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官交融 灵心妙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官交融 灵心妙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音乐教学;通感;《抓妈荷》课例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1-0052-03

通感也称联觉,是指建立在感觉移借和丰富想象的生理和心理基础上,五官功能出现互相转化、沟通的现象。在感觉转移中,个体的感受能得到强化,审美领域能得到拓宽,审美能力能得到提升。最近,音乐教育界非常流行的“音乐教育新体系”也将“培养内心音乐联觉”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能力。“新体系”认为,内心音乐联觉的培养可以大大增强和丰富个体的情感体验,以此形成的内心音乐体验和表达能力能让受教育者终身享受音乐,即使“耳不聪,体不敏”,也能得到最大的音乐审美情感满足。

在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主办的“教学新时空”中,我执教了苏少版《音乐》五上江苏省沭阳县民谣《抓妈荷》。在这节课中,我尝试借助“通感”这种心理现象,围绕音乐作品有效、合理地调动一切感知手段设计音乐实践活动,以期让多种感官完美结合,让学生多层次、多方面地感受音乐的内涵。

一、感觉挪移促进感知

《抓妈荷》是一首沭阳民谣。妈荷,是沙包的意思。歌曲借助儿童玩“抓妈荷”的游戏,向人们介绍了沭阳地区的传统节日,抒发了美好生活带来的喜悦之情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歌曲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主要介绍“妈荷”的玩法,后半部分则介绍每月的节日以及相应的习俗,从而营造出一种诙谐的气氛。

著名指挥家胡咏言先生说,有些音乐作品让人一听就喜欢,但有些音乐作品需要人们熟悉很长时间,才会慢慢喜欢,这是对一个音乐作品必要的认知过程。《抓妈荷》属于后者。在反复吟唱、细细研读作品的过程中,我抓住歌曲的特点:节奏规整、多用“X X―”的节奏,每两小节的旋律线走向分别是抛物线向上、抛物线向下。流动的音符和有规律的节奏通过听觉挪移,可以类形为通感意象――“抓妈荷”。学生听到音乐,就能立刻随着音乐的韵律准确地将“抓妈荷”的动作“扔”“抓”“放”等表现出来,仿佛置身于“抓妈荷”的游戏情境中。这就说明虽然音乐不能直观地描述客观事物的形象,但人们却能“以耳为目,听声类形”。在音乐审美活动中,听觉的欣赏可以使主体感受到视觉的效果,让人在欣赏音乐时得到无穷无尽的审美感受。音乐能使人感悟到“目之能见”的图画,这就是艺术通感所表现出的超越行迹的审美效应。

师:(出示沙包)今天的音乐课,老师让每个同学都带了一个沙包。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平时是怎样玩沙包的?(学生展示)

师:在音乐课上,当然要跟着音乐玩。请你们先听听音乐,然后自己玩一玩。看谁的动作和音乐的韵律最吻合?(播放音乐,学生自由玩沙包)

师:刚才同学们用了很多方法来玩沙包。现在,请一、三两排的同学围绕座位绕圈玩,中间第二排的同学原地玩,音乐结束就坐下。

在学生边听音乐边玩“抓妈荷”游戏时,我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有的学生在第一拍,也就是在强拍上扔出“妈荷”,而有的学生一直到第二拍才扔出去。有人提出异议,认为第二拍是弱拍,在这拍上扔,不符合三拍子音乐的韵律。通过亲身体验,我觉得第二种玩法也有其“存在”的意义。在第一拍上“扔妈荷”的学生,他们感受到“抓妈荷”的意象是“先抛后接”。在第二拍上“扔妈荷”的学生,他们感受到的意象则是“先放后抛”,而后者还体验到歌曲节奏“X X―”所蕴含的类似切分的韵律,即将第一拍视为节拍重音,第二拍视为节奏重音。

随着学生玩“妈荷”花样的增多,个体感知的重心不同,学生“抓妈荷”的形式有了变化,且演唱的力度上也有了微妙的变化。奇数小节,学生将“妈荷”在手上对抛,力度稍弱;偶数小节,“妈荷”用力向上抛,力度增强。有的学生边抛边向前走,力度增强;边抛身体边往后退,力度会变弱。一个人领唱,“妈荷”在手中对抛,力度稍弱;大家齐唱,“妈荷”一起上抛,力度增强等。“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时,由于其生活经历、实践经验、知识水平不同,听音乐的主观感受也会不尽相同,这也契合了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欣赏是音乐的三度创作。

音乐,不仅可以用“听”来感受,还可以用身体的各个器官来感受和表现,这就是通感的作用。听觉、动觉互相挪移,将声音的感觉与肌肉运动的感觉结合起来,能加强听觉、动觉、情感和思维之间的联系,从而帮助学生调动更多、更细腻的感官体验生活,丰富情感体验,积累感性音乐经验,增强审美能力。通感,使儿童对音乐更加敏感,也使音乐的表现更加细腻、丰富。

