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区长在工业强区工作会讲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区长在工业强区工作会讲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次“工业强区”工作会议,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是我们在2010年花了半年多时间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经过精心筹备召开的,是在全区上下深入贯彻区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关键时期召开的又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既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工作促进会,也是加快我区“工业强区”步伐,实现“十二五”时期工业腾飞的誓师动员会。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次会议将成为工业发展史上一次里程碑式的会议。前面,黄霓同志对《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的意见》等四个政策性文件作了系统的解读,相关部门、园区、金融单位和企业的负责同志作了大会发言,最后,区委李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希望各乡镇、各部门、各园区、各企业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扎扎实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区委常委会和政府常务会讨论的精神,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全面总结和把握“十一五”工业经济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和基本经验,进一步坚定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信心和决心

自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来,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业强市”战略的部署和要求,凝心聚力狠抓工业经济,加大力度调整结构,千方百计招商引资,集中力量建设工业项目,全力以赴提升园区水平,全区工业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一)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十一五”末,全区工业增加值达43.6亿元,年均递增12.42%,比“十五”末增长1.93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38.04亿元,年均递增25.85%,比“十五”末增长3.16倍;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136%,比“十五”末提高了32个百分点;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30%,比“十五”末提高4.5个百分点;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34%,比“十五”末提高了5.2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在增加财政收入、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一五”以来,我们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发展工业作为调整优化结构的战略重点,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初步构建起了以食品工业、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生物化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以威龙、达利等国内知名企业及红太阳等本地优势企业为支撑的食品工业不断发展壮大,食品工业的产值、销售收入、税金、利润分别占到全区工业企业的75%、75%、50%、80%。以中节能、荣宝车灯为主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迅速兴起,以荣华实业、普安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化工业和医药化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了食品工业、新能源、化工、医药等产业差异化、非均衡竞相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工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十一五”期间,全区实施重点工业项目528项,完成投资72.94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35倍,其中千万元以上项目158项,亿元以上项目14项。签约招商项目159项,实际到位资金53.02亿元。特别是福建达利、江苏雨润、今麦郎、东方希望、上海永久等国内知名企业落户,为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增强了后劲。加大园区投入力度,“十一五”期间,累计向、黄羊、金太阳、新能源四个工业园区投入资金8.77亿元,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聚集效应进一步提升,、黄羊、金太阳三个园区被列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四个工业园区入驻规模以上企业64户,占全区规模企业的57.66%;完成工业增加值27.72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63.58%;完成税收1.29亿元,占全区工业税收的53.75%。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园区发展为全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工业发展的环境不断优化。我们坚持从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环境优化等方面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从2006年起,区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工业发展基金,从2008年起提高到1000万元并根据财政收入增幅适度递增,同时,区上筹资1000多万元,注册成立兴工担保公司,为工业园区和中小企业发展搭建了融资平台。加强与农发行等金融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探索园区在融资、土地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新路子,采取BOT方式建设了、黄羊两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从2007年起,区上连续4年共选派49名懂工业、善管理的干部到企业帮扶,招考71名大中专毕业生下派企业进行服务。这些措施的落实,使发展工业的软硬环境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支持工业发展的合力不断增强。

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凝聚着全区上下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更凝聚着奋战在工业战线上的同志们的辛勤汗水。总结近年来工业经济发展的实践经验,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加快工业强区步伐:

一是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真正把发展工业放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以来,全区上下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业发展,政策上千方百计支持工业发展,措施上扎扎实实促进工业发展,工业经济已经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这是全区工业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

二是必须始终坚持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完善“工业强区”的工作思路。立足农副产品丰富的优势,把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作为发展重点,着力构建以食品工业为主导的生态工业体系;立足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大力发展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作为发展方向,努力构建新型工业体系,这是全区工业快速发展的正确决策。

三是必须始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顺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趋势,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以、黄羊、金太阳三个省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为依托,大力发展生态产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动资源循环利用,为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夯实了基础,这是全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方向。

