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影片《命运呼叫转移》中的隐含话语及穿帮之处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影片《命运呼叫转移》中的隐含话语及穿帮之处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命运呼叫转移》作为―部贺岁片于2007年年末出场亮相,自其上映以来,可谓是鲜花与鸡蛋齐飞,掌声与板砖同在,赞扬者称其幽默搞笑令人忍俊不禁,批评者则认为该影片纯属商业运作,仅仅是为观众送上了一场由广告大餐组成的视听盛宴。影片台词的背后,隐含话语的存在耐人寻味;片中一些不合逻辑或穿帮之处也令人深思。

[关键词]《命运呼叫转移》 隐含话语 穿帮情节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语言可以分成“所指”和“能指”两个层面;语言的多义性或者说歧义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但文章不是从此处着力,而是试先从影片台词的背后推理一下其潜台词的含义――姑且称之为隐含话语。

一、关于《命运呼叫转移》中的隐含话语――语言背后的语言

(一)、――“男孩女孩啊?”

――“带把儿的!

一句“带把儿的”,让在门外等候老婆生产的丈夫手舞足蹈、欢呼雀跃。“儿子,儿子!”的呼声,将其中隐含的数千年来的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展露无遗。传统的力量是如此地强大而执着,以至于在这样一部以创造喜剧为主题的电影当中也不由自主地去借助“喜得贵子”的情节来增加喜剧气氛。我们无法知道,假如降生的婴儿是一个女孩的话。里屋将会传出怎样的回答,“赔钱货”的用语会不会被抛出来固然不得而知。但影片所着力营造的喜庆气氛,无疑会大打折扣,喜剧的气氛被削弱还不足惧,如果说因为一个新生儿性别问题出现了与喜剧极不协调的冷场,事情才真正变得严重起来:“生了女孩还会高兴成这样?”所以。编剧和导演很小心地避开了这一点。在重男轻女思想本来就很严重的山区农民当中创设出这样一幕由歪打正着而如愿以偿的剧情,我们深感遗憾。男女平等的新观念不知不觉地靠了边站,而重男轻女的旧思想就这样不自觉间轻而易举地不战而胜。

(二)、“万一(普通话),(由此开始,河南话)万一俺要是个坏人呐……”

阴差阳错地拿错手机。长途奔波约会网友期待的董事长,被推到了心理医生的角色上,而患者居然就是知其所为而正试图处理婚姻危机的老婆。风口浪尖之上,为了防止一开口说话就原形毕露,董事长绝顶聪明地急中生智换了口音,如果我们没听错的话,那是一口还算比较地道的河南腔。急于金蝉脱壳、溜之大吉而改换口音,诚然无可厚非,巧就巧的是,急不择言时脱口而出的为何偏偏就是河南话?退一步说,想起河南话也没什么,毕竟这是人口大国的人口大省。但是,这换口音之后的一开始就让人听着极不对劲了,你且听台词:“……万一俺要是个坏人呐……”什么!?且慢!导演先生。这是什么逻辑呢?为什么一换成河南口音,这是坏人的可能性就开始出现或直线上升了呢?北京、上海便没坏人了?影片里面隐含着极不恰当的地域歧视问题!

曾几何时,关于地域歧视的话题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受到歧视的不只是河南人,还有四川人,安徽人,或许可以换句话说,凡是人口众多或外出务工人员众多的省份,几乎都不同程度地遭受过这种地域歧视。偏有许多闲人乐此不疲地精心泡制各种所谓的段子,通过人际关系、手机短信或互联网络大肆进行传播,从而导致更多不明就里的人以讹传讹。不遗余力地极尽丑化、妖魔化上述地域人民之能事。

很好玩吗?曹植曾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恨铁不成钢”的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先生曾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当中写道:“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条龙,但是三个中国人加起来――三条龙加在一起。就是一条猪、一条虫,甚至连虫都不如,因为中国人最拿手的是内斗。”同为中华民族,同是炎黄子孙,那些抱歧视观念的人,你们对那些地域真正了解多少呢?没有来自上述地域的人们的外出打工和辛勤劳动(他们所从事的往往都是那些危险、沉重而又肮脏的工作)。你们哪来的安居乐业?哪来的气定神闲?哪来的干净体面?你们不妨扪心自问:河南人惹谁了?四川人惹谁了?安徽人又惹谁了?

