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感悟先哲智慧,沐浴“仁性”光辉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感悟先哲智慧,沐浴“仁性”光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先秦诸子选读》作为选修教材进入高中语文课,对语文教师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如此博大精深的文化著作该怎样教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作者就《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作了一些思考与探索,以更好地指导选修课的教学。

关键词: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教学重点 定位

高二年级语文选修了《先秦诸子选读》,这本教科书通过学习先秦诸子论著,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性情,提高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认识,培养把握社会、认识人生的能力,提高阅读和分析古文的能力。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个时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此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炎黄子孙基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对其他国家如日本、韩国等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可以得到独特的享受――一种将感性与理性深刻融合在一起的享受。所以,教授这门课程,有益于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基本功。而阅读、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方式可资借鉴。

因此,如何利用教材和教学用书提供的材料,组织生动有趣、丰富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是每一位任课老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我有一些认识和体会:作为选修课,《先秦诸子选读》的教学要有合适的定位。它不同于必修模块教学,不必过于讲究字字落实,句句翻译,要有别于以往的“读―译―背”教学,也有别于课外自读,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文化内涵的探究都要兼顾。

一、上好导言,走近诸子

在教授《论语》选读时,我设置了几个问题。首先,为何要学《论语》?在不少学生的心目中,孔子是迂腐、陈旧的代名词。所以在学习之前,应该先激发学生对孔子这个历史人物的好奇心与兴趣,用其人格魅力去感召学生。我以“导言”的形式,给学生拨去疑惑,提高认识,引导学生走进圣人真实生活,使学生对孔子思想产生认同感。我选取了一些贴近生活的片段作为开场白。譬如理想不得实现之时,孔子说坐个筏子漂向大海算了(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强调好学善问,我引用:“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孔子试图在阳货不在家时前往还礼,却在路上被逮个正着;孔子甚至听到别人说自己是丧家犬时嘿嘿一笑……这些可爱和倔强的言行,能够让我们会心微笑,体会到那不是一个面容枯槁、遥不可及的圣人,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真性情的智者。

我又从“炎黄子孙”一词带领学生追本溯源,使学生知道了黄帝神奇诞生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故事。正是靠着对这一“人文始祖”的认同,中华民族才有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随后指出:这一点,正源于《论语》,源于孔子,是孔子对中华民族及其文明的整合作出的巨大贡献。如果说《论语》是一座高山,一座宝库,那么我的讲述,正是点其“崇”言其“胜”,能吸引学生去探奇访胜。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相信“导言课”,会让学生意识到学习《先秦诸子选读》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使命和义务。

二、立足文本,重视诵读

每选学一节课,我都要求学生先把课文读熟,赏析以后,还要求学生诵读,而名言警句更是要求学生背诵。因为通过诵读可以让学生认识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提高语感。在诵读时要求学生集体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和老师比赛读,最后达到熟读成诵,铭刻在心。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习惯性地诵读、强化性地诵读后,学生会对其中大部分句子的意思了然于心,讲解起来也就比较省力,师生互动时学生会脱口而出,并且经常会谈得比较深刻。例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一学生谈自己的体会说:“不懂装懂是最不明智的做法,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就是进步!”另一学生说:“掩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就等于死不悔改,是不愿进步的表现。”如此种种,学生的身心得到了极大的陶冶。因此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让他们把诵读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血肉,最终将会铺就他们自己的精神底色。

三、调整顺序,确定重点

选修课内容多,教学时间紧。于是,我首先对教材的先后顺序进行了慎重而灵活的调整。《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篇幅长,内容深,开篇先学,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不如待学完全章后再学习效果较好。而把《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放在第一课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变化讲读自读的篇目。如把比较难理解的《有教无类》变为讲读,将故事性强的《荷丈人》变为自读。这样教学目的达到了,同时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再次,重点篇目整体学。如《当仁,不让于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两篇,采取整体把握,重点突破。第四,较难较长的篇目进行摘取精彩片断的切片学。如《恶乎往而不可》这一课,重点讲子舆生病后的貌相的丑陋和哀骀它的盖世奇丑之共通之处,最后让学生总结出人生其实就是“到那里去不可以,变成什么不可以”即“恶乎往而不可”。最后内容密切相关的就合并学。如《有教无类》和《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这两课就可杂糅在一起学,互相解释,以便促进理解。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课教学重点的定位应该是文与言并行,即学生要学习文言文,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先秦诸子选读》是不可或缺的样本、范本。学习古代语言,夯实高中阶段的文言基础。但文化内涵的挖掘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地说就是读懂文章,积累知识,传承文化,提升境界。于是,我把教学的重点确定为:(1)疏通文字、背诵名句名段。(2)准确把握主题内涵。(3)经典重读,阐发经典在现代社会的意义。由于课文的注释比较详细并且语句都有具体的翻译,因此我在落实重要实词的基础上,把文中丰富的文言句式、文言虚词及古今异义词作为重点。

坚持语言教学一定要警惕“见言不见文”的误区,避免语文授课变成单一的语言课或训练课。因此,在重视语言基础的前提下更要凸显“文”之因素。也就是要重视内容的文学性。比如《老子》这部哲学著作,在先秦诸子散文中,不仅以思想内容的深刻和独到著称,而且在艺术上也别具一格,大放异彩。它运用诗一般的语言,叙事说理,趣味横生;运用语新意妙的句式,纵横排荡,豪放自如;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纡余委曲,贴切恰当。《论语》文辞简朴平实而富于形象性,在简短的记言、记事中常能表现人物性格,凸显人物形象,如其中的子路、子贡、子夏、曾皙、冉有、公西华及颜渊等人。其中的不少格言式的语句也富有文学色彩。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类的警句。《孟子》散文的特点是锐气逼人,感情充沛,言辞犀利,又善用譬喻说理。《庄子》善用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来论说极为抽象的哲理,想象丰富,构思奇特,有浓厚的浪漫色彩。《荀子》论点明确,论证缜密,善用类比,造句冷峻简约。让那些至今还活跃在我们生活中的格言、警句、成语内化为学生的素养。也要重视内容的思想性,在教学中以先贤的人格、先贤的精神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人生观、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使学生学到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精髓,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四、学习诸子,思考人生

比如学习了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学说后,可以引导学生省察自己有哪些做到了,有那些还没有做到;学习了孔子关于“学”的思想,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看看孔子思想在这一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和吸收的地方;学习《庄子》一书中河伯和北海若的寓言,可以引导学生以北海若那蕴蓄深厚、博大而不自满的境界来对照自己,看看自己有哪些方面可以改进。特别是《尊生》一节,可以引导学生联系汶川大地震,从而深刻思考如何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当然,这些思考,不一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灵活地开展,比如让学生边学习边就这一类的问题写读书札记,等等。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养成一种思考的习惯,养成一种反省的习惯。

五、诸子学习,结合习作

阅读、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同时,通过习作,又可以将课文中学到的诸子的思想精华铭刻在学生记忆中,升华他们的道德境界,真正实现学以致用。针对学习内容,我布置学生写了《我眼中的孔子》、《我向往的逍遥》、《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给孟子写颁奖词》等作文,当我在评阅学生的习作时读到一句句经典名言时,心中顿时产生一种收获的喜悦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