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急诊护士针刺伤发生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急诊护士针刺伤发生因素分析及防护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急诊;针刺伤;对策

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会由此接种到受伤者体内,经针刺伤接种发生感染的病毒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以及破伤风杆菌等,这些病毒对受伤者的身体健康将造成巨大的威胁并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急诊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中接触最多的一种器械便是各种注射用的针头,一不小心就有可能被针刺伤。目前,针刺伤已成为急诊护士面临的一种最常见的职业性危害,据了解,我国约80%的护理人员受到过针刺伤害,为避免护理人员针刺伤意外的发生,研究影响急诊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影响急诊护士针刺伤发生的因素分析

1.1 急诊护理人员防护意识不强 目前,在各种护理教育中强调更多的是患者院内感染的防范知识,而关于护士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的教育却相对缺乏,尤其对针刺伤的危害性及防护措施的教育更少。通过对我院发生过针刺伤的50名护士的调查分析表明:操作时不戴手套的占53%,针刺后没有向上级报告的占85%,有18%的护士针刺伤后没有及时采取消毒及预防感染措施,这说明很多护士对针刺伤的防护意识不强。另外,虽然90%以上的护士能认识到针刺伤后最严重的后果是感染血源传播性疾病,但对感染概率认识不够,认为感染几率很小,不必小题大做,因而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不注意防护,实际上,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被HIV阳性患者使用的针刺伤后获得HIV的可能性是0.2%~0.4%;针刺伤感染HBV的可能性是19%~40%。以上分析表明,护理人员防护意识不强是导致护士针刺伤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1.2 工作负荷重 随着“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的开展,急诊科护士在进行护理时,不再象以往那样仅限于打针、发药,还要对患者提出的形形的问题给予满意的答复,护士工作已从单纯的执行医嘱转移到为患者提供生理、心理、社会和文化的全面照顾,这种包括心理和文化照顾在内的全面护理是复杂而又具有创造性的工作,需要急诊科护士付出更多的劳动和精力[1-2]。另外,急诊科患者数量大,周转快,有时同时来很多患者,而且面临的患者大多是危、重、急患者,病情凶险、变化快,因而急诊科护士随时处于应激状态,工作中要求精力高度集中,容易导致身体疲惫。可是,目前大多数医院护士严重缺编,致使急诊科护士日夜不停的工作,有时连正常的吃饭都顾不上,常年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3],特别是夜班护士,既要独自完成繁重的工作,又担心患者出意外,造成心理高度紧张和身体疲乏。这种长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常常使她们感到精力不足、头昏眼花、腰背酸痛,而多数人在超负荷状态下应激反应能力往往较差,因而容易发生针刺伤现象。

1.3 护理操作不慎 众多的实践经验表明:护理操作不当是造成针刺伤的重要原因,例如在拔出针的护帽、加药、套回针的护帽时如果不慎便易发生针刺伤,尤其是将用过的针头套回针的护帽时危险性更大;如果将用过的针头遗弃在不耐刺的容器中也易发生针刺伤;如果把已用过的空针摆放在操作台上,在做清洁时也易被针头刺伤;给不配合的患者注射时,如果没有人协作也容易被刺伤。

2 针刺伤的防护对策

2.1 加强护士职业安全教育 急诊科应对护士尤其是对新上岗的护士定期进行职业防护培训,使她们充分认识、重视针刺伤后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要使急诊科护士知道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旦发生针刺伤要正确处理,护理操作中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要认真细心的去完成,不但要保护好患者不受医源性感染,也要对自己高度负责。对临床护士的培训别要强调防护用品如手套的应用、医疗锐器的处理、锐器刺伤后的处理措施等,从而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使她们在工作中做好职业防护。

2.2 规范操作 为了避免发生针刺伤,应制定出统一的预防针刺伤的操作规程,在护理操作过程中急诊护士要始终遵守操作规范,例如尽可能使用带有安全性能的静脉注射装置;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分离污染过的针头和注射器;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操作时要戴手套;给不配合患者使用锐器时,应有助手协助;操作中始终保持警惕,避免与他人交谈;禁止直接传递锐器和手持的锐器指向他人;一旦发生针刺伤,应立即挤出伤口的血液,然后用肥皂和流动水冲洗,再用碘酒、乙醇消毒,如是被乙、丙肝患者污染的针头刺伤,应在24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抽血检查,如是被其他病毒感染,也应立即进行相应的检查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2.3 正确处理医用垃圾 目前许多医院在注射器、输液器使用后,要求先将针头取下,浸泡,收集,再进一步分类处理,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势必增加护士及其他工作人员被刺伤的机会,因此,简化注射器和医用垃圾的处理程序能有效减少医护人员被锐器刺伤的次数。注射器尽量一次毁形成功,要使用便于丢弃污染针头的锐器盒,减少化学消毒剂浸泡环节,而直接将针头等医用垃圾焚烧处理,减少二次刺伤机会,严格管理医用垃圾,减少其他医务人员被针刺伤的机会,并严防医用垃圾流入社会,给大众带来危害。

2.4 建立健全的针刺伤管理制度 医院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针刺伤的危害,应根据国家有关要求,严格建立和完善健全的针刺伤管理制度,制定一系列针刺伤的防护措施,以减少护士针刺伤的发生;应建立针刺伤报告系统,使护理人员在针刺伤意外发生后能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得到及时的咨询和处理,同时有关部门在收集这些数据时应分析事件的发生原因,从而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对易造成针刺伤的护理人员应进行乙肝免疫疫苗注射,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针刺伤后造成的危害。

2.5 合理配备护理人员 医院可以适当增加护士编制,改变当前超负荷工作状态,急诊科护士的选择应考虑其工作经验和业务水平,需要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和一定临床护理基础,业务技术熟练,责任心强,心理素质好,身体健康,在人员分配上注意新老结合,使她们互相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实现急诊科护理人员的合理配备,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避免急诊护士针刺伤意外的发生。

2.6 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素质 急诊科面对的患者多而杂,面对的病症也是多种多样,而且这些患者的病情多是危、重、急,因而对急诊科患者进行护理时需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否则就可能发生针刺伤,为此,急诊科应对护士加强心理素质的培训,全面提高急诊护士的心理素质,使她们在任何场合都能保持沉着冷静,只有这样,护理工作才能得心应手,从而使护理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针刺伤意外也就可以减少甚至避免。

3 结语

在急诊护理中,虽然针刺伤时有发生,但只要医院管理部门和广大护士及时总结分析针刺伤的发生原因,不断提高针刺伤防护意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防护措施,针刺伤是可以减少甚至完全避免的。

参考文献

[1] 王玉玲.当前护士压力分析与应对.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005,17(1):62.

[2] 敖薪.国内护士压力研究现状与进展.实用护理杂志,2000,16(7):123.

[3] 王群.临床护士工作冲突调查分析.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