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民生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探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从广义的角度上可以说,民生问题是关系到每一个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也正是囊括了老百姓生活领域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人类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的确需要着眼于民生,关注民生问题,改善民生。在哲学范畴内研究民生问题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不仅仅是哲学理论领域上的需要,更是每一个人民群众的迫切心声。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范畴内,民生问题具有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而民生问题和历史唯物主义两者之间的联系也可见一斑。
关键词:民生问题;物质生产实践;人民群众
中图分类号:B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10-0032-02
一、人的需要―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
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范畴中,马克思认为有关人的需求理论是其延伸的基本出发点。人的需要作为民生的第一要义,可以说人的需要是民生问题产生和存在的根源所在,民生着眼和关注于怎样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导致民生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于需要的存在。首先,人的需要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真实客观存在的。第一,作为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有机结合,具有需要是人的本性,没有需要,就违背了人类自身的规律。第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中有一个颠覆不破的法则就是人的需要的存在。1845 年,马克思在其所著的《神圣家族》中谈及历史时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P.118-119)换言之,这句话亦可以理解为:为了满足自身需要的人的活动的渐进过程就是历史。
其次,人的需要凌驾于他自身的现实情况之上。如果是已经获得了所需要的东西,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满足,需要就不再称之为需要。在需要的推动下,为了获取满足,人类能动地进行社会生产实践活动,以弥补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然而满足需要也定然是一个缓慢发展、实践渐进的过程,因为人类是不可能超越当前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去满足自身的需要。在这个缓慢的过程中,许多实实在在客观存在的生活需要的问题摆在人类社会面前,也就是所谓的民生问题。因此,在需要没有满足之前,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路途中所面对的民生问题,是真真切切存在的,是无可回避的,无论或远或近或大或小。
二、社会实践―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
马克思在进一步回答如何获得满足时指出社会实践是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在实践这一视角下观察,马克思提出了区别于以往旧的唯物主义所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为人的社会实践所推动,并且也是人的社会实践的直接产物。若要创造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离不开社会实践,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够满足人的需要,起到改善民生的作用。
(一)物质生产实践夯实了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追根到底,民生问题就是围绕着经济发展展开的,经济的发展需要有物质生活资料的积累过程。“自从人类产生后,自然就不是超人的存在物,自然作用与人,人也不断的作用于自然界。”[2](P.290)马克思在分析如何获得物质资料满足民生需要时指出人类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以保障基本的民生需要。生活上的衣食住行皆为基本的民生需要,为了获取这些需要的满足就必须进行物质生产实践,而在这个过程中不难看出生产物质资料的实践夯实了社会历史发展中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物质资料的生产不是一次性能够完成的,而是一个持续发展、不断发生的运动过程。”[3](P.216)在历史范畴之实践的过程中,由于生产力、生产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之前的民生需要会获得相对充分的满足继而又产生新的民生需要。“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一新的社会形态代替旧的社会形态,都是一次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3](P.234)在科学技术日益更新、迅猛发展的当代,实践所带来的生产力变革是翻天覆地的,生产力的飞跃把人类社会带到了一个更广阔的高度,这也使得改善民生的能力不断增强。
总之,随着新旧民生问题的不断更替,作为经久不衰的源动力,物质生产实践夯实了改善民生的物质基础。
(二)精神生产实践完善改善民生的思想意识
首先,认识源于实践。“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东西……,以解决人类物质生活问题。这是人的认识发展的基本来源。”[4](P.282)人类认识的起源于对解决基本的生存和生活问题的思考,这种思考并不是盲目的而是基于迫切寻求生存下去的本能思考。而在这种思考下所进行的社会实践也就定然推动了改善民生的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
其次,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在改善民生的实践过程中,会出现的许许多多的民生问题需要解决,在解决这些民生问题的过程中认识得到了升华发展,当出现新的民生问题时,升华发展的认识会运用到新的民生问题的解决途中,而在其解决过程中认识又会得到新的升华发展,继续运用于之后的民生问题的解决中。如此循环往复,认识得到了真正的升华发展,优化完善了改善民生的思想意识。
最后,检验对民生问题的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是实践。这里所说的实践绝不是简单的一次两次实践,而是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得到验证的。通过大量的实践,保留下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剔除错误的非科学的认识。在社会实践的不断发展和对于民生问题的正确认识下,精神生产实践为改善民生提供了必要的精神食粮,改善民生的思想意识得到了优化完善!
