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关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关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欲望很强,思维积极活跃,但他们也会时而玩玩橡皮,时而敲敲铅笔。即使一再提醒他,他还是无所谓地翻翻课本。这种现象在每一节课上几乎都有。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该如何看待,又如何去解决呢?下面谈谈我对低段小学数学课堂的几点思考

1.教学内容不宜过多

在小学阶段,一节课的时间是40分钟,在对儿童的研究中表明:7―10岁儿童连续注意时间约为15―20分钟,老师一般讲课都是控制在20分钟,其余时间用来提问,或是进行口头或书面的课堂作业,帮助接受能力稍弱的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教学的时间有限,教学的内容就不宜过多,不能把一节课的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过多的学习内容只能让学生学习得很疲惫,从而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也容易导致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

2.上课要有趣味性

上课要有趣,才能使儿童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积极参与。在低段,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不强,上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也不持久。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无动于衷”,就不可能主动学习,参与也就变成一句空话。如果学生上课在玩或是思想在开小差,那么我们首先要自问:这节课我上得有趣吗?而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不听话。因此低段的数学课一定要上得有趣,课中让学生做做游戏、唱歌等也未尝不可,当然最好能做与数学有关的游戏,既能达到学习的目的,又能收到娱乐的效果。

3.紧扣教学内容

当然上课也必须让学生实实在在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功。要让学生切实学习新知识,很好地掌握新内容。根据所讲内容特点,设计最优教学方法,多让学生参与、计算,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多引导他们进行讨论,优化计算方法,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辨别能力。

4.教材处理要生活化,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活气息

生活本身是一个巨大的数学课堂,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识规律、已有的经验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教材进行优化处理。尤其在小学阶段,儿童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时,教材中的情境是坐公车,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接触较少,让学生凭空想象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就以学生喜欢的糖果来创设情境:“老师准备了糖果奖给小朋友们,呀!老师怎么把糖果掉了,谁来帮老师捡?”这时学生都来了兴致,争先恐后地想上来捡。请3位小朋友帮忙捡,捡好后举起糖,问:“老师一共带了多少糖果?”学生马上列出了连加算式;“某某小朋友积极发言奖三颗糖,某某小朋友上课认真奖两颗,现在老师还剩几颗糖?”自然地,学生又轻松地列出了连减算式。

5.教学方式要生活化,让数学课堂呈现生机

教学方式生活化就是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使他们懂得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数学事实,让数学贴近生活,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如在教学“认识图形”时,我安排了“拼拼搭搭”的游戏:要求学生利用袋子里的学具动手拼搭一个漂亮的图案,拼搭好后在表格里填上所用图形的块数。课堂上小朋友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拼搭出了一些他们喜闻乐见的图案,真正做到数学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又如,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时,我启发学生借助自己灵巧的小手(每只手都有5个手指头)来帮助自己编口诀,不够的话与其他小朋友进行合作。这样,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不仅很快整理概括出了5的乘法口诀,还亲身体验了5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6.生活经验数学化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中的问题,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

6.1在学校生活中感受数学。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如果教师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感触的生活事实,学生就能感悟、领会所学知识,从而构建数学模型。例如:在学生认识时间以后,在教室内挂一个钟,上数学课时问学生:现在是几点钟?下课铃声响时,让学生看一下钟,掌握一天的作息时间,并引导他们要珍惜时间。又如在早操出操排队时做到“静、齐、快”,让学生记住自己排在第几个,前面、后面是谁,左边和右边又是谁。

6.2在社会实践中体验数学。学校每年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外出活动学生都要买一些点心、零食和饮料,学校要求学生消费不超过15元,如何到超市去选购食品?这是给学生的一道很好的数学题。

6.3在家庭生活中理解数学。双休日学生在家的时间较多,我布置以下作业让学生去完成,如:以“快乐的星期天”为题,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起床、吃饭、休息、做作业、游戏、看电视等分别在什么时间进行。

引导学生捕捉生活中的现象,发现数学问题,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拓宽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让学生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7.小学数学低年级计算教学的关键

让学生准确理解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含义是计算教学成功的关键。对于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以达到学生切实理解各种方法含义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最好创设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理解加法就是求两个量的总和的运算;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就是从总量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余量的运算;乘法是求两个数的积的运算,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就是求一个数连减一个相同数的简便运算。

在学生初步理解各类方法的含义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既巩固了对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含义的理解,又知道了求比已知量多的另一个量用加法计算,求已知量增加后的另一个量用加法计算,已知减少的量和剩余量求原有量用加法计算;已知两个量的总和及其中一个量求另一个量用减法计算,求一个量减少后的另一个量用减法计算,已知两个量求相差的量用减法计算,求比已知量少的另一个量用减法计算,已知原有量和剩余量求减少的量用减法计算;求等于已知量的几倍的另一个量用乘法计算;把总量平均分成若干份求单位量用除法计算,求总量里包含几个单位量用除法计算,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用除法计算,已知一个量和它是另一个量的几倍求另一个量用除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