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及再设计教学理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及再设计教学理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艺术设计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综合性学科,有着自身的研究对象。为了顺应时代的多元化发展,深入研究现代艺术设计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艺术教育任务的重中之重。“再设计”教学理念强调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学生要以变化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敏锐地感知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将原有的设计陌生化,通过重新审视已有设计和预判未来的设计方向,回归设计的本质。因此,在大学艺术设计教育中推广“再设计”的教学理念,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设计创意能力,才能更好地顺应艺术设计产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再设计

艺术设计是一门集美与用于一体、艺术与技术高度统一的实用性学科,其本质内容是透过物质需求反映人的精神文化活动。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进步与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艺术设计教育在当代社会背景下越来越重要,是技术、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新兴学科领域。深入研究现代艺术设计理论、方法和发展趋势,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是艺术设计学科的根本任务。

一、我国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概况

自教育部将设计学认定为一级学科,艺术设计专业在社会背景下的需求日益加大。在时代的影响下,各大高校设置了艺术设计专业,这一专业也成为所谓的热门专业。但是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门类,艺术设计有着自身的研究对象。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科特点,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在教学发展上呈现年轻化趋势,发展比较缓慢。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快速发展,教学机制的滞后与教学观念发生了冲突,导致设计教学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想与国际设计趋势相适应,首先要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设计理念,以艺术设计教育为根本,完善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情怀相融合的教学方式,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上,引导他们学会处理艺术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大胆改革,更新观念,这有利于我国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各种新观念、新技术和新思潮冲击着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在这种情况下,艺术设计教育的任务显得尤为重要。要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设计教育模式,就要在立足于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传统资源寻求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从未来艺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看出,“更少专业化,更多综合化”是一种新模式,艺术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也为大学艺术教育中各个专业方向之间的融合提供了平台。为了创造适应时展的设计作品,新的创作思维与新技术必须在相互交融、对话、碰撞之间产生效应,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体系。因此,大学阶段的艺术设计教育要从教育和管理方面双管齐下,在发散学生思维的同时,努力扩充学生的知识,创造一种培养艺术设计人才的良好教育环境,增强教育空间的弹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开放、包容的环境中成长为可持续发展的、有创见的个体。

二、“再设计”的教学理念

1.“再设计”的起源

“再设计”既是一种设计方法,又是一种设计理念。“再设计”概念由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提出。“再设计”中的“再”不单单是指字面意义中的“再次、重新”,而且强调“设计”,是发现人类共有的问题,将原有的设计陌生化,目的是唤起人们对设计的正确认识,从而找寻设计的本质。在当今时代的语境下,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人们对事物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提高,设计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不再只是表面性设计,更强调情感在设计中的重要性。由此,“再设计”的理论诞生了,其内涵是一种由无至有的创造精神,其以与人建立感情连接的设计目的,重新对周围的设计进行审视和思考。

2.“再设计”的特点

第一,既是对事物本身的再创造,也是在事物的基础上重新创造;既是风格的延续,也是风格的发展。第二,在设计过程中更注重设计与人的情感连接,通过设计帮助人寻回感官记忆,激发更多的情感共鸣。第三,更多关注企业需要、生产力水平以及消费者心理等各种因素,思考设计作品在现实使用中的功能性。第四,有效整合设计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注重设计的整体性与有机性。第五,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背景,把文化与设计融合,重视设计长远的教育性和社会性。第六,设计要考虑可循环概念,选择适用的材料与技术。

3.“再设计”的内涵

“再设计”的理论首先在整体上对设计的形式、功能等方面进行了全新的注释,除了关注设计背后的人文因素,也赋予设计对象更多的感彩。其次,运用批判精神对已知设计进行重新思考与审视,在原有设计的基础上重设设计思路,加入更多的创意。“再设计”重视一切还原设计的本质,不被现实的框架束缚,创造具有生命力的设计,使设计师在享受设计过程的同时进行自由的创造。

三、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中推广“再设计”教学理念

1.“再设计”教学理念的特征

“再设计”教学理念要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目标,提倡设计要具有综合性和创造性的特征。在现代设计环境下,设计一定要与人的情感和所处的环境紧密相连,学生要以变化的眼光看待日常生活,敏锐地感知设计的征候和迹象,消化身边环境的信息,再将这些元素进行综合设计,转化为大众接受的形象。设计的本质是创造,创意是设计的灵魂,决定了设计的长远发展。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提到:“将已知食物陌生化,更是一种创造。”追逐设计的本源,才不会被现行的设计框架所束缚,在培养创意性思维的基础上找到最自然、最合适的方法重新审视设计的概念。“再设计”的教学理念为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模式,由于艺术设计专业本身具有综合性、创造性的特征,所以教师在艺术设计教学中既要强调学生对设计对象和环境的洞察能力,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全面、细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2.在艺术设计教育中遵循“再设计”教学理念的作用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师需要以发展的眼光进行教学实践,打破以往的授课模式。“再设计”教学理念根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在培养学生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和研究等方面能力的基础上,强调学生在设计过程中不仅注重短期效应,而且着眼于长远的教育性理想。引导学生在设计的各个环节中提升对设计本身的感受,利用周边的空间环境,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陌生化,进行“再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开阔学生的设计视野,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设计与本土文化、地域环境、民族因素之间的关系,由此,“再设计”的教学理念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创造能力,即注重培养学生对综合知识的运用能力和设计创意能力,顺应艺术设计产业化发展的现实需要。(2)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传统艺术中国拥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全球化背景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设计之路尤为重要。在中国设计本土化的探索道路中,不能只停留在对传统艺术形式的照搬,而是应该注重思维方式的转变,运用国际化符号表达中国传统文化。“再设计”教学理念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土壤,以传统艺术为元素,化古为新,使学生在感受中国传统艺术魅力的同时,用“再设计”的语言加以理解和继承。如靳埭强设计的中国银行标志,运用中国古钱币的形象表现中国银行的“中”字,喻示“天圆地方”之说,将西方现代设计思维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完美融合,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再设计”。将这种教学理念引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情感,让他们汲取传统艺术的设计精华,能够使学生了解传统文化,从而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结语

任何一种有生命力的文化都是不断发展的。中国的设计文化发展迅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面貌,只有加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工作,培养高层次的设计人才,才能使中国设计顺应时代的发展。所以,艺术设计教育的责任重大,不仅要对艺术教育的功能和原则进行全新审视,而且要具有革新精神,创新教育观念,带领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设计的本质。

作者:孙光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