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学语文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提升大学语文教育中人文素养培养的力度,进而培养出人格完满的、全面发展的人,是这门课程所应承担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闪烁着人性的光辉,激活经典文本中的人文性和审美性,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高尚人格和健全心性。

关键词:大学语文;人文性;人文素养;经典文本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语文教学还未能将人文性、工具性和审美性很好地结合起来,往往更多停留在知识性讲解、工具性操作层面,对人文素性缺少应有的重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诸如普遍的“专业崇拜”心理导致高校重“专”轻“通”、重“器”轻“道”现象的影响,学生学习的实用主义,教师对大学语文重要性认识的偏差,网络传播环境改变了大学生接受信息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使得他们漠视经典文本阅读的重要性,等等。

著名学者钱理群说:“我觉得我们中国的大学弥漫着两种可怕的思潮: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思潮。所谓实用主义就是完全被个人利益所驱使,有用就干,无用不干。因此必然也走向虚无主义,就是除了时尚和利益之外一切都不可信,一切都不可靠,一切都可以放弃抛弃。实用主义和虚无主义就导致了大学的两个结果:一个是知识的实用化,一切与实用无关的知识都被大学所拒绝,既被大学里的老师所拒绝,也被大学里的学生所拒绝;二是精神的无操守,拒绝一切精神的追求和坚守。”[1]浮躁的世风扰乱了大学校园的平静,也搅乱了教师授业和学生求学的定心。联系到大学语文,它原本就是一门公共类的文化素质课程,专职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很难做出科研成果,在核心刊物上发表文章也非常不易。加之国家这方面的科研立项很少,教师没有项目可作,评职称也就特别困难,从而使得这门课程以及讲授课程的教师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境地,导致不少大学语文教师自己也对教授这门课程失去信心。表现在教学实践上,不能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当中,不去研究学生的心理,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有效教学,不能发挥课程应有的对学生的精神净化和陶冶作用,导致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从学生角度来说,在经典解构、传统话语边缘化、商业文化所带来的多元文化语境中,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浮躁和虚无的情绪。而且,随着社会就业压力的增大,也使他们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态,寄希望学业上的短期速成。“他们希望全面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又不愿意付出切实的努力;他们渴望自我塑造和自我实现,但是又缺乏应有的学习能力。”[2]若这时教师没有给予及时的引导,很容易导致起码的价值观的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从而变成机械的人、自利的人。

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缺失还与社会及高校中存在的“专业崇拜”现象有关。近些年来,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特别重视对学生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以适应社会的需要,这无疑是必要的,但实际的更多情形是由此而忽视、轻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中国的教育培养的不是人,而是专业工具。如果这种专业万能的信念,创造了种种‘热门专业’的神话,严重扭曲了大学的精神,甚至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也误事。”[3]许多大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在校期间忙于本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英语等工具性学科的技能提高,很难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大学语文等文化素质类课程的研修上。“‘专业崇拜’现象背后隐藏了急功近利、实用主义心理。从学校方面讲,这有悖于大学精神;从学生方面讲,则是成才理念有失偏颇。不可否认,就业很重要,上大学不考虑就业是做不到的也是不应该的,但狭隘的‘就业’、‘找工作’不是上大学的全部,而综合素质确实是根本。”[4]在貌似“学以致用”实则功利主义的氛围里,大学生重感性轻理性,重物质轻精神,工具理性占据着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价值理性失去了应有的位置,导致人文素养的严重缺失。

