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意脉、主旨及两个世界中的归有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意脉、主旨及两个世界中的归有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项脊轩志》作为文言传统经典篇目,历来评价甚高,其文学价值得到了诸多肯定。不过,历来论家多从文学特征角度加以评说,对其主旨却鲜有论及。作为教材文言篇目,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版本的教材均删除其论赞部分;在教学安排上,鲜有教师将论赞部分能否删除作为一个教学的问题提出并加以处理。综合起来看,《项脊轩志》所言之“志”究竟为何?教材删其论赞部分是否合适?教师能否将前述两个问题加以教学的处理?而上述三个问题是否有内在的关联?换言之,能否找到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将这三个问题串联起来加以有效解决?笔者将“论赞部分删还是不删”这一问题作为切入点,从文章学角度对《项脊轩志》加以解读,获得了新的认识,也从《项脊轩志》一文中分明看到了两个世界中的有光

一、文章学解读的可靠性与必要性

文章学并非新生事物,中国古代文章学非常发达,在文本的细读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丰富案例。①在现代解读语境下,文本解读最可靠的究竟是什么?是作者一贯的行文主张与风格,还是文本创作语境的制约?抑或文本本身?前二者对文本解读自然有着重要的意义,但归根结底,文本解读最可靠的依据还是文本本身,“文本中心论”相较于“作者中心论”与“读者中心论”,能帮助我们获得更真实的文本含意,文本细读的对象依然还是文本本身。

我们提出的文章学解读,说到底,其实还是指依据文章本身对文本加以解读,这既是可靠的,也是必要的。文章学解读的切入点自然有许多,可以是文章的体裁、风格、语言,这里,我们特别提出从文章意脉角度,深入到文本的内部。意脉是指文章意旨的思路与脉络,从意脉角度切入解读文本,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解读方法,也是解读逻辑性的具体要求。当前诸多的文本解读虽未离开文本,但对文章意脉还未给予应有的重视,这影响到解读的可靠性与科学性。

基于文章意脉的文本解读,还是要紧紧抓住语言,依靠语言,当然,文本语言并非独立的言语存在,它们因为作者表情达意的需要而融入到了文章的体裁、结构中。可以这样说,体裁、结构与语言是文章的外显,意脉则是文章的内在肌理,抓住意脉,可谓抓住了文章解读“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二、围绕“论赞部分删还是不删”这一问题的意脉剖析

文章意脉体现了文本创作中作者传情达意的内在意旨、情感逻辑,优秀的作品,其意脉是隐而未现却客观存在的。具体到《项脊轩志》一文,论赞部分可谓关涉全文意脉的关节点。论赞是史传文末的总评文字。《项脊轩志》属于散文文体,为什么会有原本属于史传文字的论赞内容?这与归有光喜爱《史记》、深得其文法精髓有关。归有光以“项脊生曰”的形式,对《项脊轩志》一文加以总评,其用意究竟为何?既有论赞总评,为何时隔十五年之久,归有光又以两段文字加以补记?补记内容与前文已经完整的一篇文章能否形成一个新的整体?文章创作高手归有光显然不会犯画蛇添足之忌而随意添加,那么,合乎逻辑的追问应该是:补记内容与原有文章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归有光以一篇时间上有分隔、内容上有补记的《项脊轩志》要向世人传达怎样的情感?上述所有的疑问,均指向《项脊轩志》一文内在的意脉。

至此,我们认为,基于论赞部分在文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围绕“论赞部分删还是不删”这一问题,便可对《项脊轩志》一文的意脉加以深入的剖析,从而找到《项脊轩志》的真正主旨。

为了使分析的思路更为清晰而有效,我们可以将“论赞部分删还是不删”这个主问题分解成以下五个环环相扣的问题:论赞部分写了什么?前文部分写了什么?前文与论赞部分有什么内在的关联?补记部分写了什么?补记部分与论赞部分有什么内在的关联?

首先,对《项脊轩志》论赞部分内容加以分析,论赞内容如下: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在这段文字中,归有光以蜀女清与诸葛孔明两人自况,在自我解嘲中表达不甘处于败屋之中的愿望以及博得功名的强烈信念。这样的文字其情感基调是昂扬的,写这段文字时归有光十八岁,尚未行冠礼,其昂扬的基调与时值青春年华的心理特点是一致的,当然,这样的解读也只是浅层的,深一层的解读在后文中。

