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国内会计准则国际趋势分析及评价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国内会计准则国际趋势分析及评价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改组为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后,协调化逐渐表现为高度可比甚至趋向统一。常勋认为,在当时国际财务报告的趋同化已经是国际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现实需求,是近期目标,而准则的国际趋同化则是远期目标。由此可见,会计的国际协调和国际趋同是本质内涵相一致的两个概念,都是致力于缩小或减少各国会计惯例和准则之间的差异,两者是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所以本文提到的会计的国际协调其本质也就是会计的国际趋同。

一、有关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国内规范性研究

1.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要性研究。在贸易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关于我国会计准则建立的国家化和国际化问题,无论是政府制定机构还是会计学术界一致赞同走出去的策略,积极向国际准则趋同。冯淑萍、应唯(2005)认为,我们正身处于国际会计协调的大浪潮之中,会计的国际协调不可不选择,何况这也符合我国的利益。郝振平在其《国际会计》一书中分别从国际资本市场资金提供者的决策、各国企业到国际资本市场筹资、跨国公司经营、跨国审计师审计、各国税务当局的税收征管以及发展中国家准则建立和经济发展等六个角度论述了会计国际趋同的必要性。王建新(2007)将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的驱动因素总结为: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需要、会计理论研究的前期准备和会计国际趋同对我国的冲击等因素。周红、王建新、张铁铸(2008)则认为,会计的国际趋同有利于各国管理当局按统一标准理解和引导(或控制)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有利于跨国公司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效率和其内部经营活动的对比、分析和考核,另外由于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者和监管者都要求不同国家的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可比性。叶陈刚、王海菲(2010)从经济学的次优理论,管理学的权变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分析论证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战略必然性。

2.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障碍研究。余秉坚、陈毓圭(1995)基于法律差异、产权结构差异、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和会计师队伍素质的差异,他们指出国际会计协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考虑到中国的国情,不能直接引用国际准则,只能采取一些调整手段。陈毓圭、李书锋(2002)则总结道,我国的会计准则同时面临着发展和协调的双重任务,而且在协调过程中既面临着许多发达国家同样有的共性问题,也面临着发展中国家遇到的特殊矛盾,这就导致我国的会计准则制定和国际趋同过程相当复杂。李志远(2010)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视角分析了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障碍,他认为,为了保证趋同的目的全面实现还需要深入分析文化差异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降低或减少文化差异对准则趋同的冲击。吴克平(2010)分析趋同障碍时也提到了文化差异,另外他还提到了国际准则制定中经济利益的博弈,我国资本市场和法律环境的不完善以及我国会计人员素质整体性不高等都对我国会计准则趋同构成了一定的阻碍。

3.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现状分析。刘玉廷(2007)指出,就新准则与国际准则项目的对应关系而言,不仅整体架构保持了一致,而且大多数项目做到了相互对应,不论是内容、理念、原则、方法都做到了和国际趋同,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内部结构相同;而颁布的解释公告所具有的作用也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中的解释公告是类似的。在具体内容上,仍然有一些差异: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长期资产减值准备的转回;不同的主要方面有: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公允价值的计量,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设定收益计划以及恶性通货膨胀会计等。王建新(2007)认为,中国新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制定体系上,我国将基本准则纳入准则体系,作为一项法律规范,而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以下简称“IASB”)则将其排斥在准则体系之外且没有法律约束力;在行文和架构模式上,我国会计准则的行文与架构与国际准则不同;在具体内容上,两者的重大不同主要体现在“资产减值”和“关联方披露”两个准则上。另外在公允价值的运用程度上也有较大差异,我国准则显著低于国际准则。还有不少学者分析了趋同后依然存在的一些差异,如徐岩、何丽梅(2006),陕西非公有制经济会计研究会课题组(2010)等。

