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坚持农业广播阵地将科技知识和教育信息送到农民身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广播是农广校建校之初开展远程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农广校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守广播阵地,创新广播内容和形式,保持农业广播的生命力,一直是我省农广校的主要任务。
自2003年以来,在中央校及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各级分校的共同努力下,山东省农广校切实把“致富早班车”工程和开展“农村节能减排示范村建设活动”作为推动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任务来实施,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的前提下,将中央农广校配发的声像资料,利用全省县(市、区)乡村广播网络及科技书屋,有选择地送到农民手中。通过几年来的实施,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激发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情,充分体现了“致富早班车”教育覆盖面广、成本低、见效快、教学灵活、实用性强的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农村节能减排示范村建设活动”也是开展得有声有色。
一、加强领导,强化工作组织
各级分校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力争在当地广播电台开播农广校教育培训专栏。据统计,目前全省有10所市分校和60多所县级分校开播农业广播专栏。
首先,在广播内容上做到推陈出新。各地农广校积极拓展广播节目资源,一是通过与乡镇农广校班主任座谈、深入田间地头充分了解农民所需,做到有针对性的准备节目素材,把农业广播做成农民朋友解决科学种、养、管的大课堂。二是结合农广校教学,把农民辅导员教材的有关章节内容定期播出,方便了学员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把农业广播做成农广校学员不用见面的老师。三是结合宣传党的惠民政策,如良种补贴、粮食直补、农机补贴、沼气补贴、配方施肥等有关政策,按照农时和工作开展需要及时播报,把农业广播做成农民了解政策的重要窗口。在广播形式上做到点面结合。各地分校充分利用体系办学网络健全的优势,发挥广播工作信息量大、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特点,进一步发挥广播教育资源的使用率,实现广播资源效益的最大化,使广播半径得到了有效延伸,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的广播网络。
(一)加强节目制作,丰富广播资源
广播节目的制作水平和广播资源储备直接关系到广播的质量和农民的收听效果。省校媒体资源制作中心结合农时农需,根据“贴近实际、贴近农民”的原则,按照各地生产特点和农民需求,不断加强与其它部门的沟通,录制符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深受农民欢迎的广播节目。例如:2008年下半年为了使我们在《山东广播乡村频道―绿色之声》的节目资源更加丰富,根据农民致富奔小康的需要和冬季畜禽流行病高发的特点,我们通过中央校广播教育中心精心选订了一批播出带,共分类二十几个专业,如兽医类:《科学防控禽流感》、《高致病猪蓝耳病防控知识》、《美国白蛾防治》;养殖类:《畜禽、水产养殖防冻抗寒技术措施》;农村能源与环境类:《作物秸秆堆肥技术》;农村卫生类:《手足口病防治知识》、《防控艾滋病传播基本知识》等节目,在山东广播乡村频道反复播放,使养殖专业户及时防病治病,保障了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种植户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安全系数,降低了劳动强度和费用;广大农民朋友通过收听广播及时预防疾病,保障了身体健康。
济南市长清区分校在“致富早班车”试点推广过程中,不做表面文章和“花架子”,开动脑筋,追求效果,科学调配,精细实施。他们在双泉庄村设立了“长清区农广校村级教学联系点”,开办“科技书屋”和“农民夜校”,采取聚焦方式,先行调研,认真分析,慎重选择,小范围试验,然后再进行大范围实施。现在全区已有近30个村开展了“致富早班车”活动,自筹资金在10个村设立了长清区农广校科技书屋。不但做到广播里有声音、电视中有影像、村民手中有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还注重沟通交流、问题答疑、经验介绍和多媒体传播等形式,使农民真正成为“致富早班车”的受益者。
(二)科学合理安排,确保广播成效
我省在广播工作中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农时季节,全面考虑,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确保广播成效。
