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方师范院校中职师资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方师范院校中职师资培养模式构建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分析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中职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地方师范院校应以中职教师能力素质要求为依据构建职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 中职 师资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2C-0058-02

提升中职教育质量已成为当下我国中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题。影响中职教育质量的因素众多,其中关键的因素之一是教师的质量。而培养中职教师的摇篮是高校,高等教育改革需要注重中职师资质量的提高,做好师资队伍建设。因此,地方高校在转型改革中,必须进一步思考并探索如何做好中职师资培养建设。

一、加强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值得重视的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在本科教学期间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让他们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中职学校对中职教师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并举的高要求。而很多中职学校的文化课甚至部分专业课的教师均是普通本科高校毕业的应届毕业生,当他们入职时理论和实践能力均欠缺,无法尽快适应中职教学的需求。中职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是普通师范院校本科应届毕业生,其他部分教师是企业技术人员转行或者学校外聘的部分高级技术人才,中职学校的中流砥柱始终是普通高校毕业的本科生。随着中职教育理论和实践教学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的中职教师能力远远无法适应现实需求,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培养出理论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中职人才才能适应我国企业的需求。虽然有的中职学校在新教师入职时会做入职教学培训,但是讲授内容较为笼统,培训时间较短,无法真正起到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作用,这些都会严重制约着我国职业教师的培养质量。

因此,必须发挥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优势,为中职教师资源做好储备工作,培养更多优秀教师人才。另外,我国有600多所高校转型为应用型高等学校,这一转型正顺应了这一形势,培养的学生将会朝着理论与实践均强的综合人才方面发展,努力适应社会对实践人才的需求。高等师范院校必须顺应经济形势,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让本科毕业生具备中职教师所需具备的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

二、玉林中职教育教师队伍现状

玉林市有众多的民营企业,需要大量的应用型技术人才,而玉林市的几所中职学校承担着为玉林,乃至广西、广东输送大量人才的重任,所以,需要关注中职教育教师队伍目前发展的现状,以便高校教育转型改革中更好地为中职教育培养相应的师资力量。

截至 2015年 1月底,玉林市区共有6所中等职业学校:玉林市机电工程学校、玉林一职中、玉林市技工学校、玉林财校、玉林卫校、广西玉林农业学校。部分学校的专任教师学历有所提高,如广西玉林农业学校是国家示范中职学校,部分老师是“双师型”教师,高级讲师也占有一定比例。部分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年轻教师在这几所学校中所占比例比较大,中级职称的教师占的比例最大。这几年,玉林的几所中职学校都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广西玉林农业学校,在示范校建设中,多次派教师到企业及国内高校学习,让部分教师参加区内骨干教师培训,提高了教师的整体师资力量。在校企合作方面也做了较多努力,与玉林当地的龙头企业合作,各专业相对应寻找合适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人才作校内的实践课指导老师。例如,广西玉林农业学校与广西巨东公司、广西春茂集团、广西扬翔公司合作。这些企业优先给予校企合作的学校毕业生实习和录用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在第三学年到企业顶岗实习,在“实战中演练”,充分提高自己的实践技能水平。

三、中职教师队伍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而言,中职教师队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中职招生规模的扩大使得“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近年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地扩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但与此同时教师数量增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扩招的速度,尤其是“双师型”教师无法配齐。因此,学校扩招伴随着出现的教师数量不够、实训室建设不足等,导致教师教学量相应增加,学生实训的机会相对减少。教师的精力是有限的,新开学的业务培训在此时往往难以认真去学习,之后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完成最基本的教学任务。长此以往,教师脱离实践的时间就相对延长,自我学习自我提高,或到企业实践学习、到其他高校短期进修的时间就会因为繁重的教学工作而有所耽误,如此一来,就很难培养出一批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

有的学校片面地追求扩大办学规模,每年开设新专业,但是由于编制不足等原因,导致教师配备不及时,外聘教师又不足以满足教学需求或者外聘教师教学质量不可控也会最终影响教学质量,这些新招收的老师如果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就会在新专业建设中对专业发展起到一种阻碍作用。

(二)教师普遍学历达不到职业教育发展需要。据不完全统计,青年教师(35岁以下)在中职教师中占的比例为51.8%。本科学历的老师多数对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除非他们想另谋职业;专科学历的老师要提高学历,基本上是读到本科就停止了,一方面由于教学工作任务重,另一方面他们认为中职教育无需太高学历,而且鉴于非本科毕业的教师不能上课的硬性规定,他们一旦取得本科学历,学习动力就大减。

(三)新入职的教师教学和专业技能水平不能适应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新入职中职教师普遍缺乏实际操作技能,他们多数是普通高校、师范院校毕业生,只有少部分是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毕业生,因此未能学习和掌握到中职教学中需要的实际操作技能。中职学校的这种教师人员结构只能满足于学校文化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基础课的要求,那么,专业课和实训课的教师力量就显得较为单薄。

