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环境激素及其危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环境激素及其危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环境激素对人类和生物的激素分泌机能造成极大的破坏性,同时将给地球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本文就此概述了环境激素的概念、产生途径、种类、作用方式及其危害,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关键词:环境激素 化学物质 内分泌系统 有毒有害

人和其他生物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根据个体生长阶段所需的物质,合成各种新陈代谢,并世代相传。然而近些年来,当产业化浪潮给人带来物质文明时,人们也发现了一些存在于生物机体之外的激素,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获取暂时利益的同时,也蒙受了巨大危害。目前,无论人类还是动物,几乎都生活在“环境激素海洋”之中,环境激素污染问题已同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一样,严重威胁着全球环境和人类健康。

一、环境激素的概念

“环境激素”一词,最早见于1966年由美国记者戴安·达玛诺斯所著的《Our Stolen Future》一书,引起了美、欧、日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对环境激素问题的重视和研究。欧洲环境毒理和化学学会(SETAC)1988年年会将环境激素定为大会的重要主题,环境激素迅速成为国际研究的新热点。

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一类化学物质,对人体内和动物体内原本营造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它是以类似激素的方式,对人体或其他生物体产生作用,即使摄入微量,也会导致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的内分泌失衡,影响到包括人类在内的各种生物的生殖功能、生殖器肿瘤及各种生物的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同时也可称作叫环境荷尔蒙(Environmental hormone),是外源性内分泌干扰素。

二、环境激素的产生和种类

现在,全球已合成各种化学物质约1000万种,每年还新合成约10万种,这些化学物质在生产、存储、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进入了环境,引起环境污染。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化学物质都是环境激素,目前发现的环境激素物质首推焚烧垃圾中排出大量剧毒物质的二恶英;其次是避孕药剂;三是人类生产、生活中释放的损害人和动物生殖能力的物质,如农药DDT、多氯联苯、洗涤剂、稀释剂、发泡剂、林木防护剂、食品添加剂、汽车尾气、电磁波污染、儿童用的橡皮奶嘴、金属罐头盒内的金属防腐膜等,总计约70余种。

三、环境激素对人体的作用方式及其特点

(一)环境激素对人体的作用方式

环境激素对人体的作用方式有:其一,激素与受体的直接作用;即环境激素与人体中已存在的激素受体相结合,表现出激素的效果。其二,环境激素起代谢阻碍剂的作用;它阻碍人体内类固醇正常代谢,后果是产生性分化表现异常。其三,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与环境激素作用,间接影响生殖系统。内分泌紊乱可使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受到伤害;甲状腺性能低下也会影响生殖系统的正常活动;神经系统的发育阶段,雄性激素受环境激素的影响,会使生殖行为表现异常。

(二)环境激素作用的特点

人类使用的多种化学物质从单个来看是没有不良影响的,但如果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相当于个体150至1600倍的激素使用,即无数的内在信号(如激素、生长因子)或环境信号(包括化学物质、温度)构成了细胞的全部生物反应,不同类型的信号间形成了协同作用。另外一个特点是环境激素作用的复杂性。一些环境化学物质在竞争性的与妊娠激素受体结合过程中表现奇特,它们之间的协同作用也因组合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作用。即使环境激素浓度低,也可能绕过血液的自然保护而与受体结合。一些无毒的人工化学物质通过肝脏转变为有毒的物质,怀孕妇女母体内无毒的化学物质可能对正在发育的胎儿、婴儿是有毒的。也就是说,环境化学物质与内分泌系统的相互作用相当复杂。

四、环境激素的危害

(一)影响机体正常的内分泌功能

1、具有内源性激素的活性。如苯酚能与雌激素受体结合,显示出雌激素亢进,1-二甲胺乙氧基苯基-1,2- 苯基-1-丁烯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后显示出拮抗作用,烷基酚类化合物可以阻止雌二醇与雌激素受体结合,并能够将雌激素受体上已结合的激素取代下来,从苯乙烯塑料试管中游离出来的壬基苯酚可以诱导人的雌激素敏感型乳腺癌。