沂南县分校利用组织部远教中心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易视通”,面对面传授给农民实用技术,实现了农民不用离家,专家不用下乡的培训新路子。他们又利用远教中心在电视台开办的“沂南远教”栏目,播放录制的先进实用技术,如“生物秸秆反应堆技术在大棚黄瓜上的应用”,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东平县农业局建立了“东平农业信息网站”,设立了专家答疑、农科之窗、供求信息、经济信息、农资市场等栏目,将农业种养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上传,让广大农民随时收看和学习。县电视台开辟了“农广天地”栏目,每天定时播放农业科普知识。
2009年山东省小麦和果树生产遇到了多年少见的低温天气,低温对小麦和果树的生长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小麦苗情总体偏弱、群体偏小、个体的生长量不足,果树的叶片、树体和花芽都不同程度受到了伤害,一段时间内专家的热线电话不断。针对这一情况,省校及时调整播出计划,增加了“全省应对低温对当前小麦和果树生产造成的影响”的内容和播出次数,使农民及时掌握了防治小麦和果树低温冻害的有关知识,为农民减少经济损失和保证农村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各级密切配合,广泛开展工作
为了不断扩大“致富早班车”工程的影响,提高农民的收听和学习兴趣,全省各分校利用自身优势各显身手,涌现出不少好的典型。
莒县分校立足自身实际,在资金薄弱的情况下,多方筹资,加大投入,先后为试点村购置了CD播放机,购买科技书籍1万余册,印发明白纸5万多份。同时他们创新工作,开动脑筋,购置了刻录机,结合当地群众的所需,用从中央校购买的音像资料刻录成VCD、DVD等光盘,免费赠送给群众,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0年4月20日,桓台县校在该镇文庄村隆重举行了“生态家园富民计划”技术进村科普活动暨科技书屋揭牌仪式,省校姜家献副校长、淄博市农业局杨明永副局长、淄博市农广校袁保彪校长、郑忠涛书记、桓台县农业局的局长、分管局长和农广校全体人员,田庄镇镇长、分管镇长及10个示范村的负责人、示范户等近500人出席了这次活动。与会领导分别向10个科技示范村及10个科技示范户赠送了科技图书和音像资料,共赠送科技图书3000册、科技光盘1000套;姜校长和杨局长为田庄镇文庄村农广校科技书屋进行了揭牌,最后,针对当前农业生产实际,市农广校校长袁保彪讲授了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科普进村活动的实施,增加了农村干部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通过收听广播使他们学到了许多切实有效的实用技术,对农业新技术、科技新知识、作物新品种等有了具体的认识与了解,科技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二、一心为民服务,工作卓有成效
自农广校广播节目开播以来,我们就以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为目标,立足农民实求、农业实情、农村实际,创造条件,采取多形式不间断、全覆盖地将科技知识和致富信息送到农民的身边,积极配合了全省农民培训工作,极大地方便了农民学科技用科技,有效地加快了农业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成效十分明显。
(一)增强了科技意识
潍坊市寒亭区将节目播放与面授培训相结合,根据播出的内容定期或不定期针对该专题举办培训班。选派经验丰富的辅导教师到村,与农民面对面讲授实用技术,解答他们收听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节目播出,农民科技意识明显增强,致富思路明显拓宽,试点村名、特、优果品面积新增800余亩,高温大棚新增面积200余亩,鸡、鸭养殖增加存栏量45万余只,特别在2006年禽流感期间,试点村没有疫情发生。
莒南县相沟乡西黄埝村开展节能减排项目,先后投入资金四万余元,为该项目实施村购置了电脑、电视机、VCD、书橱等一些基础培训设施;专门成立了广播室,实行专人负责并制定了详细的广播计划;建设宣传科普橱窗2个,面积 6余平方米;对原有的农民课堂和村大喇叭广播网络进行维修改造,增添了部分课桌椅;组织农村节能减排技术、花生高产栽培技术、夏玉米高产配套栽培技术、配方施肥技术、果园管理、板栗高产栽培技术等培训15次,培训农民近1000人次;建造沼气池125处,折合1000立方米。通过以上措施的组织实施,不仅使农民的环保意识、节能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有了很大提高,而且使村容村貌、家庭卫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实现能源节约15万余元。
(二)提高了生产技能
