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学环节促进目标达成的课堂观察实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学环节促进目标达成的课堂观察实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写作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也是教学难点。二年级的看图说话是写作的起步教学,怎样才能起好这一步?我们运用课堂观察对这一专题进行了研究。

【观察目的】

这是我校二年级语文教研组初次自主组织组内课堂观察,目的有三点。

一是课标对二年级孩子的写话明确要求: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通过课堂观察,找到教学中培养这些核心素养的疑难问题,指导孩子进行高质量的看图写话。

二是在教研组内做一次完整的、有利于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堂观察实践活动。

三是探讨设计课堂观察量表如何才能科学实用。

【课后反馈】

(一)执教者课后反思问题

一是想给学生规范格式,但标点符号不知该怎么讲,如何引导?二是从学生写话的实际效果来看,60%~70%的学生能按照要求达成;老师的指导信息还有很大一部分没与学生对接上。三是学生关于主题的想象较好,较丰富,但口头表达与写话时就不太清楚了。

(二)观察汇报(见观察量表统计)

观察维度:

教师教学・提问

学生学习・目标达成

研究问题:教师设计的环节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达成预期目标

【分析与座谈】

邓华:1.教学指导是为达成目标服务的。尽管教师心中的教学思路明确,但学习目标不明。2.根据学情实施教学,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之一,教师对学生写作现状分析准确,但是课堂上没针对性地解决问题。3.在研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我们实施课堂观察的目的之一。上课之前老师不愿意修改学习目标,我们没有强求改变,但通过上课,老师能主动认识自身的问题并及时改进。4.记录课堂观察时,发现量表设计是很关键的,环节中的问题设置,对举手人数的统计准确与否至关重要。量表需要修改,补充问题及说明,使操作实效性更强。

何燕:这节课上孩子们能说图上的内容,能用事例写好第一段,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写这一段的目标是达到了的。第二,老师是想指导孩子先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第三段写什么。孩子已经掌握了这个操作顺序,而不是“提纲”这个概念,与我们理解的提纲不一致。第三,根 据这种教法,学生写话能整齐划一,但没有了个性。况且,学生练习的第一自然段关于“粗心”的想象基本与本次看图写话的想象没有关系。说明教师写在教案上的目标与教学时的目标很不一致,教学时是明显拔高了要求的。

金秀娟:我觉得还要细化量表。比如,到底应该选择哪些问题作为观察记录的问题?记录学生举手的数量按人数还是人次?每次举手都可能有相同的学生,尤其是优生,他们举的次数就多得多。

秦平:教学目标是什么?是通过教师指导之后,学生一定要掌握的。本课时目标是:仔细看懂图意,围绕图意展开合理的想象。是要写想象“粗心”的其他事例吗?明显不是。依据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优秀生可以接收更多信息,而我们的教学是循序渐进的,保底是前提,兼顾学优生和学困生,否则中后进生没有老师指导就无所适从,学优生也不能出类拔萃。老师教学应在仔细看图和合理想象上深入,不能偏离这一目标。在这里,想象的合理是指围绕图意想象,可老师却试图教给学生三段式作文,而且是每一段都平均用力。这些都证明老师心中对二年级上期学生写话目标不清晰,写的教案是一套,教的是另一套。

【专题分析】

就我们今天的课堂观察点“教学设计的环节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达成预期目标”而言,我们达成了以下共识。

1.课堂观察能帮助我们准确发现教学问题。围绕观察点进行课堂观察这一实践活动,有利于发现教学中目标达成与否,课堂教学效能如何。二年级孩子写话时把握不准图意,语言干瘪,需要教师有效地围绕图画指导孩子观察交流,才能有高质量的看图写话。

2.课堂观察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课前活动一定要更深入,更扎实。本次课堂观察表现出我们认识还不到位,没做深入思考。课前共识达成度不高,执教老师的目标拟定不准,可她没理解大家的意图,不愿意修改教学思路,但她实践之后能主动修改自己的问题,这是课堂观察的力量。要围绕观察点仔细研究课堂观察量表,设计要尽量体现科学性。就课堂观察而言,量表的针对性、合理性、操作性、科学性有利于操作和统计分析。同时,量表设计反复斟酌,不能一两个人拟定量表,一定要小组每一个成员充分参与并认真深入交流,充分理解量表之后才进入课中观察环节。

3.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这次课堂观察价值在于,每个人都明确了拟定目标的重要性。目标不准,影响观察,影响教学效果,影响学生的发展。目标设置时,教学思路和要达成的目标应该一致。与学生的沟通上面也要达成共识。教师一定要心中有学习目标,紧紧围绕目标教学,努力设计出与学生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相当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接住老师抛出的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