2、对生物体的神经系统产生毒害,从而影响大脑皮层、下丘脑、脑垂体等对激素分泌的调节作用,导致激素合成、释放、传输异常,如有机膦农药进入人体后,即与体内的胆碱酯酶结合,形成比较稳定的磷酰化胆碱酯酶,使胆碱酯酶失去活性,丧失对乙酰胆碱的分解能力,造成体内乙酰胆碱的积蓄,引起神经传导生理功能的紊乱,出现一系列中毒症状。

3、作用于生物体的生殖腺,影响性激素的分泌。在雄性生殖系统中,由于生精细胞的快速分裂繁殖使得对环境毒物非常敏感,金属铅、镉和许多农药都对有较强的毒性作用;在雌性生殖系统中,环境激素可以影响卵巢内卵泡的发育和成熟、性激素的合成与释放。有机氯农药对生殖机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使鸟类产蛋数目减少,蛋壳变薄和胚胎不易发育;对哺乳动物大鼠的影响是损害和使大鼠的受孕和生殖能力明显降低。

4、作用于生物体的肝脏、肾脏。肝脏和肾脏拥有代谢和排泄各种激素的酶催化系统,它们的功能决定了激素在体内的半衰期。环境毒物通过影响肝肾代谢功能,改变体内的激素水平。如有机膦、有机氯农药可以诱导肝脏甾醇羟化酶、微粒体酶,从而加速内源性激素的代谢和排泄。

5、影响机体的免疫机能。机体对进入体内的异物具有识别、杀灭、清除能力,从而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但是人的免疫系统在环境激素的长期作用之下,会发生免疫失调和病理反应。如铅、汞可使机体产生过敏性皮炎,一些杀虫剂可引起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二)致畸、致癌作用

一些环境激素作用于细胞的染色体,使染色体的数目或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携带遗传信息的某些基因,使一些组织、细胞的生长失控,产生肿瘤,如发生在生殖细胞,则可能造成流产、畸胎或患遗传性疾病;胎儿出生后,体细胞遗传物质的突变易引起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许多农药接触者的染色体畸变率比非喷洒季节高5倍。多环芳烃、芳族胺、芳族偶氮化合物、酞酸酯、氯乙烯、有亲电子基的烷化剂等都是强的致癌物。

(三)蓄积和生物放大作用

蓄积作用是指环境污染物进入机体的速度和数量超过机体消除的速度或数量,造成环境污染物在体内不断积累的作用。生物放大作用是指在生态系统的同一食物链上,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一些难分解化合物在机体内的浓度会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这种生物放大作用,使进入环境中的毒物即使极微量,也会使生物尤其是处于高位营养级的生物受到毒害,直至威胁人类的健康。如DDT和狄氏剂等农药,性质稳定,脂溶性很强,被摄人动物体内后即蓄积在脂肪组织中,很难分解排泄。

五、环境激素污染的防治措施

由于环境激素目前在世界上几乎无处不在,人类要杜绝它实际上不可能做到。为此:

(一)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对人体和环境有严重危害的化学物质进行优先管理。

(二)制定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标准和专项法律,加强对人工合成化学物质从生产到使用的管理。

(三)加强环境教育与宣传,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有效预防措施,如不要用泡沫塑料容器泡方便面;不要将聚乙烯包装食品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不要购买塑料婴儿用品和儿童玩具;对含有激素的药要慎用;避免食用近海鱼;大量食用谷物和黄绿叶蔬菜。

参考文献:

[1]王毓秀等.化学农药与环境激素,农村生态环境,1999 .15

[2]邓苹译.环境荷尔蒙为何会给人类带来危机,环境科学 1998.12

[3]江田汉等.环境激素问题浅析,环境保护,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