沾化县利国乡马六村是冬枣生产专业村。通过收听广播节目运用了大棚种植管理模式,使红润甘甜的冬枣在中秋节上市,一公斤冬枣卖到60元左右。真正是一亩冬枣园,赶上了10亩田。
长清分校结合“致富早班车”试点村镇节能减排、畜牧养殖、果树管理、作物栽培、无公害蔬菜、中草药基地等,通过开办农民夜校、科技讲座等形式培训,把致富新技术送到千家万户,送到村民的田间地头;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当地农村基地建设等,自主开发了部分技术课程,如丹参、白术、栝萎等中草药栽培管理,液体地膜、配方施肥等使用新技术,做到了“致富早班车”内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吸引人。
(三)增加了农民收入
沾化县来刘村是有名的波尔山羊养殖专业村,自“致富早班车”播放波尔山羊销路广、效益好的技术信息以来,现在有二十几家扩大了养殖规模,从目前情况看,养波尔山羊的要比养本地山羊的每户预计增收2000元左右。今年全村40个养羊户仅此一项将增收70余万元。
东平县前郑海村开展节能减排活动,实施了农田“两减三保”办法。实施中,推行了病虫综防、测土配方、培肥地力、科学施肥用药等先进的适用新技术。通过示范项目的实施,化肥亩用量由49.8公斤减少到41.8公斤,亩减少8公斤,小麦亩用尿素由40公斤减少到30公斤;有机肥使用量由平均亩施500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玉米亩用尿素由50公斤减少到30公斤。化学农药亩均用量由1.23公斤减少到0.8公斤,亩减少0.43公斤,减少35%,增加了物理和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面积。农作物产量有了较大提高,产品质量明显改善。试验区内小麦亩产达到362公斤,亩增产62公斤;玉米亩产达到438公斤,亩增产78公斤;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人们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临淄区朱台镇西单村开展节能减排活动,一是通过培训大力发展标准化生产,推广使用沼肥、生物农药、低毒低残留农药,采取测土配方施肥、秸秆反应堆等清洁、节约型技术措施,减少化学农药用量40%以上,沼肥的使用使化肥用量减少30%以上,生产出了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质量得到极大提升,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四)得到了政府肯定
“致富早班车”工程的实施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各地党委政府还把出台的一系列关于“三农”的好政策、好规定通过农村广播站这一平台传达给农民,从而使农民更加信任政府、热爱集体、关心政治,也提高了政府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
三、争取多方支援,再创工作佳绩
(一)加大农业广播投入
农业广播工作不仅可传播农业知识与技术,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市场意识,有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值得下大力气扶持的事业。据调查,现有的投入只能满足试点地区的广播工作,范围较小、覆盖面窄、影响力弱、资料相对单一。要确保农业广播工作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有效的开展,首先各级财政应当增加资金的投入。
(二)积极争取播出时段
在已有节目播出时段的同时,我们还应开拓思路、多筹并举,通过积极争取政府支持以及开展市场化运作的新路子,进一步延长农业广播节目的播出时间和增加播出频率。可以鼓励相关涉农企业的加盟,宣传和提高企业知名度的同时,更好地为农民服务,架起一座农民与科技、企业之间的桥梁。
(三)加强区域节目制作
农业广播教育需要大量的节目播出资源,目前受到资金和人员的限制,适合各地产业结构的节目有限,下一步要努力争取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加快适合本地区媒体资源的建设,不断提高节目水平。
(四)搞好节目播出后的回访和反馈
为使农业广播工作和大喇叭工程被更多的农民喜欢和接受,我们要切实了解群众的意见,需要什么帮助和服务,切实搞好回访和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农业广播工作思路和方法,使媒体资源的质量和节目的水平再上新台阶。
(五)农村沼气管理队伍需要进一步加强
农村沼气技术的应用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由于经验不足、技术队伍薄弱等原因,农民很难从建沼气池中获取更多的实惠。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在农业广播中,加大农村沼气技工培训力度,逐步实观“一村一名技工,一户一个明白人”,建立懂技术、会施工、能管护的高素质农民沼气管理队伍,不断提高技术人员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