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草豆蔻与混用品云南草豆蔻的鉴别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草豆蔻与混用品云南草豆蔻的鉴别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近年来在中药材检验过程中,发现大量用云南草豆蔻当做草豆蔻使用,为避免品种混用,确保用药安全,本文对这两种植物采用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以及红外光谱方法进行鉴别比较。

关键词:草豆蔻;云南草豆蔻;混用品;鉴别

草豆蔻为姜科植物Alpinia katsumadai Hayata的干燥成熟种子团,是中医常用药物,始载于《名医别录》。《本草纲目》列为草部第十四卷,其味辛、涩,其性温。具有温中、祛寒、行气、燥湿的功能。经现代研究,种子含山姜素(Alpinetin)和小豆蔻明(Cardamonin)等有效成分。近年来我所在完成中药材专项整治任务过程中发现有大量将云南草蔻的种子当作草豆蔻用,云南草蔻为姜科植物云南草蔻Alpinia blepharocalyx K.Schum的干燥近成熟种子团,为云南地方习用品,为避免品种混用,对这两种植物从性状、显微特征、薄层色谱以及红外光谱法进行鉴别。-zo%, 百拇医药 ,

1仪器与试药

显微镜:莱卡 Leica DM 500 ; 红外光谱测定仪:美国PerkinElmer spectrum 100;

硅胶G预制薄层板: 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厚度:0.2~0.25mm;规格:10×10cm);

试剂:水合氯醛、稀甘油、甲醇、甲苯、乙酸乙酯、丙酮、乙醇、溴化钾,均为分析纯;

对照品:山姜素(来源:中检院 批号:110762-200302) 小豆蔻明(来源:中检院 批号:110763-200302)

2 药材性状

2.1 草豆蔻为类球形的种子团,,直径15~27mm。表面灰褐色,中间有黄白色的隔膜,将种子团分成3瓣,每瓣有种子30~80枚,粘连紧密,种子团略光滑。种子为卵圆状多面体,长3~5mm,直径3mm,外被淡棕色膜质假种皮,种脊为一条纵沟,一端有种脐;质硬,将种子沿种脊纵剖两瓣,纵断面观呈斜心形,种皮沿种脊向内伸入部分约占整个表面积的1/2;胚乳灰白色。手捻种子团易分裂成单个种子,气香,味辛、微苦。

2.2 云南草豆蔻为类球形种子团,直径9~22mm。表面灰黄棕色,种子团分成3瓣,中间隔膜不明显,每瓣有种子9~16枚,粘连较紧密,种子团略粗糙。种子呈锥状四面体,外侧背面稍隆起。质硬,手捻种子团不易破碎,气微,味微辛,苦味极微。

3 药材显微特征

3.1 云南草豆蔻种子横切面:假种皮有时残存,为多角形薄壁细胞。种皮表皮细胞无色,长方形,壁较厚;下皮为1~3列薄壁细胞,切向延长呈类长方形;色素层为数列棕色细胞,其间散有类圆形油细胞1~2列,直径约50μm;内种皮为1例栅状石细胞,棕红色,内壁与侧壁极厚,胞腔小,内含硅质块。外胚乳细胞含淀粉粒及草酸钙方晶,偶见细小簇晶。内胚乳细胞含糊粉粒。

3.2 草豆蔻种子横切面与混淆品的区别是:种皮表皮细胞类圆形,下皮细胞略切向延长,外胚乳细胞含少数细小簇晶。h1x[,

4 薄层色谱法鉴别

4.1 样品液的制备h1x[, 取草豆蔻和云南草豆蔻粉末各1g,加甲醇5ml,置水浴中加热10分钟,不时振摇,滤过,滤液作为供试液。取山姜素和小豆蔻明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混合溶液,作为对照溶液。

4.2 展开条件与结果

取硅胶G预制板,取上述3种溶液各10μl,点样。以苯―醋酸乙酯―甲醇(15∶4∶1)为展开剂,上行展开9.0cm(室温22℃,相对湿度38%),取出,晾干,在100℃烘约5min,置紫外灯(365nm)下检视;草豆蔻色谱中,在与山姜素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浅蓝色荧光斑点;在与小豆蔻明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暗棕褐色斑点。喷三氯化铁乙醇液(1g∶100ml)后,在日光下检视:草豆蔻色谱中,在与小豆蔻明相应位置上,显相同的褐色斑点。云南草豆蔻色谱中,在与山姜素、小豆蔻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未见斑点,

见下图。

5 红外光谱鉴别

采用草豆蔻和云南草豆蔻的50%乙醇浸出物,采用溴化钾压片法测其红外光谱,草豆蔻在1310~1200cm-1区间有2个明显的吸收峰,峰位为1277cm-1 、1215cm-1;而云南草豆蔻在此区间只出现一个较强吸收峰,峰位为1260cmcm-1。

6讨论

草豆蔻和混淆品云南草豆蔻来源于同科同属不同种的植物,两者的外观性状有一定的相似性,在临床药用上经常会混淆,本文实验结果表明,云南草豆蔻与草豆蔻从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及红外光谱特征均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尤其是草豆蔻中的主要成分山姜素和小豆蔻明,在云南草豆蔻中未检出。笔者认为把云南草豆蔻作为地方习用品不太合适,只能是草豆蔻的混淆品,应该加以区分,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效,云南草豆蔻不能混作草豆蔻入药。

参考文献:

1 中国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

2 常用中药鉴定大全.黑龙江: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