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善于利用课文的写作资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善于利用课文的写作资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教科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众多专家学者心血的结晶。立足课本,用好课本,挖掘课本的写作资源,有助于学生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 教科书 写作能力 写作资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科书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之一,是众多专家学者心血的结晶,是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能结构而精心设计的。它能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的语文层次。因此,立足课本,用好课本,是每个教师首先要做好的。如果能充分利用语文课本,挖掘课本的写作资源,就地取材,教师无需“大动干戈”满世界地找自以为有用的资料,就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注重课本素材的积累

目前,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学业的忙碌,奔波于学校和家庭之间,可谓是机械地过着“两点一线”的生活,由于缺少观察与积累,写作素材非常匮乏,写出的文章必然是空洞无物、十分肤浅的。其实,课本就是一个资源丰富的材料库。现行语文教材中编选了古今中外大量优秀作家的作品,内容涵盖广,思想层次高,理所应当成为初中生写作的最直接的素材来源。

比如名人名言,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等等;名人事迹,如集学者与斗士于一身的闻一多先生,虽遭命运沉重打击但永不言败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深深眷恋祖国的台湾诗人余光中等的事迹。这些人物的事例都是极好的写作材料,而许多学生却置若罔闻,空守着“聚宝盆”却不懂得利用,这实在是身在“宝山”不识宝。

我们在指导学生阅读名篇佳作时,不妨要求他们摘录优美词语、语段,指导学生进行材料分类,比如刻划人物形象的,像朱自清的经典作品《背影》中对父亲背影的描写,父亲爬过月台替“我”买橘子的一系列动作;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里的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的肖像、语言、行动等描写。叙述事件的,如莫怀戚的《散步》写的就是一家四口散步,祖母顺从孙子,于是“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看是很普通的小事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羚羊木雕》同样也是一件小事,“我”把父亲从非洲带来的珍贵的羚羊木雕送给了好朋友万芳,父母知道后要“我”把羚羊木雕去要回来,“我”很伤心,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从小事中体现了友情的可贵。描景状物的,无论是朱自清笔下脍炙人口的《春》,还是老舍笔下温柔可爱的《济南的冬天》;无论是梁衡笔下热情似火的《夏》,还是何其芳笔下绚丽多彩的《秋天》,都是学生积累的好材料。至于发表议论的、抒发感情的更是不一而足。

冰心的诗歌不是深受泰戈尔的影响吗?鲁迅的《狂人日记》不也是受果戈理的启发吗?只要引导学生俯身关注课本,从课本中搜集和吸取作文的养料,并有意识地加以合理运用,学生就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更不会有心枯笔涩的感伤。

二、加强写作技巧的掌握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简单地“教教材”,是要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读写结合,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写作技巧。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对于课本中出现的经典、精彩的语段,除了让学生反复咀嚼外,还要巧妙地抓住该语言学习的特点,进行仿写。就是依样画葫芦来操练语言,运用技巧。

如流沙河在《理想》中就理想打了许多比方:“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运用比喻谈谈自己对理想的认识。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因素,精心选择读写结合点,指导学生练笔。除了句式的仿写,还可进行段落、文章的仿写等。比如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以及对大自然、社会的观察进行仿写,让学生也做一回“才子佳人”;学习莫泊桑的《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后可以让学生抓住班中的某同学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特征进行描写,学生不仅会懂得要抓住人物特征必须经过仔细的观察,而且会明白描写对人物性格体现的重要性;学习朱自清的《背影》,可以让学生用心观察与感受父母的点点滴滴,抓住父母的细节,从小事入手,仿写感悟亲情的文章。

同时,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汲取课本中的精华,如读《散步》,明白了以小见大的写法;读《最后一课》,知道了通过各种描写来刻划人物性格;读《口技》,懂得了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法;读《送东阳马生序》,了解了对比手法在文章中所起到的作用;读《曹刿论战》,悟出了详略安排要得当……每一篇文章都能给学生以启发、指导,都值得学生去学习、模仿。

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不能流于形式,要切实有效地让学生从中掌握写作技巧,学习并不断模仿精华部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

三、提高语文运用的能力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很显然课程标准早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要求我们能多开展语文活动,而实际上很多学校眼睛只盯着考试这根“指挥棒”,往往急功近利,而语文活动费时又费力,常常不能立竿见影起作用,于是很多语文教师很少组织语文活动,这势必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不少影响。

其实,教师无需到处去寻找资料,在初中每一单元的后面都有综合性语文实践活动,如感受自然、演讲比赛、广告设计等。在感受自然中,让学生走进色彩斑斓的大自然,陶冶学生爱美的心灵,锻炼他们发现美的能力。无论是碧波荡漾还是流水淙淙,无论是林间小路还是一马平川,引导学生感受自然对心灵的呼唤,用最生动形象、最有感染力的语言把美景描述给大家听;在演讲比赛中,学生会思考如何使条理更清晰,事例更典型,更有说服力,让更多的同学受到感染。比如学生在学习中免不了失败,就应该让他们学会享受失败,感谢失败,树立信心,迎接成功,不妨选择以“笑对失败”为话题组织演讲;生活在班级集体中,同学之间免不了发生矛盾,一般说来无非是细枝末节的小事,可以以“善对他人”为内容发表演讲;如今的学生大都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有时会忽视别人的感受,要让他们明白竞争以不伤害别人为前提,同学不只是对手,还是伙伴,不如就“竞争与合作”为话题来一次演讲。在广告设计中,学生会揣摩如何使语言更贴切、更优美、更能打动人,如今的广告铺天盖地,可以让学生针对生活用品、衣食住行等模拟着进行广告设计,评选最佳的广告。

除了综合性语文活动外,还可以合理利用课本,让学生演课本剧,譬如编演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皇帝的新装》,金波的童话《盲孩子和他的影子》,等等,其实不只是童话,像小说《变色龙》、诗歌《石壕吏》也可以通过大胆创新进行改编。只要教师能适当地引导,学生不断地思考、修改、品味的过程,就是他们语言组织、运用、表达的过程,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胆量,又能让他们的语言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叶圣陶曾经说过:“现在教学生可不是让他们去应付考试,是要让他们掌握生活和工作的必要本领,所以听说读写四样应该同样重要,都要让他们受到最好的训练。”语文活动无疑就是很好的活动方式,在活动中学生能尽情展示风采,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能力。

语文课本对初中生来说是宝贵的作文资源,教师若能合理地、有效地开发与利用,必定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作文,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这对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好事情。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初中语文课程标准.教育与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