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乐教与乐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教学中,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因素诸多。但是大多数教改文章偏重谈论强调教学过程本身的因素。对如何启迪、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寓知识于兴趣中消化,利用他们的个性心理因素提高教学质量的探索文章却不多见。乐教与乐学相一致,是搞好教育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
【关键词】乐教;乐学;兴趣
乐教,是衡量教师的第一标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只有热爱学生,热爱教育事业,才会勇于和乐于从事平凡而伟大的教学工作,才能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丰富的知识、可亲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方式去积极地影响自己的工作对象,激发、引导和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并把这种学的兴趣同自己教的热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乐学,是保证学习的直接动力,也是促进学生各方面健康发展的内因和根据。要知道,人类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各种复杂的动机和需要所引起,饥和渴,冷和热,爱和恨,名和利都可以引起个体的活动和积极性。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产生,具有多种复杂的心理因素,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其一是直观兴趣。如色彩鲜明,形象生动,语言动作幽默,可以引起本能的兴趣。这种兴趣十分浅薄,极不稳定。其二是自觉兴趣。这种兴趣伴随着情感的产生,思维参加活动,有着明确的追求目的。这种兴趣比较稳定。其三是潜在兴趣。当兴趣具有强烈的目的性,伴随着意志活动就可以长久的支配一个人的活动,产生经久不衰的爱好,它不再为偶然因素所改变,亦不为艰苦挫折而退缩,相反地,能够以苦为乐,在单调平凡的活动中找到无穷的乐趣。可以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靠教师发现、引导和培养的,教师教的热情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也是学生探求知识,认识事物的推动力。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学习中培养兴趣是多么重要。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在谈到培养学生兴趣时,语重心长地指出:由于“重理轻文”思想的影响和语文课重点在日积月累,难以立竿见影的特点,不少学生有“语文课上不上一样”的错误想法。这种想法光靠说道理是难以消除的,还要靠语文本身去吸引学生。所以,在语文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要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首先要求老师在教学中要努力授之以趣,用知识本身去吸引学生。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尤其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短短的四十五分钟,要是安排得合理、恰当,用最佳的时效,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不费一番功夫去研究,琢磨,冥思苦想,精心设计,确实是不行的。在这方面很多的教师创造出许多相当成功和精彩的经验,我们不妨举几个例子加以说明:
1 引起悬念的问题设计
特级教师于漪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上课也如此,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上,象磁石,把学生吸引住,后边的课上起来也就顺了。怎样才能一开课就牵住学生的心呢?她往往使用引起悬念的教学方法。悬念就是挂在学生思想上的问题。这类问题最好能强烈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认真细致地去阅读课文并深入下去。如教《孔乙己》,她一开始就设计两个问题:1、据孙伏园先生的回忆,鲁迅在他自己创作的小说中,最喜欢的是《孔乙己》,他为什么喜欢孔乙己呢?2、人常说: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的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主人公性格的悲剧,易卜生的悲剧是社会问题的悲剧。悲剧常常使人落泪,而读完《孔乙己》,不是流泪,而是在发笑之后,心头感到阵阵辛酸和刺痛。那么孔乙己的悲剧是什么样的悲剧呢?这两个问题的提出,不但引起了学生的思考,扩大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天地,而且能够激起学生要从课文中寻求答案的强烈愿望。他们再把这篇课文看作一个故事来读,而是带着思考的问题去读。就这么两个问题的提出,将教师讲问题变为学生找问题,思考问题。效果大不一样。
2 “演员”与“导演”的配合
有个教师讲曹禺先生的《雷雨》(选场),他在布置学生提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学中采取让学生当“演员”,教师当“导演”的方法,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他从备课开始,就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要求,让学生熟悉“角色”,进入“角色”。课堂上让具有朗诵才能的学生来分别扮演角色。大家评价扮演者是否准确地把握了“角色”的心理气质特点,各自发表见解,并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然后由老师归纳,启发大家,共同思考探讨。比如:周朴园是真怀念侍萍,还是假怀念呢?真怀念,为什么侍萍来了他却不认呢?假怀念吧,为什么房间的摆设还要照侍萍在时的老样子呢?对于这些学生不太理解的问题,老师也不直接说出结伦,而是象“导演”说戏那样,启发学生的思维,开拓学生的思路,最后由学生自己找出答案。这样寓乐寓趣于教学,不但使学生掌握了知识,更重要是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3 “有意错误”的课堂艺术
