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注重动手实践,实现数学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在数学课堂中,让学生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并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是帮助学生实现数学理解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动手实践,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学到知识,形成技能,还能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动手实践;数学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05-0041-02
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显然,注重动手实践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需求,而且是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发挥手指间的智慧,借助动手实践促进学生对新知的认知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在知识生长处操作――获得理解
数学知识系统性、逻辑性都很强,而小学生的思维形式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对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需要教师精心研读教材,挖掘学生认知的生长点,这是帮助学生沟通知识前后联系的桥梁。因此,教师要发现、寻找知识的生长点,让学生动手实践、手脑并用,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如,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先出示一个空的圆柱体玻璃瓶,然后往玻璃瓶里倒一些水(未满),并提问:“要想知道我往玻璃瓶里倒的水的体积,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有学生立即站起来说:“可以将圆柱体玻璃瓶中的水倒入长方体的容器里,然后用尺子量出长方体容器的长和宽,以及水面的高度,再根据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就可以求出水的体积。”其他学生也表示赞同。接下来,学生通过观察与实验,兴奋地投入到求圆柱体玻璃瓶中水的体积的探讨中。在学生得出水的体积后,教师话锋一转:“水的体积和圆柱体玻璃瓶中水的高度、底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进入到了新一轮的探索中……
上述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将结论呈现给学生,而是让学生在知识生长处动手实践,并将实践操作和数学思考有机结合,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培养了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二、在知识疑惑处操作――强化理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年龄小,易受知识表面现象所迷惑,以致于不能把握知识本质。此时,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进行讲解,学生难以理解,只会一知半解。在学生学习产生的疑惑处,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解决学习中遇到的疑问,就能促进学生真正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如,教学“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出示了以下几组小棒:(1)4厘米、4厘米、4厘米;(2)3厘米、4厘米、5厘米;(3)1厘米、2厘米、4厘米;(4)2厘米、2厘米、4厘米。这几组小棒都可以围成三角形吗?学生经过猜想,认为都可以。教师微笑着说:“有些不可以哟!”学生满脸疑惑:到底哪几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呢?于是教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小棒动手操作,借助摆小棒进行验证。通过比较、辨析和交流,学生发现第(1)、(2)组的小棒可以围成三角形,而第(3)、(4)组的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的目光自然地聚集到了每组小棒的长度上。通过观察,学生发现不能拼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中,有2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小于或者等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而能拼成三角形的两组小棒中,任意2根小棒的长度之和都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此时,学生总结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
上述案例,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教师没有急于解释,而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彰显了动手实践的作用。
三、在知识难点处操作――促进理解
数学知识抽象性很强,由于受知识经验和思维水平的限制,学生对知识中的重难点难以理解,形成思维的断层。教师可以通过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感悟和体验,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使学生的智慧在动手中生成。
如教学“梯形的面积”时,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教学中的难点,很多学生不能真正理解,导致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容易出错。于是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在每个梯形上面标出了上底、下底和高,并提出问题:“在探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了长方形,在探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将三角形转化成了平行四边形,那么梯形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来推导其面积计算公式呢?”此时,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梯形动手拼一拼,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教师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所拼的平行四边形的底与梯形的上底、下底有什么关系?高呢?每个梯形的面积与所拼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又有什么关系?学生有了拼的表象,就降低了解题的难度,顺利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上底+下底)×高÷2。
上述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丰富学生的认知,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思考,让操作的价值真正得以体现。
四、在知识升华处操作――深化理解
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新知是课堂教学的有效环节,但仅仅让学生停留在操作阶段或者一直依赖操作解决问题,显然是不够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跳出具体的操作,点燃学生的思维之火,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及时上升到理性思考,建立起对数学模型的理解,真正使学生的思维在指尖上自由跳跃,从而提升学生的推理水平,让数学学习变得深入浅出。
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后,教师出示一道练习题: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若干个,至少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有学生提议可以用身边的学具摆一摆,然后再数一数。此时,教师因势利导,让学生动手操作,经过摆一摆、数一数,学生发现至少要用8个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才可以拼成一个大的正方体。按照常理,这一题的教学到此就结束了,但如果就这样结束,学生的操作只能停留在知识的表面,学生只能借助摆才能解决类似的问题,这显然是不够的。教师此时并没有浅尝辄止,而是向学生追问:“为什么是8个呢?是不是隐藏着什么奥秘?”让学生继续观察和思考。
生1:因为沿着长、宽、高都分别放了2个小正方体,摆一层需要2×2=4(个)小正方体,要摆两层,所以一共需要4×2=8(个)小正方体。
师:说得很有条理,可以直接用算式进行计算吗?
生1:可以,2×2×2=8(个)。
师:算式中的每个“2”分别表示什么呢?
生1:表示所拼成的大正方体的长、宽、高。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2:总个数等于长、宽、高的积。
生3:总个数等于所拼成的大正方体棱长的立方。
师:这个发现真了不起!如果要拼成棱长为3厘米、4厘米…a厘米的大正方w,算一算分别需要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体呢?
上述案例中,教师发挥动手操作的桥梁作用,引导学生跳出直观的操作,使学生的思维步步走向深入,强化了学生对数学模型的认识和理解。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但探究出了规律,而且体验了探究的乐趣和价值,发展了自身的抽象思维能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活动是认识的基础,智慧从动作开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发展能力,为后续的学习积累宝贵的活动经验。
(责编 李琪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