其次,对前文部分加以分析。在对《项脊轩志》论赞前文内容的解读中,人们自然会抓住“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在文章意脉中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据此对“喜”与“悲”的情感加以了分析,但分析大多停留在情感的浅层,认为喜在老屋修葺一新、环境幽美,悲在家道中落、人亡物在,这样的解读自然没有错,但毕竟未达到文本的应有深处。两种情感深一层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二者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要解答这两个问题,我们还需回到文章本身,基于文章学的视角加以剖析。相较而言,悲的情感更为明显,我们可以从悲的深层内涵入手,对上述两个问题加以突破。

文章表明悲的情感内容,明显的有由篱到墙的演变所传递的家道中落之悲,对母亲的怀念之“泣”,对祖母怀念的“号”。这里,对准确理解悲的情感深层内涵真正起作用的是“泣”与“号”二字所暗示的情感的巨大反差。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o出涕者曰泣”,“号,痛也”,两者情感强烈程度反差是很大的。思及慈母仅为“o出涕”,而思及祖母却“痛声”。归有光并不满足于“号”一个词的表现力,而是以“令人长号不自禁”来表达,“令人长号不自禁”6个字,字字泣血:令――“使”之意,足见“瞻顾遗迹”一事的巨大杀伤力;人――非“余”(思及慈母用的“余泣,妪亦泣”),暗示人人如此;长――极言时间之长;不自禁――极言痛声程度之重。是什么让归有光对慈母之情弱于对祖母之情?较深一层的解读为,祖母所言“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及所持之象笏的激励触到了读书人归有光的内心最深处。然而,正如前文所言,写作此文时归有光才十八岁,暂未踏入成人行列,也还未涉足科考,不可能会产生功名无望、生不逢时之悲。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归有光“长号不自禁”?

此时,我们需回到文章标题“项脊轩志”。标题往往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志”表明散文文体,“项脊轩”是归有光书斋之名,书斋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在中国文化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②以书斋之名命名的文章,自然要更多地着墨于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此外,归有光并非薄情之人,他在《先妣事略》一文中将怀念慈母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孺人死十二年,有光补学官弟子,十六年而有妇,孺子所聘者也。期而抱女,抚爱之,益念孺人。中夜与其妇泣,追惟一二,仿佛如昨,余则茫然矣。世乃有无母之人,天乎痛哉!”基于此,我们终于可以找到在《项脊轩志》中归有光会对祖母所言所行产生如此强烈的情感反应的深层次原因了,那就是在以“项脊轩”为写作对象的文章中,就需要在表达知识分子功名追求上倾注情感。然而,十八岁的归有光初次写作《项脊轩志》为什么如此之悲的问题还未得到圆满的解释。此时,我们是否可以做一个大胆的推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极有可能是归有光后来修改的结果!唯有循此思路分析,方可得到较为令人信服的解释,当然,这种推测难以从论据上得到考证。

从情感转换的内在逻辑上分析,喜与悲应该有着密切的关联:得之则喜,失之则悲。既然悲的深层次内涵是“辜负祖母、功名难企”,那么,喜的深层次内涵则应该是“追求功名心无杂念、精神世界自由自在”,这一点可以从文章第一段的相关内容中得到印证。“项脊轩”本就是归有光取自远祖归道隆曾居住的太仓的项脊泾,以此表达对先祖的纪念之情;“百年老屋”有着历史的传承;“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兰桂竹木”均是高雅高贵之物;“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在书的世界中获得自由;“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与书斋是“文化传承的汇集点”“个性创造的发酵池”“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的三大特点相契合。③

既然“喜”与“悲”的深层次内涵均指向功名追求与精神世界,那么,接下来的“殆有神护者”一段文字就找到了其存在的合理原因与价值了。神护的是轩,也是人即归有光,更是归有光在轩中读书博取功名的希望!承接前文的“悲”,紧接着叙述“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的主观推测,其内在的情感意脉是:虽然功名难以博得,但这种愿望依然“有神护”。

第三,分析前文内容与论赞部分的内在关联。蕴藏在“喜”与“悲”深处的情感内涵已经被发现,并且“有神护”,那么,循着自然的意脉流通,归有光就应该以一段表达不甘处于“败屋之中”、对博得功名有强烈的信念的文字加以收束全文,论赞部分就起到了这种卒章显志的作用。

至此,归有光在十八岁时写就的《项脊轩志》因为有了论赞部分的存在而获得了文章结构与意脉的完整性,也传递出了尚处青春年华的归有光对未来的强烈信念。保留论赞部分,不仅仅是尊重作者的需要,更是保证作品完整性的需要。

现在,我们来分析补记部分与前文的内在意脉关联。

人们对《项脊轩志》补记部分的赏析大多停留在语言风格与艺术表现力上,诸如语言质朴而情感真挚动人,特别是对最后一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赞赏有加,对于归有光为什么要补记以及补记与前文的关联却鲜有提及。归有光通过补记对亡妻表达深深的悼念之情,自然是人之常情,但从文章学的视角分析,则不是悼念亡妻那么简单。十八岁时写就的《项脊轩志》表达了对功名博取的强烈信念,十五年之后已近中年的归有光出于怎样的想法去补记两段对亡妻怀念的文字?是情感之需还是另有所求?我们认为,这两段文字宣告了一种对于人世间情感的回归,这对于前文来说既是一种补记,更是一种补救――对功名的过于热衷的匡正,毕竟一个成熟的知识分子是不应该在文章中那么直白地表达对功名的热切向往!