三、人民群众―改善民生的核心主体
民生问题依附于现实社会而客观存在,人民群众定然是改善民生的核心主体。它不仅是人民群众自身的诉求,亦要由人民群众自身解决,最终更要使人民群众自身受益。
(一)人民群众是改善民生的诉求主体
首先,人民群众需要保证最基本的生存,这是基于人的本性。“人皆有其血肉之躯,人的这种自然生物因素是人的存在的必要条件。人体的生物组织结构及其生理结构,最基本的欲求如食欲、、自我保护等等,是人作为生物有机体得以维持其生存所必须具备的自然物质基础。”[5](P.472)如果连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都无法保证,又谈何其它呢!
其次,作为社会发展主体,人民群众要求改善民生。“人类生活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他们能够永远处在连续不断地超越‘已知世界’,并永远向着‘未知领域’行进,否则,人类就无法生存和发展下去。”[3](P.221)从人类存在至今,发展始终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命题,包括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没有发展就无从谈起其它。作为社会发展主体,人民群众要求改善民生无可厚非,不仅推动了整个社会进步发展也发展了其自身。因此要关注和着眼于民生,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现实民生问题,也才能实现社会的真正进步发展,实现和谐民生社会。
最后,民生的改善是整个人类的诉求而绝不是仅仅一部分人的诉求。民生的改善是全人类的共同诉求,处在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当为改善民生而做出自己的贡献。任何幻想仅仅依靠一部分人的力量就能真正的改善民生是绝对错误的,要相信集体的力量,必须所有人团结起来,共同为改善民生而奋斗。更何况民生是关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人人都有责任做出自己的贡献。
(二)人民群众是改善民生的受益主体
首先,人民群众既然是改善民生的诉求主体,又通过不断的实践改善民生,那么成为获取改善民生成果的收益主体也就毋庸置疑了。无产阶级之所以要流血、要去革命资产阶级创建的社会,就是因为资产阶级的社会分配是极度不公平的。在改善民生的实践过程中,工人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智慧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这是裸对社会和个人财富的剥夺。民生问题若要真正的得到改善,谁劳动谁受益的社会规则就必须永远不能被破坏,也只有如此,民生的改善才可能看得到未来和希望。
其次,人民群众在改善民生的过程中获取成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创造主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社会创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能否发挥及其如何发挥,则源于对需要的满足。”[6](P.3)人民群众作为改善民生的收益主体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无可厚非的。
最后,没有人民群众的辛勤付出,就没有社会的进步发展。因而社会发展的成果正是人民群众集体劳动和智慧的结晶,这种成果都必须反哺于人民群众,服务于整个社会大众,使人民群众共享劳动果实。
结语
在哲学范畴内,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系统地揭示了民生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改善民生的根本途径以及贯穿于改善民生过程中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可以说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民生问题的理论依据,是具有深厚的理论依托,这也为今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改善我国现实民生问题奠定了实践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当前,中国仍然面临着艰巨的民生建设任务,就业、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依然亟待解决。这就要求我们重新重视对于历史唯物主义哲学基础的运用,从根源上着手,为建立一个全面的健康发展的和谐民生社会付出实践努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卷)[M].北 京:人民出版社,1957.
[2]雷永生.唯物史观形成史纲[M].河北:河北人民出版 社,1987.
[3]庞世伟.论完整的人-马克思人学生成论研究[M].北 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5].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1.
[6]王锐生,薛文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2001.
[8]曹润生.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 科学[J].长白学刊,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