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描写性翻译研究及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描写性翻译研究及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本文对描写翻译研究作了概述,指出该研究范式在研究的对象、角度、方法和目的方面分别具有宽容、宏观、实证和客观的特点,并且通过着重分析其在《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一文中的运用,探讨将该研究范式更好地运用于文学翻译批评之中的途径。

关键词: 描写性翻译研究 文学翻译批评 应用

描写性翻译的研究范式及应用一直在翻译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其在文学翻译批评系统中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本文通过对描写性翻译研究及其如何应用于文学翻译批评的概述,通过着重分析其在《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一文中的应用,指出描写性翻译研究自身的特点,并探讨如何将该研究范式更好地应用于文学翻译批评之中。

1.描写性翻译研究的定义

1972年,James S.Holmes在第三届国际应用语言学会议上发表的论文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正式提出描述翻译研究的概念,并将其纳入自己构想的翻译学框架中的纯翻译学分支之下。描写学派的代表人物Gideon Toury以Itamar Even-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特别是其中关于翻译文学的行为的假说)为基础,发展出了一套面向目标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框架,将之用于以“翻译规范”(translation norms)概念为核心的描写性翻译研究,即从目的语文化的角度去研究翻译,并用一系列的“规范”来尽可能客观地描述所有制约翻译现象的因素。

综上,描写性翻译研究就是:“在研究翻译的过程、产物,以及功能的时候,把翻译放在时代之中去研究。广而言之,是把翻译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之中去研究。”(Tymoczko,2004:25)通过客观中立的观察和描写,试图探讨翻译的起因,以及翻译在社会上所发挥的作用。

2.描写性翻译研究的特点

同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研究相比,描写性翻译研究在研究的对象、角度、方法和目的方面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具体如下。

(1)研究对象的宽容性。

Toury指出:“翻译就是在目的系统之中,表现为翻译或者被认为是翻译的任何一段目的语文本,不管所依据的理由是什么。”(林克难,2001:43)因此,各种各样现实翻译活动中存在的翻译现象及各种另类的翻译手段都能成为描写性翻译研究的对象――描写性翻译研究解构了传统的翻译理论,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范围。

(2)研究角度的宏观性。

描写性翻译研究将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目的语的社会文化环境,将翻译活动置于社会、历史、文化的大环境之下,对其进行全面历时性描述,“给予各种各样的翻译以正确的定位”(林克难,2001:44),避免了拘泥于微观的文本分析造成的直译与意译等争论。

(3)研究方法的实证性。

Toury认为,我们应该将译文视作“‘目的语’文化中的既成事实”(Toury,2001:23),采取“还原语境”的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证材料去研究与这一翻译行为有关的多项因素,进而对多种翻译现象作出客观的描述和解释,并且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研究结果应该相互验证。这种方法促进了翻译研究的学科化,对于确立翻译研究的学科地位极有帮助。

(4)研究目的的客观性。

描写性翻译研究经常自问自答的问题是:“是什么因素促使译者选中了这篇著作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译文在入语文化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林克难,2001:44)描写性翻译研究不对译本作出是非得失的价值判断,而是满足于寻找译者的决策和选择偏离常规的原因。它试图建立一套以目的语为中心的翻译理论,通过对目的语文化系统中翻译文本的系统描写,从而揭示制约翻译活动的各种因素,建立解释和预测相关现象的原则和参数体系(申连云,2004)。

因此,描写性翻译研究为翻译研究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推动了其发展。

3.描写性翻译研究与文学翻译批评

描写性翻译研究发端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到六十年代才得到一定的响应,其研究阵营形成壮大于七八十年代,而九十年代,描述翻译研究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作出了所谓的“文化转向”;与此同时,在早期描述翻译研究的基础上产生的女权主义及后殖民主义翻译研究有取代主流描述翻译的趋势(具体的发展过程可见(林克难,2001:44;韩子满、刘芳,2005:111―112),此处不再赘述)。

二十一世纪初,描写性翻译研究在大陆开始得到一些学者的重视,并且被运用到文学翻译批评之中。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篇是2003年1月发表在《外语与翻译》上的《静态与动态在翻译中的表现――柳宗元的〈江雪〉英译文分析》和2003年9月发表在《中国翻译》上的《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两者分别体现了将描写性翻译研究应用于文学翻译批评的两种途径:前者是将功能语言学理论与描写性翻译研究方法相结合,而后者从多元系统理论的新视角将描写性翻译研究方法引入翻译批评,提出了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下文将以《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一文为例,分析描写性翻译研究的实际运用。

该文共分为三个部分,在引语部分介绍了多元系统理论及相应的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论,着重点出为何要采用此方法来研究《红楼梦》英译事业――描写性翻译研究的特点在于全面历时,非常“适用于对多年以前产生的翻译文学或是不同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同一文学作品的不同译本进行研究”(陈宏薇、江帆,2003:46)。

在第二部分,即描述性翻译研究方法具体运用的部分,作者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首先综述,将所有译本置于“时代”之中,说明不同译本的产生主要源于译者的不同理解,以及特定的历史因素的不同影响。然后,为了客观清楚地分析大量材料,作者将《红楼梦》的整个英译事业分为三个阶段,并配以两幅表格。在作历史性描述时,作者的重点在于分析译本产生时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环境,并据此总结出译本的翻译目的、采用相应发表形式的原因及译本的社会功能。其中,作者对第三阶段的两个译本所作的分析和比较最为详细,包括译本(产物)的形式、译者的决策、翻译的过程及译本的社会功能。另外,作者不仅对译本作了宏观研究,而且对一些译本中作了微观比较,例如王良志、王际真译本中对人物姓名的独特英译比较等。通过实证性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英译《红楼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地位。最后,作者再次通过事实证明,英译《红楼梦》在英语文学多元系统中的地位变化。

在结论部分,作者对全文作了总结,并照应引言部分,重述全文所要阐明的三个要点。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描写性翻译批评方法在作此类译本分析时的明显优势。但同时,要做好一项描写性翻译研究,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其过程是比较艰难的。

4.结语

描写性翻译研究将社会、历史、文化等宏观因素引入到翻译研究当中,注重对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中的不同现象进行历时与宏观层次的客观描写,不仅可以对既往的翻译现象作出相应的解释,而且能够形成一些对未来的翻译现象产生预测的理论原则。其作为纯理论研究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性虽然没有应用理论研究那样强,但是,在应用理论方面,尤其是作翻译批评时,研究者若能将规范性研究和描写性研究相结合,增强描写性,减弱规范性,相信会使自己的观点更具有客观性和说服力。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江帆.难忘的历程――《红楼梦》英译事业的描写性研究[J].中国翻译,2003,(5):46-52.

[2]黄国文.静态与动态在翻译中的表现――柳宗元的《江雪》英译文分析[J].外语与翻译,2003,(1):1-6.

[3]韩子满,刘芳.描述翻译研究的成就与不足[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11-116.

[4]林克难.翻译研究:从规范走向描写[J].中国翻译,2001,(6):43-45.

[5]申连云.翻译研究中的规定和描写[J].外语教学,2004,(5):75-78.

[6]Hermans,Theo.Translation in Systems――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7]Toury,Gideon.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8]Tymoczko,Maria.Translation in a Postcolonial Context――Early Irish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