行文至此,我们应该可以从意脉分析的角度对《项脊轩志》论赞部分及全文有一个全面的把握。从“追求功名心无杂念、精神世界自由自在”之喜过渡到“辜负祖母、功名难企”之悲,从悲中却分明感受到“殆有神护”,因有“神护”,相信能博得功名便顺理成章,以论赞收尾,文章意脉贯通,结构完整,已经成为了一篇美文。而随着年岁增长与见识渐丰,情感回归与补救,便是势之所趋。因为有了论赞部分,我们才看到了十八岁时对功名热切向往的归有光,这很真实;因为有了补记部分,我们才看到了时近中年对情感的重视以及对文章情志加以完善的归有光,这很有必要。真实与必要,这就造就了一个全新的《项脊轩志》,使之获得了新的生命。

论赞部分,删还是不删,还会是一个问题吗?!

三、对《项脊轩志》主旨的新认识

依循着读文必谈主旨的习惯,我们也对完整的《项脊轩志》的主旨加以分析。

吴小如先生对《项脊轩志》主旨的认识很独到:“近年以来,对《项脊轩志》进行赏析并作出评价的文章逐渐多起来了,但这些评论似乎都还未能搔到痒处。以本篇的写作主旨或主题思想而论,有人说是写亲子和夫妇之情的,也有人说是作者从文章里表达了他对昔日家庭生活的怀念。我们承认这些都是《项脊轩志》所具有的内容,而真正的主旨所在,却是作为一个没落地主家庭的子弟,对家道中落的身世发出了惋惜和哀鸣,同时也在沉痛地凭吊个人遭际的不幸。作者以一间破旧的书房为线索,写出了母亲、祖母和妻子三代人对自己的爱怜、期望和依恋,从而流露出一个失意的读书士人生不逢时的抑郁和悲哀。”④笔者也曾经赞同过这样的理解。⑤但经过对文章意脉的分析,笔者对《项脊轩志》的主旨有了新的认识。

基于前文对于《项脊轩志》意脉的充分梳理与剖析,笔者认为,《项脊轩志》的主旨是,一个正值青春年华的读书人对家道中落有所伤感,但对于功名却充满强烈的信念;通过补记内容表达了一个时近中年的知识分子对于人世间情感的重视与回归。

四、两个世界中的归有光

“志”在中国古代文学范畴中是一种文体的标志,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心意、志向,詹丹先生认为《项脊轩志》最初所写部分即表达了一种“‘志’的取向”,补记内容则表达了一种“情”的内涵,并认为补记部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⑥。在笔者看来,从意脉视角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符合新的完整标准的《项脊轩志》,无论是补记还是补救,都指向了归有光新的文章追求――以文显志,一种借文所传递出的远离世俗功名、回归世间情感的更大的志。于是,通过新的《项脊轩志》,我们看到了一个远离功名、重视情感的归有光。然而,现实中的归有光却完全是另一种情形:少年好学,但仕途坎坷,前后历8次会试不第。60岁中进士,初任浙江长兴县令,66岁卒于任上。

这分明是两个世界中的归有光:精神世界中的归有光,他重返世间情感,回归人伦,远离功名;现实世界中的归有光,无法逃脱“学而优则仕”的古训,在汲取功名的道路上,孜孜以求,不辞劳苦。两个世界中的归有光都是真实的。然而,纵观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群谱,又有多少人能挣脱功名的牢笼、真正获得精神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双重自由与高贵呢?!

――――――――

参考文献

①余祖坤:《史记・淮阴侯列传的文章学解读》,《古典文学知识》,2011年第1期。

②③凝石:《书斋――中国文人的精神家园》,《新华文摘》,2007年第2期。

④吴小如:《古文精读举隅》,天津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⑤成龙:《基于文本解读逻辑性的文言教学内容深化――以《〈项脊轩志〉为例》,《中学语文》,2016年第1期。

⑥詹丹:《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上海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

[作者通联: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