四是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抓项目,把招商引资作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紧紧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历史机遇,立足农副产品优势和太阳能资源优势,依托、黄羊、金太阳和新能源四个园区初步具备的产业集聚优势,有针对性地引进国内知名企业加盟发展,推动工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这是全区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五是必须始终坚持集群化发展,把园区作为发展工业的“主战场”。始终坚持“抓大不放小、园区抓基础、区域抓集中、乡镇抓突破”的原则,突出规划先行,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综合配套能力,引导生产要素向园区集聚,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搭建平台,这是全区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六是必须始终坚持优化发展环境,形成支持工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把环境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从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完善制度、改进作风、加强服务、狠抓落实等方面支持工业经济发展,形成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这是全区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这些基本经验,是我们“十一五”时期发展工业经济的成功之要,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和把握。我们必须清醒、理性地使广大干部群众明白一个道理,这就是:工业兴则百业兴,工业强则区强。我们一定要把大力发展工业作为“十二五”时期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首要任务,切实增强加快“工业强区”步伐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奋力开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二、认真分析和判断“十二五”时期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现状和机遇,切实增强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区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高度、新的发展背景下审视工业发展的战略问题,我们必须善于把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善于解决面对的困难和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工业强区”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历史使命。

分析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机遇,加快“工业强区”步伐、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我们有诸多有利因素。一是形成了比较科学的发展思路。当前,加快“工业强区”步伐,迅速壮大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已经成为全区上下的共识,特别是以食品工业、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化工工业为支撑的工业经济发展路子越来越清晰,成效越来越显著,使大家看到了希望,充满了信心。继续坚持被实践证明能够加快发展的正确思路,有利于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二是具备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区内骨干企业竞相发展,为工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黄羊工业园区功能日臻完善,金太阳、新能源工业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为工业项目入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外部空间不断拓展、领域逐步扩大、渠道逐步拓宽,这些都为工业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十二五”时期,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将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国家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的实施以及省委、省政府出台贯彻落实国办47条的实施意见和国务院批准实施《省循环经济发展规划》,为我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转变发展方式创造了重要机遇;省委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加快金武一体化进程,必将带来政策、资金、重大项目布局等方面的支持,同时也将进一步促进技术、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这些都为我区工业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四是具有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前景。“十二五”时期,国家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利于我区加快发展新能源等主导产业,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东部沿海地区随着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必将加快产业梯度转移步伐,我们完全可以发挥比较优势,开展大规模的招商引资,承接更多的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当然,目前我区仍处在做大总量、提升质量、调整结构、夯实基础的阶段,加快发展工业经济还面临着许多困难、挑战和压力。一是从总量和规模看,工业经济总量小,支撑作用还不强。2009年全区工业增加值达到36.84亿元,但人均只有3557元,仅为全国人均水平(10078元)的1/3,全省人均水平(4520元)的3/4;全区人口(102万人)占全省(2635.46万人)的4%,而工业增加值只占全省(1191.25亿元)的3%,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95家,工业的主导作用还不够强。二是从速度和比重看,2006年以来的4年,尽管全区工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速达到了13.5%,但依然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分别比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低1.8个和1.3个百分点。2009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46.8%,全省达44.67%,而我区只有28.79%,分别比全国、全省低18.01和15.88个百分点。三是从质量和效益看,全区工业低产出、低效益特征比较明显。2009年全区单位电耗创造工业增加值3.4元,比全国低0.9元;工业对财政的贡献率为29.5%,比全省低2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为119.67%,比全省低66.77个百分点,2010年才达到136%。经济增长质量不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四是从工业产业结构看,产业结构单一,骨干龙头企业少,带动力有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大多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大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和半成品输出阶段,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税收贡献率低,难以形成对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强有力的带动。五是从制约工业发展的因素看,企业资本积累不足,融资渠道单一,资金瓶颈制约严重,全区需贷款支持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多达106个,资金缺口达26.1亿元,而存贷差却高达90亿元,部分企业由于资金短缺,不能按设计产能达产达标。工业用水、用地等问题突出,“十一五”末全区82%的水资源用于农业,产生了25%的GDP;6.9%的水资源用于工业,产生了30%的GDP;大量的农业用水严重挤占了工业用水。“十二五”期间,统筹农业、工业、生态、生活用水,进一步优化配置水资源,切实解决工业用水问题已显得十分迫切。工业用地由于储备不足,新建项目、招商项目只能边建边征,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延长了项目建设周期,降低了投资回报率。工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和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中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高层次人才短缺,制约了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影响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这些问题的存在都严重制约着全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我们在“十二五”期间切实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与全省其他县区相比是资源相对稀缺的县区之一。但是辩证地看,优势和劣势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众所周知,日本、以色列都是资源非常匮乏的国家,但是他们依靠自己高科技优势,积极发展“两头在外”的企业,很快成为工业强国。发展工业,我们确有资源短缺的劣势。沿海发达地区的条件和优势,我们确实没办法比,但与我们毗邻的肃州区,他们的发展基础和条件不一定比我们好,但他们的发展速度之快,我们听到了,也看到了,几年前是他们向我们学习,现在是我们向人家取经。肃州区2009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亿元,增长125%,仅围绕新能源装备制造一个产业,全年引进风电装备制造项目22个,签约资金达到53亿元,销售收入超过40亿元。肃州区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主要启示就是不唯条件、事在人为。现阶段,国内产业梯度转移又呈现出新的特点,一是产业转移与企业经济区位密切相关,具有梯度性;二是成本是驱动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土地成本;三是产业转移企业青睐的投资环境除基础设施、交通物流等硬环境改善外,还注重官员态度、政府治理方式、融资环境等软性投资环境的改善。对照新的产业梯度转移趋势,从我区的发展现状看,省上在我区布局建设新能源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这使我区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布局区位优势;区内现有的四个园区特别是金太阳、新能源园区,土地价格低,在土地成本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否在软环境上具备优势,取决于各级干部亲商、爱商的态度,取决于政府职能部门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各级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亲商、爱商的理念,营造尊商、重商的社会氛围。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切实强化服务理念,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全社会都要树立“人人是投资环境、人人是形象”的意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在劣势中造优势,在被动中求主动,紧紧围绕“工业强区”目标,不争论、不动摇、不松劲,使各种资源向工业优先配置,各项政策向工业重点倾斜,各方力量向工业优势聚合,举全区之力、聚全区之智,全力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进一步明确和把握“十二五”工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以“工业强区”战略的深入实施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根据区委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区人大六届五次会议精神,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全区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十二五”平均水平和全区“十一五”平均水平,主要经济指标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实现翻一番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力争实现翻两番。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1.5倍,达到360亿元,年均递增16%;全部工业增加值比“十一五”末增长2.2倍,达到140亿元,年均递增25%,力争翻两番达到175亿元,年均递增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十一五”末增长2.3倍,达到125亿元,年均递增26%,力争翻两番达到150亿元,年均递增32%;固定资产投资比“十一五”末增长2.2倍,达到350亿元,年均递增26%,力争翻两番达到440亿元,年均递增32%;大口径财政收入比“十一五”末增长2.1倍,达到21.68亿元,年均递增25%;一般预算收入比“十一五”末增长2.1倍,达到6.5亿元,年均递增25%;工业经济综合效益指数保持在138%左右;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递增35%以上;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200户以上,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达到60户以上,工业税收达到7亿元以上,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

