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足球的病根在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足球的病根在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过去,我很少观看足球比赛,看世界杯是从2002年的日韩世界杯开始,第二次是2006年德国的世界杯,此后对足球的喜爱与日俱增。总的来说,我看足球比赛上瘾是因为与我研究创造教育有关,观看过程中,不仅欣赏到足球运动员的精湛球艺,还欣赏到足球竞赛中的创造之美。

毫不夸张地说,足球之美无处不在。首先是球衣之美,每个国家都有传统的队服,如意大利队的蓝色之美,德国队的白色之美,巴西队的黄绿色之美,荷兰队的橙色之美,阿根廷队的竖条相间淡蓝白之美,等等;其次是赛场上展示的球艺之美,如传球、盘球、接球、铲球、抢断、射门等,都给人以美妙的感觉,特别是那些倒挂金钩的射门,或是侧身腾空鱼跃式的扑救,更是美不胜收;再次是胜利的喜悦之美,在赛场上无论是进球后的喜悦或是终场的胜利,球员们抑制不住内心的高兴,有的连翻几个跟头,有的跪在草地上仰天大叫,有的脱下球衣投入空中,等等;最后是球迷们的脸谱、衣服和拉拉队的工具,五彩缤纷,令人陶醉。无论哪一种美,都是人们创造性的体现,也都是创造之美。据我观察,中国人与西方人看足球的最大差别是,大多数中国人是看热闹,而西方人是欣赏足球所展现的创造之美,这是双方在精神生活上的差距。

但在欣赏本届世界杯之美的同时,我不能不为我国足球的落后感到悲哀,并思考着我国足球衰败的原因。中国只在2002年进过一次世界杯的决赛圈,但那是因为日本和韩国作为东道主让出了一个名额,中国捡了个便宜。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获得了51块金牌,居世界第一位,显示我国已是体育大国,许多项目已进入世界先进之列。可是,为什么一个13亿人口的泱泱大国,足球居然进不了32强,在世界排名也在70名以后?有人说是认识问题,或是投入不足,或是教练水平不高等。这些问题不能说没有,但绝不是关键。以我之见,关键在于“三个功夫”不足和“三个精神”的缺失。什么是三个功夫呢?据我观察,足球主要是依靠三个功夫,即脚上的功夫、腿上的功夫和头上的功夫。足球之所以称为足球,显而易见的主要是靠脚上的功夫;腿上的功夫,集中的反映在奔跑的速度,一场球赛下来,一个运动员要奔跑万米以上的距离,速度就是决定的因素;头上的功夫,不仅仅是顶球、用头射门,更重要的是足球运动员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大脑指挥的,都来源于大脑的创意灵感。

一定程度上,足球运动体现了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国民性,那些足球强盛的国家,无疑都具有发展足球所需要的“三个精神”,即冒险精神、团队精神和创造精神。虽然足球功夫对足球队的水平有重要影响,但在竞赛中决定胜负的是这“三个精神”。

近一二十年以来,我国依靠体育训练的“举国体制”,使乒乓球、女子排球、羽毛球、跳水、举重等项目迅速崛起,为国家赢得了很多荣誉。但是,为什么“举国体制”对我国足球训练不灵?很显然,这些强势项目对运动员的要求和训练方法与足球是完全不同的,前面那些项目主要是个人或少数几个人的竞赛,依赖的是娴熟的技巧、高强度的训练和精心调教,而这些方法对足球训练基本不适合,足球更多依赖于“三个精神”。就拿足球与排球和篮球比较,足球队员几乎是篮、排球的2倍,而且足球场的面积是篮球场的17倍、排球场的44倍,更不用说一个小小的乒乓球台了。因此,与我国强势球类比较,足球涉及人数更多、场面更大、运动更剧烈和危险更大,也就需要冒险精神、团队精神和创造精神。仅就创造精神而言,可以说足球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都是由创造性的灵感来指挥的,如每次传球、铲球、射门和扑救,都不可能是按照计划进行的,不可能像排球由队长背后的手势来指挥那样。

对于我国足球落后的原因,包括足球业内的专家们从多方面进行过分析,可是几乎没有人认识到这是由教育造成的。为什么?因为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和学校的应试教育,都是高度功利主义的教育。我敢说,中国的家庭教育是世界上最保守落后的,宠爱和棒喝是两种基本的教育方式,古今酿成的悲剧不计其数。这两种教育方式共同的思想基础,就是高度强化了的功利主义,把天真无邪的儿童自幼引入到功利主义的泥潭。

据说,世界上犹太人和华人是最重视家庭教育的,可犹太人是采取“狮子育儿法”,而中国人却是把孩子噙在嘴里还怕伤着了。在父母眼里,子女就是他们的私有财产,可以打骂,包办代替,剥夺他们童趣、志趣和应有的选择权利。在独生子女占主导的情况下,90年代以后溺爱教育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父母陪读、陪考,专车接送,甚至到了研究生阶段还有家长陪读的。在这种宠溺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由于望子成龙心切,少有家长冒着风险自愿让孩子去踢足球的。我国注册的足球运动员只有2万多人,而德国有2700万(占全国人口的1/3),更不用说南美达到“街上足球”那样的普及程度了。

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应试教育,也是最顽固的,它沿袭了科举制教育的理念和教学方法,代代相传,根深蒂固。从启蒙教育开始,要求学生正襟危坐,循规蹈矩,从而抹杀了学生的天性和个性。教学中,实行灌输和背诵,频繁地考试,以追求高分为目的,从而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和灵感,导致大多数国人缺失创造精神,而且这一切从儿童时期就造成了。

尽管我国足球训练也是从少年开始,但由于上述原因,他们从小就缺失了冒险精神、团队精神和创造精神。这是我国足球运动员的致命伤,绝不是靠请洋教练和加大经费投入可以奏效的。这三个精神的缺失,不仅关系到我国足球的振兴,也影响着我国未来能否跻身世界先进科学之林。对于我国教育的现状,再不能熟视无睹了,每一个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猛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陈旧的教育方式,着力培育“三个精神”,且须从幼儿抓起。只有当“三个精神”占我国国民素质的主导地位,我们才会拥有高素质的人才,我国也才能从低品质的“制造大国”转变为“创造大国”。

对于中国足球队什么时候进入世界杯,人们不免忧心忡忡,有人说中国足球翻身至少需要20年甚至50年,有人悲观地认为100年也没有希望。我既不乐观也不悲观――认为可能需要一代到两代人。在汉语里,世与代是相同的概念,一世就是一代人,一般指30年左右。中国足球的出路在哪里?肯定地说在教育改革,实施顺应自然和人性的自然主义教育,鼓励少年儿童敢于冒险,培养他们求异、求变的个性,使他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只有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经过持久的努力,才能培育富有“三个精神”的青少年。这就是发展我国足球运动的基础,也是振兴中国足球的希望!

(作者系武汉大学原校长、教授,刘道玉教育基金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