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舒展、高效:化学新授课的唯美呈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舒展、高效:化学新授课的唯美呈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化学新授课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以自身的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去影响学生,同时又要重视情感的感染与激励,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中最积极活跃的主体。情景化的新课导入、活动化的教学过程及拓展化的课堂结尾是舒展高效化学新授课的唯美呈现形式。

关键词:化学新授课;情景化;活动化;拓展化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6-0015-03

化学新授课以传授化学新知识为主要任务,它既是学生获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的过程,也是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展开教学。其关键在于新授课的内容能够为学生所理解,能为知识的进一步迁移创造条件。因此,教师必须将学习内容充满艺术性地展示给学生,吸引他们的注意,使之产生欲罢不能的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欲望,让他们动手、动口、动眼。只有学生真正“动”起来了,课堂才能洋溢着生命的活力和舒展的美丽。

一、新课导入――情景化

导入是新授课的重要环节。它是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要讨论的问题情境中去,并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的一种教学行为。

案例:《溶液浓度的计算(第一课时)》教学导入

师:请同学们先看几张图片,同时请大家想一想、猜一猜这是在哪里拍摄的。

视频展示图片。

生:死海。

师:一个非常奇特的名字,同时又是个美丽而又神奇的地方!图片里碧水蓝天、阳光明媚、轻风拂面、波澜不惊,游客们惬意的漂浮在水面上看书、读报,享受着天人合一的美感。理想化的海水可看作是一种溶液,其中的溶质主要有氯化钠,溶剂是水。同学们能告诉我为什么死海中人能漂浮在水面上而不下沉吗。

生:死海海水中氯化钠的含量高、海水的密度大。

师:回答的很好,能够充分运用物理知识来解释现象。海水中氯化钠的含量大,密度大,浮力也大,当达到某个程度时,人就能在这样的海水中漂浮起来了。这样能让人漂浮的含盐量较高的天然盐湖,在我们国家也有,让我们不出国门,也能享受跟死海一样的漂浮乐趣。

视频:国内海水中漂浮的场景。

师:海水中都含有氯化钠,但大多数的海水是不能让人漂浮起来的。那么,海水中氯化钠的含量达到多少时,人才能自然的漂浮起来呢?这就涉及到溶液的浓度。关于溶液的浓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如饮料的甜度、药剂成分的配比、白酒中酒精的含量等,都与浓度有关。

在这节课上,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溶液浓度的计算。

【反思总结】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能可有可无,或主观随意。课堂导入必须提供必要的素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活学生思维,为学生学习知识和解决问题做好知识上和心理上的准备。

二、教学过程――活动化

新授课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

案例:《溶液浓度的计算(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活动一:实验探究

师:这是两杯白糖水,有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哪杯白糖水溶解的白糖多?

生:喝一口,哪杯甜,它溶解的白糖就多。

师:这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吗?我们用实验来验证一下。

学生实验:每组用分给的白糖、纯净水配制1杯白糖水,一分为二,一杯留着,拿一杯与其他小组交换,分别尝一尝,感觉哪杯甜。并且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觉。

师:你觉得自己的糖水甜,还是别人的甜?为什么会这样?

生:我的这杯糖少水又多,所以较淡。

师:这位同学总结得很对,糖水的甜度跟溶质、溶剂的量都有关系。是不是糖多的配出来的糖水就一定甜呢?

生:不一定。如果水一样多,糖多的配出来的就会更甜些。

活动二:实验探究

师展示:两杯不同颜色的硫酸铜溶液。

师:这两支试管里盛放的是硫酸铜溶液,它们是不能喝的,喝下去对人体有害。那么,有什么方法判断哪支试管里的硫酸铜溶液浓一些呢?

学生猜测:颜色深的试管里较浓。

师:颜色深的就一定浓吗?我们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

演示实验:分别在三支试管中加入约0.5克、1克、1.5克的固体硫酸铜,再分别倒入10mL水,振荡溶解后,比较三支试管里硫酸铜溶液的颜色。

师:大家认为哪支试管中的硫酸铜溶液最浓?