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必须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园区建设为载体,狠抓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大力发展能源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和化工工业四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进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努力把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西北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走出一条符合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为全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一)坚持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培育支柱产业,积极构建新型工业体系

一是大力发展新能源工业。抢抓国家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和省委、省政府建设河西新能源基地的机遇,大力发展以光伏发电、光热综合利用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以金太阳新能源高新技术集中区为平台,重点建设甘电投、中节能、华能、大唐、中电投、中电国际等光伏项目,力争到2015年太阳能并网发电装机容量达到500兆瓦以上,把新能源产业培育成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努力把区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新能源基地。根据新能源调峰的需求,大力发展以火电、水电、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产业,加快热电联产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建成;加快杂木寺、双窑湾等在建项目和已批复项目的建设,力争使全区的水电装机达到10万千瓦以上。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武南煤炭集疏运中心,鼓励支持酒钢公司等国内大中型企业参与项目规划建设,大力发展煤炭加工业,拓展煤炭的加工转化利用空间,做好煤炭综合开发利用这篇大文章。二是加快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抓住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机遇,以资源换技术、以技术换市场,扶持发展以光伏组件、风电装备、光热利用、绿色照明、输变电为主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积极引进国内外太阳能、风能装备制造优势企业,实施一批光电、风电、绿色照明、输变电装备制造重大项目;引进国内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以专用设备、节能环保装备为主的常规装备制造业。发挥传统制造业优势,支持农机制造企业进行战略重组,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引进发展现代农机具制造业,逐步形成配套完善的装备制造产业链,打造工业发展的后发优势,努力把区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三是发展壮大食品工业。食品工业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工业发展的基础和支撑,必须坚定不移、持之以恒的抓好。要实施优化升级战略,全力促进食品工业提高品质、扩大总量。重点支持以葡萄酒为主的酿造业扩规模、拓市场、创品牌、增效益,加快威龙10万吨酒堡、青啤和武酒搬迁扩建进度,力争使葡萄酒、啤酒、白酒、酱醋的生产能力分别达到15万吨、20万吨、2万吨、3万吨。积极培育壮大小食品加工业,加快达利三期扩建、赫原木糖醇功能食品园建设,力争使马铃薯全粉、休闲小食品、PET饮料的产能达到80%以上,方便面生产能力达到2亿袋(桶)以上。力促天祥公司肉类屠宰及分割生产线达产达效。积极培育发展乳制品加工和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开发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终端消费品,推动产业升级,努力把建成西北重要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四是积极发展化工工业。以荣华公司搬迁技改为契机,切实抓好以玉米淀粉加工为主的生物化工业,不断延伸玉米产业链,做强做优生物化工产业。依托特种药品原料基地优势,鼓励普安药业等企业发展以中医特药为主的医药化工业。积极引进优势企业依靠科技进步,着力培育新兴化工产业。围绕武南煤炭集疏运中心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煤炭加工业,拓展煤炭的加工转化利用空间。五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支持造纸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新型墙材、新型建材,促进建材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二)坚持以招商引资为切入点,狠抓项目建设,全力扩充工业经济总量