二、渗透转化唤起联想

音乐艺术用音乐形象反映生活。但由于音乐的语言(声音)看不见、摸不着,故当学生对作品中的音乐形象不那么清晰确定时,可运用审美通感,唤起学生的“音乐联想”,把难以捉摸的音乐形象转化为可视、可感的审美意象。

教学伊始,教师从“妈荷”的文化意象入手,“妈荷”有“妈妈做的荷包”的意思。用温暖的声音将蕴含着无限母爱的“妈荷”表现出来。这些旋律来自歌曲,经过教师的简单组合,变成了一个三个声部的引子(见右图)。最后,在前面加上一句念白:抓妈荷――。这样的变化,学生在歌唱时,脑海里会随着音乐出现一系列愉快的画面:邀请远处的伙伴来玩这个游戏、越来越多的小伙伴一起加入到“抓妈荷”的队伍里……

当由一群群高低、长短、强弱的音符组成一段段有音色特征、有组织的、变化无穷的旋律时,学生的听觉器官受到了刺激,审美联想得到了唤醒,学生的脑海中便会产生种种通感意象。这首童谣来自沭阳,那儿的小朋友最喜欢叫上自己的小伙伴玩“抓妈荷”的游戏,而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这样有趣的邀请,随即将捉摸不定的音乐表象转化为具体可感的触觉表象,音乐的意象变得鲜明、具体、生动,审美感染力也得到了增强。

这首民谣比较简单,只有短短的12小节。一首歌曲,如果从头到尾,只用齐唱的方法演唱,学生感受到的意象是比较单一的。在学会歌曲之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创编活动,在学生创编的基础上,形成了这样的演唱方案:

(1)引子(白:抓妈荷――三声部合唱)

(2)念白(声势,边玩边念)

(3)前奏起+第一段(边唱边玩沙包)

(4)第二段(领唱+齐唱)

(5)第三段(加入伴唱)

(6)第四段(轮唱)

通过加入引子部分的邀请、用推迟两个小节进行轮唱、给歌曲加伴唱、加声势动作的诵读等不同形式的演绎,抽象的音乐旋律经过审美通感转化成了一幅幅活泼跳跃的画面,充满童趣,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远比听觉感官单一感受音乐更具趣味性。结合乐曲的旋律、节奏、强弱等特点设计的音乐活动,让音、声、动、视觉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有助于发挥学生的音乐联想,提高主体的审美趣味。

三、通感联袂灵心妙悟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心里总是描绘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前行。”在音乐创作中,作曲家就是这样,根据多种感觉经验的相互沟通、联接,最终以特定的音乐要素、手段物化为富有绮丽想象、互通表现力的可倾听的艺术方式。在音乐欣赏中,欣赏者则是利用通感的艺术手段,以听觉感官为基础,引发多种感官的感觉经验,从而产生一种听声会意、随意幻形的审美意象。

对于学生来讲,音乐是抽象事物,而审美通感能够引导学生把多种感官的功能联通起来,形成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感受,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背后的艺术匠心。

学生对音乐的想象与联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在大脑中储存大量的事物信息。教学伊始,教师引导学生自己玩沙包和观察同学玩沙包,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沙包在南通和沭阳地区不同的文化意义,从而扩大和深化自身的认知领域,促进音乐想象与联想能力的发展。在学唱《抓妈荷》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歌词所提供的人、情、景、物等来寻觅音乐的意境,激发与之相关的审美感受,促成音乐思维的形象化。教师还充分利用学生喜欢探究和猎奇的心理,激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将“妈荷”的玩法以“游戏秘籍”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同伴引领的过程中,慢慢学会“妈荷”的玩法,理解歌曲内涵,从而更好地表现歌曲。

“抓妈荷”游戏秘籍

抓妈荷有很多种玩法,比如接等式、大招式、小招式。下面介绍的是最基本的玩法――接等式及对应歌词:

(1)妈荷(先将五个妈荷抓在手中,选出其中一个作为头子,向空中抛出头子,同时将其他四子放下,然后再快速接住刚才抛出的头子妈荷。)

(2)一个(向空中抛出头子,同时快速捡起地上的任何一个妈荷并接住刚才抛出的头子。)

(3)抓三(将捡起的妈荷放在手中拿好,再向空中抛出头子,同时快速捡起地上剩下的三个妈荷并接住刚才抛出的头子。)

(4)弯撮(继续向空中抛出头子,同时将其他四子放下,然后再快速接住刚才抛出的头子妈荷。)

(5)抓一个呀,对撮(方法同2、3,只是这次是两个两个捡:向空中抛出头子,同时快速捡起地上的两个妈荷并接住头子;然后将捡起的两个拿好,继续向空中抛出头子,同时快速捡起地上剩下的两个妈荷。)

(6)好撮(同4)

(7)撒立头,头头哇,油头哇,不梳油头不下楼(方法同2、3,只是这次是一个一个捡。)

在本节课中,教师借助听觉、视觉、味觉、嗅觉以及触觉协同反应的现象,设计了各种音乐活动。在活动中开启儿童的音乐通感之门,使学生对音乐有更形象、更直接的理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