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精神和生活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一方面,网络文化的自由性使得大学生可以随意地交流和便捷地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也可以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念;另一方面,面对网络环境提供的纷繁复杂的信息,人生观、价值观尚未稳定的大学生很容易被色彩斑斓的图像和浅层感性文字所吸引,拒斥纯文本的阅读,经典文本更是被拒之门外。复旦大学做过一个调查:目前大学生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只有15.2%,阅读人文社会科学经典著作的有22.8%,阅读专业期刊的有9.3%。相较而言,美国的大学生经典著作的阅读量平均每周要超过500页,远远高于中国学生。网络上,包括经典文本在内的大量文学著作变成了“图说”形式,经典著作在中国大学生那里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大学生们更愿意阅读那些一眼就能明了的浅显读物,而不愿意深入作品的内核,去领略和思考更深层的意义和美感,分析问题也只是就事论事,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大学语文课程以讲解古今中外的经典篇目为主,让学生了解各个时期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但网络文化的泛滥使得学生阅读习惯发生变化,对经典名篇的学习只能停留在理解阅读上,而很少能够达到对作品的深度思考,更不用说精神领域的升华,从而导致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和创新能力的萎缩。

德国诗人里尔克在《献给俄耳浦斯的十四行诗》里有这样的诗句:“一棵树长得高出自己。”一棵树长得超出其他树木,在树林中很容易看到这种情景,但是一棵树超出其他树木很容易,却不可能高出它自身。人却不同,人可以高出他自己。一个矮个子的人,可以在人们心目中很高大。反之,一个高个子的人也可能很矮小,因为人有精神和灵魂,人高出自身的部分就是精神和灵魂的部分,是更人性的部分。一个真正高大的人不是因其外形,而是因其精神与灵魂的深厚与博大。

面对功利主义、专业崇拜以及网络文化对大学教育的影响、对学生心灵的侵蚀,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问题被提到了重要的位置。而近些年来社会上频繁发生的大学生犯罪事件,也日渐凸显出大学生价值观的严重错位和人文素养的欠缺。人文素养通常指一个人在人文科学方面达到的综合素养的水平与境界,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以人为本,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人是目的,以满足人的各种需要为原则;在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上,强调精神超越物质;在人与人的关系上,强调相互尊重对方的人格尊严,突出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核心任务是把以人为本、突出个性、挖掘潜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基本目标,激发大学生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大学语文就应该在培养学生基本语文能力的同时,拓宽和提升他们的人文视野,培养其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

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大学不仅是储存知识的仓库,还应是文明的摇篮,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学生的精神和灵魂的陶冶。大学教师的教育也不只是用一桶水灌满一碗水,更是点燃学生探索真理和寻找生命意义的激情之火。在各类教育中,知识传授无疑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但若仅限于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远远不够,其中人文教育更难也更重要。因为人文教育要让学生领悟什么是真理,如何追寻真理;领悟什么是生命及其价值,如何尊重和爱惜生命:自己与他人的生命。人文教育是要让受教育者成为真正的“人”,需要潜移默化和精神的领悟才可达到,所以要比其他教育的难度更大。落实到大学语文教育,其目的就不只是灌输给学生语文知识,提高其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对大学生心智的开发与灵魂的启迪。大学语文教育的成功与否不是教出了多少成绩优异的学生,而是塑造了学生什么样的人格。教师应当用自己的热情,激起学生的生命热情,燃起学生拼搏的火焰。

正如任何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都是由硬实力和软实力两部分组成一样,一个人也是由这两种实力组成:硬实力是他的专业知识,软实力是他的人文素养,二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获得这两种能力,大学本科教育需要将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较好地结合起来。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包括三个部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人文素养,只有三部分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包含了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本身也包含了基础理论和专业教育。所以,提倡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并非轻视专业教育、技能培养、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工作的重要性,而旨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具体到大学语文教育,工具性和人文性就不能理解为“工具”加“人文”,而是互渗互透、融为一体的,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侧面。舍弃人文就无法掌握语言这个工具。文化内涵本是语文的固有根基,抽掉人文精神,必然导致只强调语文工具而看不到使用语文工具的人。

教育在根本上是关于人的灵魂的事业,也就是要让人性趋于更完善,使人格趋于更完美,进而使人生更富有价值与意义。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一颗没有精神家园的心灵,不可能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因此也不可能对他人有真正的情感关切,对社会有真正的责任心。”物质利益的实现和满足不是人的生命的全部,人只有具有了精神的完满才是社会的人的最终确证。在当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里,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分高下的情况下,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就成为竞争的核心要素。