(四)职业教育理念落后。目前大部分师范院校在对本科生培养时,师范类专业都是以师范类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对职业教育相对偏轻,有的学校甚至忽视,从未对学生进行中职教育理念的教育。所以这些本科生成为新入职的教师,他们缺乏相应的职业教育理念,会用普通高中的教育理念来看待职业教育,从而在教学中更偏重于知识的传授。这种“认知”教学模式占主导地位的教学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自身技能的提高,也影响了学生对技能的掌握。

(五)“双师型”教师紧缺。总体来看,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除了部分国家示范校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能配备齐全,大部分中职学校的教师队伍还是以青年教师为主,这些刚从高校毕业不久或工作时间不长的教师,普遍缺乏职教实践经验,因此往往会忽视或不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职业技能训练。有的学校由于经费等客观原因,青年教师学习进修的机会非常少。这种学习、进修、提高的机会不多和渠道不畅通的环境,严重影响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地方师范院校应以中职教师能力素质要求构建职前培养模式

高等师范院校肩负着培养教师的重任,要注意为中职学校培养优秀的师资。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应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实践应用型人才,让毕业生进入中职教学岗位时能够成为“双师型”优秀人才。

(一)转变观念,进行教学改革,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首先,高校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中职教育师资力量来源主要在于高等教育学府,高等教育应为社会服务、为教育系统服务,所以,在人才培养上要相应地转变原有的传统理论为主的教学观念。其次,对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中职教师素质要求进行改革,以实践应用型人才为基础,增加实践课程比例。最后,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中职教师的职业能力需要,专门开设相应的实践课程。

(二)加大实训中心硬件和软件建设投入。政府及高校均应投入相应的资金去建设校内实训中心,提高硬件和软件水平,为实践技能人才的培养做好基础条件的配备。

(三)研发各专业实践人才培养的校本教材。传统的理论教学要改革为以实践型培养为导向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材的更新要及时,以往高等师范院校的教材多数是理论为导向的教材,即使有一些实践课时对应的教材章节,但也是在讲完理论课之后,让学生当场演练,实训的机会比较少,有的专业甚至连实训室都没有。所以要想做好实践人才的培养,让大学毕业生在进入中职学校成为教师时,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去培养学生,各师范院校必须逐步编辑各专业的校本教材,跟上当前教学改革的步伐。

(四)考核机制相应改变。抛弃传统的期末考试以理论考试定个人成绩的模式,结合平时表现和实际操作技能给出总评。另外,采取外聘的灵活方式适当引进校外企业的高级技术工程师或专家授课。此外,可以从教师资格认定对教师的实践能力做出要求,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才能拿到资格证。对教师资格认定应针对不同的课程和申请对象,对操作技能设置考核内容的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求有定量的实际工作经历为申请教师资格证的前提条件,比如学生在中职学校的实习经历。这样可以促使他们对专业领域内的职业环境、社会状况等有所了解,帮助申请人获得教育教学的直接经验。目前,有针对性的中职教师培训体系还没建立起来,因为师范院校的老师未具备各专业的实践教学能力,而要等待他们都转型、提高自身实践技能还需一段时间。为此,在各师范院校要为中职学校培养优秀师资的背景下,先采取灵活的外聘形式适当引进校外企业的高级技术工程师或专家授课,是比较理智的选择。

(五)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必须引导、激励和督促企业深度参与到培养培训过程之中,真正构建“基地或学校”+“企业”的职前教师资培养培训模式。每学期由老师带学生亲自到基地实际操作训练,以学徒式的培养模式,由企业的师傅带几个学生,签订师徒协议,师傅带徒弟的成效跟师傅所在单位的评优和工资福利相挂钩,以此促进师傅的责任心和保证有原动力。在校教师跟学生到企业,注意理论和实践的协助指导监督,保证学生一定真正深入学习和掌握了技能。

(六)大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各高校应给大学教师更多的提高个人实践能力的学习机会,寒暑假深入企业先行学习实践技能,才能更好地带学生实训。外出学习期间可以给予相应的课酬,回校后考核技能掌握程度再给予经济奖励,激发教师学习提高自身能力的积极性。

(七)鼓励学生多了解职业教育理念,适当考取与专业相符的资格证。开设讲座让学生了解职业教育,提倡他们考证,拿到两个或多个技能证书,在就业入职前争取成为“双师”;另外,通过教师带学生参加各种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桂良,蔡春虹.广西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2)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2015A024);2014年玉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专项课题(2014XJJSJY12)

【作者简介】张 勉(1982- ),女,广西玉林人,硕士,玉林师范学院法商学院讲师;靳 闯(1982- ),男,辽宁铁岭人,硕士,玉林师范学院组织部科长,讲师。

(责编 卢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