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在职业学校德育课堂中落实“三贴近”原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在职业学校德育课堂中落实“三贴近”原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新一轮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了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简称“三贴近”)的原则,成为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发展趋势。

一、对“三贴近”原则的理解

所谓“贴近实际”就是要紧密联系生产实际和社会实际。“贴近生活”就是要贴近职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成长环境。“贴近学生”就是要植根于职校学生的所思所想,从他们的个性特点、职业特点和成长特点出发,“贴近学生”是“三贴近”原则的核心。

如何理解这个“贴近”呢?笔者认为需要“自始至终”,即德育课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应源于“社会、生活、学生”,生成于“社会、生活、学生”,且作用于“社会、生活、学生”。在课前设计时,教师要把社会实际、生活实际和学生实际作为出发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脉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即时生成的东西,注重学法的指导,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方式;德育课所有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是指导学生的生活,有利于他们未来的发展,促进其品德的形成和习惯的养成,掌握解决自身实际问题的方法。

二、“三贴近”原则下对德育课教学理念的解读

职业学校德育课的核心教学理念是为了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为了每位职校学生的发展。在“三贴近”原则下,教师该如何解读这一教学理念呢?

一方面,职业教育应该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出发,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劳动者。其合格性不仅表现在掌握相应的劳动技能和专业知识上,还体现在具有良好的品德水平、碛惺视ι缁崮芰和驾驭生活能力等方面,学生品德方面的缺失会直接导致人才质量的不合格。职业学校的每一节德育课都必须精心设计,以最有效的方式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粗放式的德育课堂会产生大批不合格的服务者和生产者,造成职业教育资源的浪费。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每位职校学生的发展,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教学设计既要考虑绝大多数学生的品德水平和思维特点,也更多地要考虑那些特殊学生。

2.让每一位学生全面发展

在德育课目标设计中要不仅要有认知目标,还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运用目标。坚持认知是前提,情感是关键,信念是动力,意志是保障,行为是归宿。

3.让每一位学生主动发展

德育课教学必须能触动学生品德发展的内在需要,形成自我约束、自我成长的机制,形成稳定的品德行为特点。

4.让每一位学生可持续发展

德育课教学应该着力于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的提高。教会学生掌握普适性、规律性的东西,通过迁移和拓展,处理未来人生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的现实问题。

三、“三贴近”原则在德育课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第一,德育课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党和国家的意志,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这是“贴近社会”最直接的要求。当今社会是个开放的社会,尤其是互联网背景下,网络的开放性难免会造成各种价值取向鱼龙混杂,其中不乏极其错误的观念。德育教师在课堂上必须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保持一致,这是德育课学科特点的要求,也是德育教师的基本职业操守。

第二,德育课教学素材的选择要掌握时代主旋律,坚持与时俱进,这是“贴近生活”最直接的要求。当代职校生的思维相当活跃,他们接受信息的来源广、速度快。而德育课的教材和参考资源往往具有滞后性,这就要求德育教师在选择教学素材、整合教学内容时,要紧跟时代步伐,植根于最前沿、最鲜活的生活实际,这样的教学素材才能引发学生去思考、去讨论、去体验,才能具有现实性,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第三,德育课教学活动的开展要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突显职业特色。这是“贴近学生”最直接的要求。德育课堂上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建立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创设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敢想、敢说、敢辩,坚持正面引导与自主生成相结合,而不是将观念强加于学生。同时也充分考虑学生未来有可能从事的职业特点,结合专业学习的内容,增强德育课教学的实用性、亲和力和可信度。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