众所周知,在当今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持下,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是巨大而惊人地,正因如此,大众传媒的舆论导向问题也就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和具有重大意义。对于与大众传媒有着类似影响力的电影(在西方各国,大众传播媒介包括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电影、戏剧:在中国,大众传播媒介习惯上只包括报纸、广播、电视)来说,自然也不能忽视其影片中所蕴含的可能带来重大负面影响的影视语言,一部影片,能做到让人捧腹大笑固然可圈可点,而能做到让人尊重才是更高的境界和难能可贵。这种在影片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诸如地域歧视或性别歧视之类消极负面的东西。人们希望它们越来越少才好,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

(三)、“这是一个什么世道啊?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

大头借用老三的手机打电话,话费被打完了。大头拿出百元大钞让老三去充值.老三回来后把剩余的五十元再还给大头。原因很简单:因为大头只打掉了他刚充的五十元。但是,就这样一个看来再正常不过的举动,就让大头发出了如此感慨:“这是什么世道啊?”我们想反问的是,这样一个顺理成章和天经地义的事情。它怎么就使得世道都变了呢?这事的出现本来证明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世道,但感慨的结果是正常的世道反而不正常了。岂非咄咄怪事?

还是让我们来看其潜台词:这是一个出现高度诚信危机的社会,这是一个人若讲诚信反而会让人觉得世道难信的社会。大头的思维是:假如老三把一百元全给充值了,甚至说那些都还不够,这方是正常的,而丝毫没有老三是趁人之危的感觉。人心倘真如此。诚信的凤毛麟角当在意料之中了。这真变成了鲁迅先生所说的“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在诚信问题上。岂不悲哉?

二、关于影片当中的穿帮镜头或不符合逻辑之处

(一)出租车上的通缉令

在《误会》当中,有一个镜头所取的画面是出租车内的一张通缉令,这是影片当中出现疏漏情节最为集中的地方,主要反映在犯罪嫌疑人赵平的身份证及其相关方面。为了能对这一情节做一个更加清楚的认识,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身份证的相关知识。

根据目前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共分成两代。一种称为一代证,其号码位数有15位和18位两类:另一种称为二代证,其号码位数为18位。因为二代证具有更高的防伪性能和可以机读等诸多优点,公安部门正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二代证的换发工作。在公安部门尚未作出停用一代证的决定之前,一代证与二代证均作为有效证件流通使用。

身份证的编码规则是这样的:无论一代证还是二代证,其前6位是地址码,即该公民所属的行政区域代码,代表着该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如530102就代表着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15位的居民身份证,其第7~12位,如xxxxxx731219xxx,18位的居民身份证,其 第7~14位。如xxxxxx19731219xxxx,是出生日期码,代表着该公民的出生日期,如本例中该公民的出生日期即为1973年12月19日:15位居民身份证的最后3位和18位居民身份证其的第15~17位,是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所标识的区域范围内。对同年、同月、同日出生的人编定的顺序号,顺序码的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18位居民身份证的最后1位,为校验码,作为尾号的校验码,是由号码编制单位按统一的公式计算出来的,如果某人的尾号是0-9,都不会出现“×”,但如果尾号是10,那么就得用“×”来代替,因为如果用10做尾号,那么此人的身份证就变成了19位,而19位的号码违反了国家标准,并且我国的计算机应用系统也不承认19位的身份证号码。“×”是罗马数字的10,用“×”,来代替10,可以保证公民的身份证符合国家标准。

现在再让我们来看一看这张通缉令中的身份证编码:

360203 1967 40 29 873 62

根据上述的居民身份证编码规则,我们可以看出这串号码至少包含以下几处疏漏:

1、居民身份证号码位数错误

依据现实情况,目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号码,只有15位和18位两种,而这个居民身份证号码却是19位,显然不符合国家标准。那么此犯罪嫌疑人莫非天外来客?还是非中国公民?

2、第7~14位的编码方式错误

如前所述,18位居民身份证号码的第7―14位,是出生日期码,如xxxxxx19731219xxxx,代表着该公民的出生日期。但这串身份证号码的第7~14位,却是19674029,分明是胡编乱造,因为它的第11~12位代表着出生月份,数字只能是1~12。

3、通缉令上犯罪嫌疑人的户籍所在地与居民身份证的前6位地址码不符

该身份证号码的前6位为360203,查询可知,该公民的户籍所在地应为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但是,通缉令上却赫然显示:户籍在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镇。这与事实不符。

4、通缉令上犯罪嫌疑人年龄与居民身份证号码上的出生日期不符

通缉令上的签发日期为2007年8月9日,结合其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1967年来看。此犯罪嫌疑人的当时年龄应为40岁,但是。通缉令上的年龄却显示为47岁,这显然也站不住脚。

