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自主学习是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一种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新课程标准得以实施的关键。本文提出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旨在构建能充分调动、体现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便进一步优化我们的育人方式,使基础教育改革得以顺利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真正提高。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自主学习;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324-02

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它要求教育者更新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学生本身的积极作用,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培养学生,并最终促成学生形成和运用这种能力。 基于对自主学习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以深圳市田东中学为例的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笔者认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激发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寻找有意义、有价值的的学习活动,并努力从中获得预期的学习益处的倾向。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原动力,是人们对学习的一种心理需要,是影响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之一。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1.1 构筑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课堂,改变了以往"黑板+粉笔+教材"的传统教育模式,充足的学习工具、丰富的网络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只要从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出发,合理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认知、情景与激励工具,以学习内容为核心来构筑学习情境,制造出学习内容与学生认知心理落差之间的矛盾点,使"教学充满兴趣、富有意义和具有适当的挑战性 ",从而唤醒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自然有益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1.2 把握学生认知水平,结合学生实践经验。教师布置给学生的学习任务对于学生而言必须是有价值的,应当与学生的实践经验密切相关,符合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学习的知识应当使学生感觉到有趣和重要,并使学生从学习活动中收获到快乐,令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利用问题、设置悬念的方法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也可以引导学生把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实现学习动机的迁移;教师可以设计需要掌握这些学习内容才能解决或回答的问题或任务,让学生通过实践去发现"学有所用";教师也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将任务的实施内容设置为阶段性和层次性,给学生以较多的神秘未知,更具挑战性,效果将会更好。

1.3 设置学习目标,提出恰当要求。对于学生学习目标的设定,不能只给一些如"努力学习"等抽象的建议,而要给学生提供明确而具体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要让学生知道学习对他们来说是有意义的,让他们知道从信息技术学习中将学到什么,并教学生如何达到该目标,并针对学生的目标提出具体的要求。"没有要求就没有方向,就没有教育。"但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要恰当。因此,我们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制定出分年级(阶段)、分层次的计划,提出具体的要求。

2.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

2.1 运用科学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自信。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曾明确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要运用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目前在信息技术课堂较为普遍使用的教学方法有"任务驱动法"、"实践操作法" 和"吸引教学法"等,可以使学生在运用计算机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不但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亲身体验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到学以致用。指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技巧去解决其他学科上的知识应用和信息获取,学生从中体会到许多知识不仅仅来自于课本和老师的传授,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其他方式获得,较强的加深了运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方式"的意识。使学生体会到信息技术不仅仅是一种技术,还是一种能应用于许多领域,提高学习效果有效的学习工具;使学生感受到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不是一种要求,而是一种实际需要,体会到学以致用。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学生利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无形之中也提高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和主动性。

2.3 消除学生的焦虑感,让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初中生学习信息技术最关键的动力是好奇心、求知欲和求成欲。因此,除了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特点进行演示操作,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外,要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可以让学生解决一些较常见的、能充分体现计算机优点的、难度适当的应用问题。如讲图像处理时,让学生设计一张贺卡;讲Word软件时,让学生打印一封信或做一篇作文、编辑一张电子小报等等。这样会使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心理的满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2.4 及时反馈正确归因,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作出及时反馈,帮助学生清楚学习活动的进度,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正确合理的评价,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当学生遇到学习的困难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鼓励,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当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应给予恰当的表扬,肯定学生的努力,使学生体会到成功感,保持不断进取的动力;除此以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的成败进行正确的归因。

3.帮助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已经成为当代人学习中的一个重要变革。在学习当中,要求学生不仅仅要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前人积累知识经验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必须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3.1 学会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未来的社会是发展的社会,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学生面临新的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不断涌现,所以学生必须掌握信息技术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去辅助学习,提高学习能力,从而有力地促进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的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帮助学生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是衡量信息技术课程的真正标准。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践中的具体问题,在运用中加深理解,把计算机变成自己得心应手的工具,为我们的现实生活和学习活动提供方便,才能实现信息技术课真正的学习目的。

3.2 指导学生学会看书和利用其他学习途径。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是学习的有效途径之一,所以无论是理论性强的课程还是实践操作性强的课程,在教学中都应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衔接,提出问题,归纳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发挥主体作用。

教师对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应只局限于课内,还可以把课堂延伸到广阔的空间上,社区、社会、自然、生产生活中蕴含很多的信息技术元素,鼓励、引导、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的信息技术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将学科知识技能和自己形成的信息素养结合实际,在实事求是中获得持久的自主学习动力。

3.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学好信息技术课的关键。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是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这就决定了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必须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学生动手操作是培养技能的基本途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自动手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和奥妙。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可能曾有过类似的体验,如在进行用Photoshop画图的教学时,首先告诉学生Photoshop中工具的作用,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工具画出一幅图。画这幅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去探索,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动手,勤于操作,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是掌握信息技术基本技能的关键。

3.4 不要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同学间的协作。无论技术如何先进,都离不开教师,也离不开同学间的互相学习、竞争。教师在开始是学生的引路人,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后,要为学生鼓气,鼓励学生探索新的途径,另外要帮助学生评价学习方法的优劣,从而让学生优选出最佳、最直接有效的获取知识及能力的学习方法。

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和竞争应是教师大力提倡的,教师应该创设一种活泼且相对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可以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来交流,在彼此的争论、探究及讲解中,能大幅度提高双方的认知水平,例如,在学习幻灯片制作时,给予学生很大的自由,让学生可以互相借鉴、启发,学生在合作活动中总是带有一种特殊的兴奋,甚至双方又各有新的发现。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的主体意识,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对自己的主体地位、作用的认识及主观能动性发挥的内在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1 营造和谐氛围,构建主体发展环境。学生在学校学习的主要场所是课堂,教师开展教学的环境也是课堂。因此通过改善课堂环境和教学气氛,逐渐减少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紧张感,轻松愉快地主动参与教学,改变被动听课的状态。教师应注意调整自身角色,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和为学生服务的观点,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在课堂上构建一种平等民主的和谐氛围,潜移默化的影响身处其中的学生,自然而然地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向教师学习新知的同时,又在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始终保持在自主活跃的发展状态。

4.2 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初中阶段正是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他们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同时情绪多变,注意力容易转移。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运用信息技术课本身的优势,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利用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形式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得到学习的乐趣和快乐,激起求知的欲望,从而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3 倡导成功教育,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初中学生在心理上渴望受到重视,追求成功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心理上的成熟。在学习中,倡导平等合作,积极参与课堂双边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完成某项任务的成功感。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不苛求成熟与完善。学生获得较多成功的机会,树立了自信心,就会提高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增强主动参与意识。

自主学习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都有积极的影响,笔者愿意在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中继续深入研究并进一步实践,自主学习形式不仅要在课上进行,还要在课下进行,既要在网上进行,也要在平时进行,并期盼着更多信息技术教师共同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共同构建出完善、适用的信息技术自主学习方式。笔者相信,自主学习一定会在我国大地上迎来它灿烂的春天,折射出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