牢固树立发展靠项目、项目靠投资、投资靠招商的理念,把工作力量向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倾斜,切实增强全区工业发展后劲,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的提质扩量。一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前期工作力度。紧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论证和储备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力强和对工业经济发展贡献突出的大项目,加大科研编制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支持。二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区级领导带头招商工作机制和部门、乡镇联动招商机制,实行一个项目、一名区级领导、一个牵头部门、一套工作方案的招商引资项目包干服务制度,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创新招商方式,以推动园区聚集、延长产业链为导向,围绕食品工业、能源、医药、生物化工等已有产业的配套产业及上下游产业进行招商。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一批产业转移项目落户;在“引强入凉”上下功夫,千方百计与国字号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工业项目评审委员会,强化项目论证,做到一个口子进,一个机构评,一个口子定,没有论证的招商项目不引进,确保招商引资的质量。三是进一步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继续实行区级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抓项目责任制,盯紧已签约项目,创造便利条件,争取及早开工建设。加强跟踪服务,着力解决项目建设中用地、用水、用电及资金不足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全力促进建设项目快速推进。

(三)坚持集群发展原则,狠抓园区建设,精心培育工业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我区能否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工业经济能否快速发展是关键,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是关键中的关键。一是修订完善园区规划。要树立靠规划管理园区的理念,适时修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园区规划。从制度层面建立健全靠规划发展、管理、评价园区的工作机制。严格按规划指导发展,严禁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园区生态规划的项目入园,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尽快启动生化工业园区、威龙葡萄酒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区规划编制等前期工作。二是提高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十二五”期间投入10亿元,提高园区基础设施总体配套水平,使园区规划建设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以上。区财政在“工业强区”发展资金中每年为批准建立管委会的园区各安排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关键点的建设。积极吸纳民间资本,建立政府、银行、社会等多元融资渠道,鼓励非政府性资本采取BT或BOT方式整体或分片、联动开发重点工业园区及其基础设施建设,使各园区尽快达到“六通一平”的基本要求,逐步实现政府引导、园区自我滚动的良性发展模式。各工业园区结合各自的产业定位和区位优势,研究制定扶持企业做强做优的措施,努力培育一批销售收入上亿元的骨干企业。三是创新园区管理模式。创新园区运行管理模式,推行岗位聘任制和绩效工资制,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园区管委会以及工信、财政、土地等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围绕园区建设和管理制定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园区建设、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健全企业(项目)准入退出机制,注重投资质量和效益,提升园区集约发展能力。四是提升园区发展能力。为最大限度保证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在土地审批上严把三关。首先,要严把规划关。对项目规划反复论证,对投资企业严格根据实际需求供地。其次,要严把投资关。在土地出让合同中明确约定土地投资强度、建筑容积率、绿化率、工业产值等节约集约利用指标。第三,要严把项目关。要积极盘活园区土地存量,鼓励、引导和督促入园企业进一步追加投资,提高容积率和投资密度,促进集约利用土地。对早期入园项目占地多、产出少,长期停工停产、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项目,加大清理力度;新上项目自合同签订之日起超过1年未动工的、超过2年投资额度达不到总投资额60%的、建成项目(企业)自建成之日起1年内未投产的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由政府纳入储备土地,依法处置并重新出让,最大限度地盘活园区土地资源。要建立工业园区用地亩投入亩产出评价制度,严格按照规划处理好项目建设与单位面积土地投资强度、产出规模与科研投入的关系,提高单位面积工业产出。要将税收和地价结合起来,建立浮动调节机制。占地面积大的企业,按用地面积累进计算地价;而税收产出高的,从地价上给予补偿,即对多占用土地的,先征收高地价,待体现税收效益后,再给予优惠补偿,促使企业也成为集约用地的积极参与者。目前,我们的园区平均投资强度仅为30-50万元/亩,国内最高达到400万元/亩;“十二五”期间,园区投资强度要达到100万元以上/亩,力争达到200万元/亩;园区内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目前仅为0.1%左右,国内最高达到8.5-9%;“十二五”期间力争比重不低于1%;园区产值目前只有50万元/亩,国内最高达到787万元/亩,“十二五”期间要力争达到100万元以上/亩。