5、行政区域信息更新不及时,使用过期的地理信息

退一步来说,即便通缉令上的犯罪嫌疑人的户籍所在地与居民身份证的前6位地址码是相符的,均为“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镇”,影片所使用的行政区域信息也是过时的。我们从网上很容易就能查到,南京市栖霞区八卦洲镇,早在2005年的时候就已经被批准撤消镇的建制,改称街道办事处。

当然,我们也明白,公民身份证的编号具有唯一性,如果影片当中依照真实的编码规则去编码的话,极有可能就会与某位真实公民的实际编码对号入座,其结果是带来名誉侵权的嫌疑,毕竟,这可是出现在通缉令之中的。

但是,笔者认为,为了使我们影片看上去不至于显得那么地“假”,那么地经不起推敲与分析,影片的制作者完全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只摄取真实编码的局部等,这样既能保证编码的真实性,也不会带来名誉侵权的问题。这是否应该能够引起编导或导演的一点思考呢?

此外,这则通缉令的语言使用也不规范。通篇主语指的都是犯罪嫌疑人赵平,但在最后却说“抓获奖励人民币二十万元”,句意显然不通。推敲一下,其本意是想表达“对提供线索的举报人、缉捕有功的单位或个人,奖励人民币二十万元”。

(二)机场服务台牌子上的错误拼音

在《误会》当中,孙医生到机场的服务台前去询问广播里“飞机晚点,时间待定”的具体含义,画面中出现一个“问讯处”的牌子,但是,不知道是机场的硬件设施确实如此,还是影片的道具做得过于马虎,反正,“问讯处”的文字下面的汉语拼音是这样的“WEN XIUN CHU”。我们经常说细节决定成败,而且我们也有义务维护祖国语言文字的纯洁性。所以,这样简单的错误还是能消除更好。

(三)子虚乌有的火车车次与真真切切的汽车号牌

在《山区》当中,大头借老三手机那场戏,地点是某火车站,我们可以从背景音响中听到两次列车信息播报,一次是“由郑州方向开来的K2531次列车已经到达本站……”,另一次是“开往徐州方向的K2673次列车马上就要开车了……”。实际上,经常乘火车旅行的人都知道,K字打头的是快速列车,编号一般不超过3位数,4位数的车次往往是普通列车。经查,这两趟车次确实是子虚乌有。我们想不明白为什么两个火车车次还要虚构,这应该不会涉及到所谓的侵权问题。太失真了。令人费解的是,如果说虚构车辆信息是为了避免侵权的话,我们在片中却又看到了某剧务用车――北京地区汽车的号牌:京B・GXXXX,真真切切。并没有采取一些影视剧拍摄时的常规做法。诸如使用虚构的临时号牌等手段。两相比较。我们觉得这样的处理方式是难以解释的。

(四)没有公用电话的火车站和无电可用的中国移动信号基站

《山区》当中,大头所处场景的音响明白无错的告诉人们:这是一个火车站。但让人惊讶的是,在一个还有“郑州方向开来和开往徐州方向”的列车停靠的火车站,一个规模不能算小的火车站,居然就能没有公用电话!?当然,如果有公用电话的话,也就没大头去借老三手机这场戏了。但,问题是,可能吗?

还是《山区》当中,老三所在的山区没有电,连给手机充次电也需要骑车到镇上。但是,没有电的话,在影片中最牛的中国移动的信号基站怎么工作呢?蓄电池组只是备用的应急电源,不能长久工作的,那么,基站所需电源何来呢?风能?核能?太阳能?况且,从影片当中的镜头来看,该山区已经实现了“要想富,先修路”的目标,路都修得挺好的这样一个山区,没有电?这样的剧情安排,不怕国家电网公司抗议么?

总之。笔者认为,这是一部应该对其批评大于表扬的影片,虽然该片仅是作为一部贺岁商业片的身份出现,但是,对于影片当中的种种瑕疵和苍白无力甚至是有不良倾向(包括本文中未曾论及的“约见网友”和“挪用公款”的相关情节)的思想,对于片中大量充斥、过于露骨的商业广告.我们还是应当持一种批判的眼光来看。不能因为这是一部商业片,就另当别论。就大大降低我们对电影艺术严谨认真的态度要求。我们亦非对影片吹毛求疵,而是对于国产影片的制作质量和未来表示一些应有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