根据前述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原因和当前大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性的分析,笔者认为,大学语文需按照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来进行,即以经典文本为基础展开的知识讲解、情感启发、思想升华的素质教育活动。大学语文“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教学目的:其与中学语文教学的区别,则在于要摆脱应试的桎梏,明确素质本位,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高层次上提升母语表达水平与人文情怀。”[5]高中语文通过中外文学优秀选篇的阅读和讲解,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选文意义,掌握应有的知识点,并逐渐培养起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就应该注意其高等教育的特点,不能再重复中学语文的知识性与工具性诉求,而应该将重点放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性进而提升其人文素养上面来,承担起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

大学语文课程作为“高等语文”,主要面向大学一年级学生,无疑有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任务。但是,大学生毕竟已有中小学语文学习的经历,在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已有相当的基础,没有必要再去重复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路数,过于突出工具性。在技术理性盛行和中小学素质教育还难以落到实处的今天,大学生虽然仍需进一步提高母语应用能力,但更需要的是人文素养。而这又不是文学教师们对学生进行满腔热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教育所能奏效的,因而用“大学文学”取代“大学语文”显然也过于狭隘。我们认为,通过阅读富有审美情趣和思想启迪的经典文本,既可以触动和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关怀,从而获得人文营养,又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自然而然”地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因此,一本选文精美、人文意蕴丰厚的大学语文教材,是人文熏陶的经典、审美教育的华章、语言训练的范本。在这个意义上,并非只有文学文本才具有审美的因子,半部论语也好,史家绝唱也罢,又有哪一点输给了文学?“上帝死了”的预言,“诗意栖居”的渴望,都充满了文学性,或者说其内涵之深刻、形式之规范、语言之纯粹,足可称语言文学的典范。基于此种理念,大学语文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人文—审美—工具”的三位一体,其中人文性是第一位的和根基性的。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若能通过大学

语文的学习,还能获得一种人文素养和情怀,那是我们的莫大欣慰。“专业成才,精神成人”,这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人才的努力方向。

需要指出的是,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并不等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所以,大学语文选用经典文本不能只包括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还应包括中国现当代和外国优秀文学作品。经过几千年文明积累起来的中西方文化中渗透着各自的民族个性,对本民族的灵魂的塑造起过重要的作用,每一个经典作品中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通过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西方文化的源远流长,从而培养起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格品质。然而,多年来我国大学语文教育中较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因此在大学语文的选篇当中,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占了很大的比例,相较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和西方文学的选篇很少或没有,有的干脆就用“大学国文”作为大学语文。其实,在西方文学和文化中同样拥有丰富而独特的人文精神。从《圣经》这部宗教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希伯来人在长期不懈的追求和无尽的磨难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屈的生命意志和对未来的企盼。在中世纪文学中我们看到“作为有的存在物”的人在精神层面的提升,真切地感受到在宗教压抑和生命渴望的矛盾冲突中人的复杂的情感心理活动。大学语文教材的选文应该有足够的外国经典文本,以拓宽与提升学生的人文视野。大学语文教师通过阐释经典作品的思想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厚的人文精神,来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带领学生追求美好的理想,从而产生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参考文献:

[1] 钱理群. 今天的中国不能没有梦//寻找北大[M]. 北京:中国长安出版社,2008:241.

[2] 冯大建,迟宝东. 主体、对象与技术条件——大学语文教育改革的三要素[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

[3] 薛涌. 北大批判[M]. 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13.

[4] 蒋承勇. “专业崇拜”与大学生素质教育[N].光明日报,2012-03-28.

[5] 陈洪.在改革中加强“大学语文”课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7(3).

[6] 宗白华. 美学与意境[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66.

[7] 吴俊,刘佳人. 试论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兼论大学语文教育[J].贵州大学学报,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