(四)坚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切实增强工业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加快“工业强区”步伐,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核心就是要始终不渝的抓好产业改造升级和企业技术进步,提高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一是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要发挥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积极促成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联合,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提升工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区上从2011年起,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作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对企业新上500万元以上的并被省级部门确定为高新技术的项目,待项目投产达标后,给予适当技改补贴,从机制、政策上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和推广运用的主体。二是大力实施名牌推动战略。支持企业开展质量体系认证、绿色食品认证、工业标准化认证等相关认证工作,走精品名品之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社会信誉度,扩大市场知名度和消费者的认同感,真正发挥名牌效应。对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的企业,区上分别给予一定奖励。三是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积极抓好循环经济和节能降耗项目,继续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加快工艺设备更新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确保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工信、环保等部门和各园区要加强对企业节能减排的指导和监管,积极主动地帮助企业搞好节能减排。

(五)坚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不动摇,强化保障措施,全力促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全区上下要把思想统一到以工业经济的率先跨越式发展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的认识上来,形成全区上下重视工业、关心工业、支持工业的良好氛围,创新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切实优化工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融资环境、服务环境,努力形成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一是进一步加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鼓励企业引进资本运营、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高层次人才。组织本土企业家走出、走出国门学习考察,拓宽视野,努力使我们的企业家逐步具备现代企业家所具有的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时代精神、卓越品质、博怀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加强与高等院校、专业培训机构、省内重点企业的合作,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不断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通过培训教育和到大企业挂职等多种方式,提高工业经济部门干部的整体素质。加强对工业人才的管理和使用,选派熟悉工业经济的干部到企业服务。二是进一步创新资本运营模式。充分发挥融资平台和担保公司的作用,加大担保公司注入资金的力度,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加强银政、银企对接,组织金融单位的同志经常到企业调查研究,考察融资项目,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衔接。企业要加强诚信建设,打造诚信企业,从根本上改善银政、银企关系,共同构建良好的金融环境。要进一步激活民间资本,推进全民创业,让区内投资者同等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投入工业。加强对上市企业的指导、服务,认真研究解决荣华、皇台两家上市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鼓励支持其通过增资扩股、资本运作等方式筹集更多资金投资工业项目。三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要着力为工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公平的市场环境和公正的法治环境。建立区级领导包抓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发改、国土、水务等职能部门及金融部门要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强化服务,密切配合,全力支持工业发展,在工业用水、用地、融资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有关执法部门要切实寓监督检查于服务当中,对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早提醒、早研究、早介入,主动帮助解决。有关行业协会要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切实搞好行业服务。四是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要把产业培育、技术创新、重点企业作为调度组织经济运行中的重中之重。要进一步改进工作方式,经常性地深入企业,善于发现问题,帮助企业解决问题。特别是工业部门的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工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工业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密切关注工业发展动态,引导好、服务好工业发展。五是进一步强化工作落实。抓落实反映能力和水平,更体现作风和意志。在抓落实上,关键是要强化措施,真正“沉”下去抓工作。实践证明,工作“沉”不下去,就发现不了问题,落不到实处。问题不逐项梳理解决,继续拖下去,就会拖延企业的生产,拖掉投资商的信心,拖坏政府的形象。因此,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重大任务,要明确时限,责任到人,攻坚克难,重点突破。特别是对重大的招商引资项目、重大工业技改项目,要一以贯之、全力以赴地抓紧、抓实。要强化对重点工作的督查,抓不落实的事,抓不落实的人,确保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到实处。

同志们,“十二五”期间实现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目标给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争创一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始终保持求真务实、扎实苦干的工作作风,就一定能够全面完成未来五年“工业强区”的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实现工业经济“十二五”跨越式发展的奋斗目标,为全面建设经济强区、推进跨越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