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信息技术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利用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时,初读时激发学生入情,在细读课文中动情,在精读时移情,在语言训练中抒情。切实感受到信息技术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显示出的独特的魅力。本人深切地体会到,只要抓住教学契机,合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会十分有力地推进语文教学过程。现代信息技术是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读;细读;精读;语言训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和科学性,在语文教学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魅力,它的容量之大,内容之广,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拓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恰当的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入情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追求真理的第一步。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长期的实践证明,只有学生有了兴趣,才会自觉地花时间、下功夫、动脑筋、积极地学习,有了兴趣,学生才有学习的动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信息技术以大量的视听信息,高科技表现手段,加上声、像、三维动画,使课本上的“白纸黑字”变得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直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产生学习动机,达到“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比如《稻草人》第一课。如何用这个童话故事吸引住孩子们,让他们入情,进而让他们喜欢语文课?在揭示课题时,我指着多媒体大屏幕对孩子们讲:“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童话故事(一句话让孩子们不约而同地端坐好,因为他们最爱听故事)。”然后多媒体开始播放配着画面和音乐的故事:稻草人是农人亲手做的。他不吃饭,也不睡觉,就是坐下歇一歇也不肯,总是直挺挺地站在那里(多媒体画面出示精神饱满的稻草人)……可是今天,他怎么了?(故事缩短了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开始进入情境)你听,他在哭(“稻草人为什么会哭”这哭声开始牵动孩子的心),稻草人为什么哭呢?让我们赶快到课文中去看看吧。

这一段启始课的导入,帮助学生搞清楚课文的主要角色,并且以角色的情感变化触动了学生的情感领域。他们的学习动机在不知不觉中被激起,关注稻草人的情感变化究竟是怎么造成的。于是,伴随着内心的情感去初读课文。其实,学生此时对教材内容的入情,也是教学动机的形成。这已激起的动机本身,便是一种期待欲,期待着故事如何发生,如何一步步发展的。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积极的状态。

二、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在细读课文中动情

儿童的情感总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可以由“生成──发展──稳定”;也可以由“生成──淡化──泯灭”。因此,在初读课文学生入情后,教师需倍加珍视,把握学生情感活动的脉搏,使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得到强化。语文教学中儿童情感的强化往往是在细读课文的过程中进行的。只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悟去体验,学生情感的波涛才会渐渐地涌动起来。

儿童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就说过:“作家必须看见所有要描写的对象。”特级教师李吉林也说:“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让他的学生看见课文中描写的形象。当然这种‘看见’并非亲眼目睹,这是意象的感受,是‘仿佛看见’了。这‘仿佛看见’虽不甚分明,却是动态中的,是活生生的,虽比不上照相式的‘看见’清晰,却更为丰富、更为贴近儿童,而且留有宽阔的想象余地。”让学生去感受需要多种感官的刺激,是一种综合效益。所以我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总是想方设法。用富有感染力的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仿佛看到了,也听到了,整个心灵感受到了。在学生眼前再现语文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在学习《观潮》一课时,作者在课文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描写潮的样子及潮的响声尤为精彩:“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震得颤动起来。”我在教学中,借助录音让学生感受潮来时浪涌岸滩,汹涌澎湃的声音,再配以投影和录相,让学生感受潮来时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的壮丽之美。通过创设视听情境,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唤起孩子极大的热情,打动了他们的心。这种内心的情感发展,驱动着孩子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来,他们忘我了,教师也忘情了。围绕着教材,师生都沉浸在一个无形的充满着情感交流的场中。情感的投入,使课堂教学效率大增。

三、利用多媒体促使学生在精读中移情

当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情感的浪花正在孩子心头涌动,这是教学成功的契机,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从细读到精读并无明显的界限,常常是即时进行的。在领悟课文语言神韵时,要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这虽是儿童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是,需要外力的作用,那就是:①借助比较:②借助想象;③借助语言。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多媒体技术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延伸和拓宽教学时空,通过图像、声音、色彩和动画,传递教学信息,解决了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造成的教学难点,使学习内容变得容易被理解和掌握,精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使之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加速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因此精读训练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由于采用了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了生动形象的图像,使学生们能更好地理解课文,也更容易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再配以适当的音乐,让学生能更投入地朗读课文,情感会更投入,朗读就能取得更佳效果。如我在教《开国大典》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多媒体播放开国大典的录像,再现了天安门广场人流如潮,欢声雷动,锣鼓喧天的热闹景象,人们举着火把奔走相告,振臂欢呼,把学生带入欢庆的气氛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发,这时候再让学生带着喜悦,激动的感情朗x,就收到了最佳效果。

四、利用多媒体术帮助儿童在语言训练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想读,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通过抒发,可以使自己的情感更加明确。

除了表情朗读,恰当的语言训练,也是学生抒感的极好形式。当然我们必须忌讳那些无病。“假大空”的语言训练,那会损伤儿童情感的纯真。应该是有感而发,恰到好处。在通过语言训练抒情时,不仅考虑内容要符合儿童的心理,还要考虑语言训练的时间。而多媒体就能轻而易举的兼顾。

比如在感情朗读《开国大典》后,教师马上利用多媒体出示要求:展开想象,假如你是一名当年参加开国大典的学生,把自己此刻心中的激动写下来吧。学生有感而发,纷纷埋头书写。几分钟后,抽出一些孩子的作品放在实物展示台上,全班品读,句句发自肺腑,真情流露不以言表。

总之,使用多媒体技术给原本让乏味的语文课,注入了一股甘泉,给语文课增添了新的活力,使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人人参与学习了,是语文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