生:溶了1.5克硫酸铜的溶液最浓,因为溶剂相等而溶质最多。

师:确实如此,这支试管里的溶液的颜色也是最深的。从实验中可以看出,对于有色的溶液,其浓度越大,颜色也会越深。

演示实验:从配制的溶液中取出硫酸铜溶液颜色最浅的一支试管,一分为二,往其中的一支试管中加入10滴水,另一支作对比,让大家观察颜色是否有明显的变化。

生:颜色变化不明显。

师:很显然,滴加了水的试管中的溶液浓度比没滴加水的要小,但仅凭颜色来判断已经非常困难了。

师:通过观察颜色、尝味道等方法来判断溶液的浓和稀,仅仅是粗略的判断溶液浓度的方法。而在日常生活或生产中有时需要用到较为确定浓度的溶液。比如农业上喷洒药液太稀不能杀死害虫和病菌,太浓又会毒害农作物。因此,我们应该用确切的数值来明确地表示出溶液的浓度。

活动三:交流讨论

师:这两杯食盐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表面看不出哪杯溶液浓,哪杯稀。现在我告诉同学们一些数据:第一杯食盐水40g,其中溶解食盐2g;第二杯中食盐水100g,其中溶解食盐5g。请同学们积极思维、讨论交流,找出你认为合适的数据比较这两杯食盐水的浓度大小。

生1:我用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两支试管中的比值都是1:20,证明它们的浓度是一样的。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20。

生2:我用溶剂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两支试管中的比值都是19:20,证明它们的浓度是一样的。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9:20。

生3:我用溶质的质量除以溶剂的质量,两支试管中的比值都是1:19,证明它们的浓度是一样的。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1:19。

……

师:刚才几位同学总结的比值得出的数据都能表示溶液的浓度吗?(停顿一下),他们讲的都是正确的!这些方法计算出来的数据确实都能很直观的表示溶液的浓度,但是如果不加以统一,就会出现使用这么多种方法计算溶液的浓度,有不同的结果,这样会产生混乱,所以我们需要统一使用一种方法来计算溶液的浓度。在初中化学中我们常采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浓度。

总结:

1.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2.计算公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活动四:练习巩固

将氯化钠溶液分成三份,分别加入溶质、加水、蒸发少量水时,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和溶液的浓度如何变化?

例题:请同学们根据图示,计算出这两种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总结:溶液的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

例题:5L30%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22g/cm3)中含有纯硫酸________g。

总结: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例题:某同学将5g氯化钠固体投入到10mL水中充分搅拌后,有1.4g氯化钠固体没有溶解,问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水的密度可看作为1g/cm3)

注意点:若溶解时物质未全部溶解,溶质的质量应为此时已溶解的物质的质量。

例题:将47g氧化钾(K2O)固体投入到153g水中,完全溶解后,问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已知:K2O+H2O=2KOH)

注意点:若溶解时发生化学变化,溶质应为新生成的且溶解的物质。

【反思总结】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初步形成独立的思维方式。不断地创设问题情境,有层次地推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就会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主动地探求所学内容。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情绪,启迪学生的智慧,创造动态的课堂。

三、课堂结尾――拓展化

化学教学中有些知识块往往要分几个课时的教学来完成,而上、下堂课教学内容联系又非常紧密,教师就可以利用教学内容的继承性和学生的好奇心理,在上一堂课的结束时针对下一堂课教学内容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或点出下一节即将学习的主要内容,造成悬念,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起到“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艺术效果。

案例:《溶液浓度的计算(第一课时)》课堂结尾

师:同学们,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了表示溶液浓度的一种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其实表示溶液浓度的方法还有很多,以后我们将会陆续学习到。同时在课堂上还学习了应用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进行的简单计算,在下节课上我们还会学习到有关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几种常见的题型,请同学们预习教材内容。

【反思总结】课堂总结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课堂总结的设计,必须符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学生认知规律以及心理和生理特点。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师的自身风格又决定其表现的形式。课堂结尾宜干净利索,言简意赅。

参考文献:

[1]吴良根.中学化学课“导入”的常用方法与实施体会[J].课程教学研究,2012,(2).

[2]吴良根.中学化学课堂“结课”的常用方法与实施体会[J].中学化学,2012,(5).

[3]吴良根.新课程理念下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及其思考[J].中学化学,2011,(1).

[4]吴巍.问题探究在初中化学新授课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