四川梁平红旗中学有个青年教师邓红专,他热爱教师工作,教学上很有一些新点子。他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为了打破一往课堂上的沉闷气氛,集中学生注意力,加深学生记忆的轨迹,采用了“以错误引起发笑,以发笑引起注意,在轻松自如的笑声中传授知识,纠正错误”的做法。结果收到了从正面讲解所收不到的良好效果,尝到了“于乐施教”的甜头。他的“有意错误”教学法,一般用在两个环节上。一是用在学生情绪低落,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比如初五册的《芋老人传》,尽管是清代的文章,但比较难懂,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太高,课堂气氛不十分活跃,他就有意识地采用“有意错误”法:“‘何向者之香而甘也,’我有意解释为‘为什么姓向的人那么香甜’。我这一解释,学生立刻哗然,大多数表示反对,一部分则从糊涂、走神的状态中震惊过来,洗耳恭听如何是好。‘尚何芋是甘’,我有意解释为‘和尚的什么芋是甜的’,‘是芋视乃妇也’,我有意解释为‘这是芋看望他的老婆去了’。这样间或采用‘有意错误’既不使课堂一直轩然哄笑,又能使学生学习兴趣一直保持旺盛的状态,而且,‘有意错误’多处理在课文的难点(或难句)上,既攻克了难关,兴奋中又无厌学之情。二是用在学生易出错,易混淆的地方。比如初六册的《叔向贺贫》,文中有‘今吾子有栾武之贫’一句,我分析,学生对其中‘吾子’很容易搞错,理解为‘我的儿子’,我便根据可能出现的一种错误,有意解释为‘现在我的儿子有栾武子一样的贫穷’,话音未落,不少学生扑地一声笑开了,不能这样讲,这样是骂人的话,应该将‘吾子’解释成‘您’,‘吾子’是古时对人的尊称。即使平时读书马虎的学生也被这笑声征服了,跟着开怀而笑。课后,独立作业检查,没有一个不正确,闹出‘我的儿子’的笑话来。可见,‘有意错误不错误,以错纠错防错误’”。
不过,应该提醒的是,“有意错误教学法”不可滥用,教师事先应精心设计,统筹安排,一旦滥用,就会使课堂秩序紊乱,走到嬉笑、吵闹的极端,再无法进行教学,真正成了有意的错误。
4 一种特殊形式的“挑战”
一种特殊形式的“挑战”,就是学生出难题来考老师。这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60年前的故事。
茅老在提起这段往事时,意味深长地回忆说:那是1920年,我到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结构力学。这是一所专门培养铁道人才的学校,对学生要求很严,考试特别多,每节课都有口试,还有月考、学期考等。月考日期不固定,突然举行,就是不让你准备。这样到毕业时常常一个班级就只剩下十几个学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为了上好每节课,老师必须了解学生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是否真正懂得。那时候,每节课50分钟,前10分钟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根据答对的程度给分;后40分钟教新内容,采用老师考学生的方法,无论答对或答错,都不能真正了解他们究竟懂了多少。尤其是这种方法并不能使学生彻底理解老师教的东西。
于是我就倒过去采用学生考老师的方法。由学生提问,老师回答,根据学生提问的难易程度来打分,有意义的,比较深的,多给分,反之就少给分。
学生提不出问题怎么办?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学得很好,老师教的东西都懂了;一种是根本没有好好学习,连问题都提不出来。碰到后一种情况,我就干脆请他当‘老师’要其他同学提问题,由他来回答。答对了给满分,答不出给零分。学生一般是不敢冒这个风险的。这样一来,就大大鼓励了学生提问题的积极性。后来,不仅提的问题愈来愈深,而且愈来愈有意义。提出一个好问题,全班都受益。如果提出的问题很难,老师回答时,大家全神贯注,教学成果就大为提高。……后来常遇到这种情况:同学们事先约好,相互竞赛,谁先难倒老师,谁就得第一名。于是,难问题、怪问题接踵而来,有特别难,一时回答不上的,回去研究一下,下次再回答。
学生提难题,这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挑战’。老师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得不‘应战’。一个难题从提出到解决,学生提高了,老师也跟着一起提高,这就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
教学的整个过程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乐教的基础是热爱,象于漪老师那样把教师工作看作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有这样才能勇于和乐于从事平凡而伟大的教学工作,才能用满腔的热情,丰富的知识,可亲的态度,生动的语言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去影响自己的工作对象,激发、引导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并把这种学的兴趣同自己教的热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上面举到的四个例子都是这种结合的典范。大家知道,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可宝贵的心理因素,是保证学习的直接动力。在教学的活动中,教师的热情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习的兴趣亦作用于教师的热情。所以,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使学生深刻感受自己乐教的热情,而自己更充分体验到学生学的兴趣。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高可构成一个聚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便可迸发出无穷无尽的智慧之光。
参考文献
[1] 李山川,大学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1.5
[2] 袁运开,学生心理与班级管理[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19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