度了。”经过教师的层层引导,学生迫切地想要揭开这个问题的答案,由此产生了浓厚的探究兴趣,快速地进入了学习状态。

二、在新授时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

新知识的学习是数学学习活动中的重头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用了绝大部分时间。初中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要求学生进行逻辑推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数学新知的引导者和协助者,通过精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层层深入地引领学生探索数学新知,更加快速、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引导学生探究相似三角形新知过程中,为了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教师首先提出问题:“我们曾经学习了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大家请思考,两个全等三角形在形状、大小上有什么特点,对应的边和对应的角分别有什么关系?”学生开始回忆并回答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大小相等、形状相同,对应边和对应角都完全相等。”“很好!那么试着想象一下,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形状相同,但是大小不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是什么关系呢?”学生在自己预习的基础上,对于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知,很容易回答出来――相似。这时,教师又让学生在已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亲眼观察和动手测量几组三角形的边、角。“同学们通过动手操作有什么新发现呢?”学生总结得到这几组三角形的对角相等,而对应的边只成比例。最后,教师让学生归纳概括:“通过推理和实际动手测量,你们能说说什么是相似三角形吗?”学生经过认真深入的思考后,给出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相似三角形。”通过教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促使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和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实现了对数学知识的主动探索发现,让学生既不会觉得数学难学,也体验到了探索数学知识的乐趣。

三、在结束时设计实践性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式。在完成了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任务之后,在课堂小结回顾环节,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学习的内容,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设计出一些开放性、灵活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课外自主学习探寻问题的答案,拓展自己的数学知识面,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

学习相似三角形之后,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时,出示了一道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题目:请大家运用这一节学习的知识,测量一下我们学校广场上旗杆的高度。课堂上让学生先说出具体的思路。有的学生结合本节课开始时教师创设的小测量金字塔高度的故事,想到了首先需要准备尺子、直杆;有学生说需要在晴天旗杆有影子时才能通过测量计算出旗杆的高度。“同学们的思路很清晰,那么,你利用旗杆的影子进行测量高度的依据是什么呢?”“相似三角形。”“具体来说一说。”教师又让学生进行细致地思考并回答。“当旗杆的影子与直杆的影子重合时,旗杆和影长、直杆和影长就构成了一组相似三角形,这时只要测量出两个影子的长度,再知道直杆的高度,就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特点,列出比例式,求出旗杆高度。”教师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然后又提出问题:“如果我没有直杆,只是知道自己的身高,能不能测量求出旗杆的高度呢?”学生经过思考后认为可以。“这个问题就留给大家课后去广场上真正实践一下,看看你们的方案是否可行,测量的结果是否准确。”学生兴趣很高,课后也积极地进行了实践,既巩固了新知的学习,又锻炼了动手能力,真正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设计出不同类型的问题,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以合理的方式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智慧,促使学生积极地思考、主动地探索,进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高效地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目标。教师作为问题的设计者和课堂提问的实施者,需要挖掘适合的问题点,组织通俗易懂的语言,讲究课堂提问的艺术,用富有感染力的问题引发数学课堂的活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增添动力,使学习活动更加卓有成效,精彩纷呈。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