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地理教学中的延伸、内联与遐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地理教学中的延伸、内联与遐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情境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让学生处于最佳学习情境之中,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最终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主动接受、领会和掌握的目的。实践证明,学生在课内、课外处在最佳情境状态下,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达到最佳状态,也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能。笔者在地理教学实践中做了一些创设情境的尝试,将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将本节内容与本节知识向课外延伸,将本节内容与本节知识相关联,利用所学知识展开丰富有趣的遐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课本知识向课外延伸

创设情境不是简单地激发兴趣,而是教师在课堂上创造一种具有浓厚学习气氛的环境,引导学生在理解本节内容的基础上增加有关知识,将课本知识向外延伸,既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如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教材中只有插图介绍都江堰并有思考题“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有点过于简略。因此,由师生共同查找资料来了解都江堰的历史及功能是非常必要的。在了解都江堰基本情况之后,我给学生朗读了余秋雨先生《都江堰》里的第二节:“这里的水却不同,要说多也不算太多,但却股股叠叠都精神焕发,全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踊跃着喧嚣的生命。”“这种比赛又极有规矩,奔着奔着,遇到江心的分堤,刷的一下裁割为二,直窜出去,两股水分别撞到了一道竖坎,立即乖乖的转身改向,再在另一道竖坝上撞一下,于是又根据筑坝者的指令来一番调整……”对于都江堰的功绩,余秋雨说:“有了它,旱涝无常的四川平原成了天府之国,每当中华民族有了重大灾难,天府之国总是沉着的提供庇护和滋养。”

听了这样文辞精彩、修辞巧妙、描写细腻的华丽文章,学生能不受感染,不受启发吗?学生不只是加深了对本节内容的理解,而且受到文字魅力的熏陶。这种延伸的意义不只体现在本节课堂教学中,很可能会让学生终生受益。

二、同节内部两个知识点相联

创设情境既要根据教材内容来精巧设计,又要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思维能力和兴趣爱好去考虑。只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思索去探究,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如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四节“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节中,一个重要知识点是了解北京的名胜古迹――长城、故宫、十三陵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具有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的著名旅游景点;另一个知识点是了解北京的航空、公路、铁路等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这两方面的教材内容可以说是不搭界的,但又同时存在于北京城内,包含在本节教学内容之中,教学起来比较有难度。要让学生对这两部分内容感兴趣,加深记忆,只有将二者串联在一起创设有利的学习情境。

首先,我绘制了北京几个重点名胜古迹(景点)的分布图和主要高速路、地铁的简图,两张图同时挂在黑板上。学生认真看图、确定方位,了解北京交通概况的同时自己绘制一张既有景点又有交通的概图,以小组的方式对学生自己绘制的简图进行评议。最后以小组为单位介绍本组的意见:乘什么车,到什么景点,大概的交通费用等。15分钟的小组评议时间内学生热烈讨论、认真绘图、积极思考,气氛活跃、效果甚佳。有人说这是为学生构建自主学习的平台,有人说这是新课改的需要,无论怎么说,这是一种学习环境,是一种教师为学生创设的学习情境。

三、在遐想中获知

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热烈讨论,积极回答问题是一种情境;而静静的思考、默默的阅读也是一种情境。这种情境的出现需要教师深思熟虑的设置问题,给出场景,提出悬念。

前文例举的《都江堰》一文,作者余秋雨写到:“也许水流对自己的驯顺有点恼怒了,突然撒起野来,猛地翻卷咆哮,但越是这样越是显现出一种更壮丽的驯顺。已经咆哮到让人心魄具夺,也没有一滴水溅错了方向。阴气森森间,延续着一场人与自然的千年谈判。”根据这段,让学生想想当时李冰是怎样设计都江堰的?闽江的水在作者笔下呈现怎样的情形?你怎样理解都江堰的作用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除第二个问题外,都显示出思考的深度和准确,证明了这一情境的创设是成功的。

这种教学内容的延伸与遐想的有机结合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有延伸才会有遐想,有想象才会有提升,才会有获取,也才会有创造。

再如第八册第十章“青藏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里介绍了青藏地区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同时设置了“模拟一次雪域高原之旅”活动。学生对这一活动的反应很积极,把从家乡到拉萨的路线图设计得很精准,这也是一种遐想的情境。但教材中对的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水平的介绍很少。为让学生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我设置了课外题:国家为什么提出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你长大愿意做一名志愿者吗?谈谈你的想法和准备。

也许这不是教材本身的要求,但是地理学科同其它学科一样,不只是学知识,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获知,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学生基本素质。这也是教材隐含的德育内容。

“在审视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固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的某种意义。”这就是情境教学的目的,也是情境教学的必然。因此,在地理教学中有效利用延伸内联遐想的手段创设适合学生特点的学习情境,必定会带动教学方法的创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