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浅谈“棚下乐”在“棚顶”的运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浅谈“棚下乐”在“棚顶”的运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棚顶”借立体形象的情节诠释了“棚下乐”的抽象朦胧,“棚下乐”以抑扬顿挫的旋律为直观的故事情节提供了想象空间,适当得体地运用“棚下乐”,能为“棚顶”添砖加瓦、润色美容。

关键词:潮剧音乐;棚顶乐;棚下乐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9-0120-01

潮州音乐和潮剧音乐是两个具有深厚潮汕文化特色的不同艺术品种。潮州音乐分为弦诗、细乐、潮州大锣鼓、潮阳笛套、庙堂音乐五个不同的器乐种类,它的阵地主要在民间,俗称“棚下乐”。潮剧音乐包括唱腔、锣鼓、伴乐三个部分,它的阵地主要在舞台,俗称“棚顶乐”。潮州音乐和潮剧音乐的乐器、曲调基本相同,它们既各自发展,又互相吸收。潮剧音乐从潮州音乐吸收大量的器乐曲,成为潮剧唱腔的一部分,更多的潮州音乐则被用来作为连接唱腔、烘托场景、配合舞蹈的伴奏音乐。

潮州音乐分为“轻六”、“重六”、“反线”、“活五”、“轻三重六”等调体,它被潮剧唱腔吸收后,形成了潮剧舞台富有感彩的“轻六曲”,“重六曲”、“反线曲”、“活五曲”。潮剧舞台充满喜、怒、哀、乐。人物的情绪变化一般通过唱曲来表现,曲后常觉意犹未尽,这时往往会以相同调式的潮州音乐作为情绪配乐来延续和渲染剧情的气氛,潮州音乐在“棚下”演奏的时候,听起来真有点“朦朦胧胧”的感觉,但结合“棚顶”的戏曲情节、音乐情绪来欣赏它,就会觉得它特点突出、形象生动。潮州音乐的“轻六”调也称“轻三六”调,以“5、6、1、2、3”为主要音群组成旋律,“7、4”二音只作过渡音或修饰音用。曲调情绪轻松欢快、开阔明朗,如《荔境记》第一场,元宵月夜,灯火辉映,鼓乐喧天,万众欢腾。泉州书生陈三初到潮城,被眼前热闹非凡的景象吸引住,他信步闲逛,尽饱眼福。这时潮州第一美人黄五娘在侍婢益春的陪伴下也在赏灯,他们灯下巧遇,陈三立即被五娘的才貌所吸引,有意亲近,借故搭腔。在这“元宵好花灯,灯下好人物”的情形下,笛子领奏的《南正宫》优美悠扬,它把气氛哄托得轻松典雅、欢快热闹。真正是“情由景生,情景交融”。

“重六”调也称“重三六”调,以“5、7、1、2、4”为主要音群组成旋律,“6、3”二音只作过渡音或修饰音用。情绪较为端庄严肃,有时也略带悲怨。如潮州弦诗《半夜梦》、《崖山哀》等乐曲。以《辞郎洲》第一场为例,风雨飘摇的南宋朝廷被如狼似虎的元兵一路追杀,惊惶失措的太妃、皇帝急诏天下仁人志士勤王护驾,潮州都统张达接诏后愤恨不平,他曾三次勤王遭奸谗害,无功而返,对再次出兵心有余悸,打算不予理睬,这时他的夫人、巾帼英雄陈璧娘权衡天下形势,唱出了“匹夫匹妇关兴亡,岂可坐视国破民殃……大好河山已破碎,万民翘首望太平,愿将军舒展平生志,勤王抗元救苍生”的心声,张达闻言,心有所动,但他们夫妻也深知当前形势凶险,此番出兵前途难卜,能否建功立业、保境安民实无把握,深感犹豫迷茫。这时乐奏《半夜梦》,情绪凝重低沉,令人窒息。唱段赋予乐曲庄严肃穆的情绪,乐曲表现出悲伤哀怨的气氛。浑然一体,相得益彰。

“反线”调顾名思义,它以乐器二线的定弦反子为母而得名(如“5、2”定弦反线成为“2、6”定弦),以“5、6、1、2、4”为主要音群组成旋律。“反线”调实际上是轻六调乐曲的下属调转换,由轻六调的乐曲往下移五度而成,乐曲情绪谐趣逸畅、富于幽默感,如潮州唢呐曲《骑驴歌》、《卖杂货》、《苏六娘》等乐曲。在《苏六娘》第四场中,反角人物杨子良偕同乳娘要到揭阳讨亲,一路之上,杨子良心情迫切,乳娘则心不在焉,问东问西,当她问到什么是“节妇亭”时,子良回答“夫死不嫁、一生贞洁”,死后可立亭,并表示将来要与乳娘立“节妇亭”,这时乳娘感触颇深,不情愿地道出了她与杨父之私情,子良顿悟,手足无措、尴尬不已。故事情节令人忍俊不禁。人们一边欣赏演员的风趣表演,一边欣赏诙谐动听的《骑驴歌》,真觉物我两忘,开心无限。

“活五”调是潮州音乐独有的曲调。“五”是指二四谱中的“五”(即简谱的2音), “2”音比其他调体的“2”略高,“7”音比其他调体的“7”音稍低,“活”是指“2”、“7”二音在演奏上作上下滑动的意思。由于“活五”调是由六声音阶组成,没有工尺谱的“工”音(即简谱的3音),故也称绝工调。曲调多用于缠绵悱恻、悲怨哀愁,如潮州弦诗《柴房会》、《福德词》等乐曲。《柴房会》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潮剧折子戏,女主角莫二娘父母早丧,富家为奴,投亲被骗,青楼卖身,遇人不淑,柴房自尽,冤魂不散,怨气冲天。她一出场就是一段完整的“活五”曲,情绪悲怨凄凉、催人泪下。活五曲有时也能表现轻松诙谐的情绪。《春草闯堂》第七场,作曲者巧妙地把《喜乐登楼》降下一个调,再把它变成“活五”,速度不变,充分展示胡知府“送婿上京”时趋炎附势、头脑发热、盲目乐观、沾沾自喜的胡闹气氛。

“轻三重六”调是近代一些潮州民间音乐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逐渐演变而成的一种曲调,它把“重六”调的“三”改为“轻三”(即将简谱的7改为6),它把“轻六”调的“六”改为“重六”(即将简谱的3改为4),其效果介乎轻六调与重六调之间,成为独具一格的曲调,该调在潮剧舞台较少用。

总之,潮州音乐与潮剧音乐,两者调式特点统一、息息相通、互相映衬、相得益彰。“棚顶”借立体形象的情节诠释了“棚下乐”的抽象朦胧,“棚下乐”以抑扬顿挫的旋律为直观的故事情节提供了想象空间,适当得体地运用“棚下乐”,能为“棚顶”添砖加瓦、润色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