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初中语文迁移艺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迁移艺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在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寻找切入口,引导学生把知识往更广阔的空间迁移,“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设计。

【关键词】重要性 迁移的设计

一、认识迁移,重视迁移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或者是已有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人们常说,学校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而且要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在语文教学中,如果已有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学习新知识和解决新问题的情境中,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就会产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学习效能。在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是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质和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指导学生了解迁移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并让学生知道影响迁移产生的一些因素,使学生平时注意这些因素,提高迁移的意识,促进一切正迁移的产生,并自觉提高迁移的能力。首先,教育学生理解迁移的内涵。其次,让学生了解影响迁移产生的因素。第三,积极创造条件,提高迁移的意识性。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造适宜迁移产生的环境,提高学生主动地产生迁移的自觉性。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中招考试说明也一再强调:“命题要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的联系,重视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全面考查语文素养。”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更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依据语文教材,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深刻化、灵活化、系统化,“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

迁移是是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合理地运用迁移艺术,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师生之间建立起“为迁移而教,为迁移而学”的课堂理念,对于学生学好语文至关重要。

诱思探究教学论的创始人张熊飞教授说:“学生对已有知识、技能的概括化、系统化水平越高,就越能揭示出以前没有认识过的同类新知识、技能的本质特征,并将其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进而转化为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把新课上成旧课’和‘把旧课上成新课’都是一种高超的教学艺术,也是老一辈在长期教学中的经验结晶。其实,这都是迁移理论的灵活运用。”

如:读过古诗词的人一定会发现古诗词中意象一般而言都是固定的。以“杜鹃(子规)”这一意象为例,杜鹃在古诗词中代表“愁苦”,那么我们再读“扬花落尽子规啼”时,就可以很快地把握住这句诗感情基调:愁苦、萧索。课堂迁移艺术的关键点是找准切入口,让新旧知识对接,让学生在学的乐趣中,通过让大脑中已有的认识结构所贮存的信息复活,在新输入信息的作用下,参与同化或顺应,从而获得新认知结构,形成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贾德认为,知识概括化的水平越高,迁移的范围和可能性越大。原理原则,因其具有普遍化的作用,可以适合于一切有关问题的解决,足以加速问题解决的步伐,增进学习迁移的效用。

学习文言文时,把常用的文言虚词、文言实词、文言句式归纳整理,在学习新文言课文时,诱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准相似点,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领悟,互动交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完成了知识的迁移和能力训练。由此可以看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寻找切入口,引导学生把知识往更广阔的空间迁移,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设计。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他说:“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发生类似的联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联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先生的话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运用归纳法去寻求知识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自己运用正确的学习方法,去打开知识大门、开发文化宝藏,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总之,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我们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具体教学对象的特点,灵活地创设和利用教学契机去促进积极迁移的发生,真正把“为迁移而教”升华为自己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教学观念,并能结合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只有充分地认识迁移艺术的重要性,语文教学才有可能在学生能力培养上有比较显著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