4.我国会计准则趋同的策略研究。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国情。张连起(2006)指出,推进会计准则的趋同,态度决定一切,我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应该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应对,同时需要注意,趋同是一个过程,并非等同,趋同不能貌合神离,不能异化背离。冯淑萍和应唯曾共同就我国会计国际协调提出建议:正确分析我国会计标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哪些差异完全可以消除,哪些可以通过努力消除,哪些差异通过协调可以解决,哪些在长期内难以消除);对不同的领域或者行业、企业应区别对待;对不同行业特殊的会计处理作出专门的规范,正确理解国际会计准则,并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之后,应唯在2009年财政科学研究所会计专题讲座中再一次谈到了两者的协调问题,她指出,财政部在我国会计国际趋同过程中,始终坚持“趋同四原则”,即:趋同是方向;趋同是过程;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要互动。具体而言,主要从三方面人手:第一,对于国家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只要与中国的经济环境和法律规定不冲突,同时又能与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均在中国的准则中体现;而对于那些通常只在发达市场经济环境和条件下才能有效运用的规定,我们的准则采取“适度引入”的做法。第二,对于国际准则中不太符合中国经济实际情况和监管环境的规定,中国准则采用“暂不趋同”的做法。第三,对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其他国家会计准则通常不作为准则组成部分的概念框架(CF/基本准则),我们将其纳入准则体系,作为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具有法律效力。2009年9月12日,中国会计学会会计准则专业委员会在厦门召开了关于企业会计准则持续全面趋同路线图的研讨会,与会的专家学者们经过热烈讨论认为,今后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趋同过程中应注意立足国情彼此互动,要考虑国家利益不能盲从,趋同要建立机制争取主动,要考虑趋同成本权衡利弊,要相互协调共同推进,关注进展及时沟通(喻灵、冷冰,2009)。

二、有关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国内经验研究

1.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程度研究。赵丹阳(2011)利用2005-2009年沪深主板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对比分析、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检验了我国会计标准与国际标注差距和财务报表的价值相关性,结果表明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准则的可比性不断增强,我国的新准则体系实现了趋同并且达到了预期的价值相关和决策有用的目标。王天东、赵菲(2011)以2006-2009年A+H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按两套准则编制的净利润差异值和净资产差异值作为两套准则的趋同程度的度量指标进行分析。分析发现,两套准则的差异在实质上不断趋于缩小。

2.中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的效果研究。刘斌、徐先知(2010)以2005-200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结果发现:新会计准则实施前后会计信息均存在盈余稳健性特征,但是新会计准则实施后盈余稳健性显著降低,主要由于公允价值的引入对会计的盈余稳健性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他们建议在执行新准则时应强调稳健性和谨慎性,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防止公允价值滥用于盈余操纵。而崔学刚、张宏亮(2010)却得出了相反的实证结果,他们利用1997—2007年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公司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与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均较大幅度地提高了A股会计报告的盈余稳健性,而且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大大促使了A股报告盈余与H股报告盈余稳健性差异的缩小,从而使A股、H股报告盈余稳健性体现出趋同趋势。刘永泽、孙鬻(2011)选取2007-2009年的上市公司数据,对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后金融类和非金融类两大类公司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与公允价值相关的信息具有一定的价值相关性,新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财务报告信息的信息含量,并且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未明显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因此,他们建议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在全面跟进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变化的同时,应充分考虑到我国的具体情况,如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金融资产的分类与计量》(IFRS9)趋同时应先评估其影响,制定指南和解释,进行试点和会计人员培训等。另外,谢德仁(2011)发现,资本市场监管规则的改善有利于遏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而会计准则没有这个责任也没有这个能力。于是他指出,在会计国际趋同的背景下,我国的会计准则不应该、也没有能力把遏制盈余管理行为作为己任,否则只会增加相关交易成本。

三、评述和总结

伴随着会计的国际协调和国际趋同的大趋势,未来的难题还有很多,对于今后我国会计准则趋同的策略和道路还需要深入思考和分析,对于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效果检验,还需要进一步的经验证据,仅以盈余管理和公允价值信息的价值相关性两方面来评价当前趋同的效果好坏似乎还缺乏说服力,需要建立更加全面科学的评价指标或体系,我国会计准则应该把趋同和创新结合起来,不断完善准则体系,以提高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