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企业创新:是华丽转身不是花样翻新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企业创新:是华丽转身不是花样翻新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这是国外专家在一次培训班上曾经做过的游戏:主讲人手上有一个白色信封,里面可能是50元钱,也可能是一张罚款单,也可能是别的惩罚。你有三种选择:(1)可以打开信封,但必须遵从信封里的要求,(2)也可以不打开信封,(3)还可以传给同伴,让同伴打开。你会作何选择?

不打开信封,就意味着一切在停滞不前。这样尽管无风险,可是机会会悄然滑过;原地踏步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倒退。发展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我们把发展看成是现实的突破,好比那个信封,撕开它就意味着对现状的突破,要发展就必须创新。

创新,也叫创造。它是个体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的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的成果(精神的、社会的、物质的)的认知和行为活动。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更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法宝。

多少案例在上课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指出,未来五年,将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纵观当代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转型升级处于主动,华丽转身

吉利是半路出身转入汽车行业的。对于汽车制造业来说,研发每一款发动机、每一个新车型,都需要配置相应的控制系统。如果请国外的公司做,首先要花大价钱来做匹配,就算做出来了也不是自己的。将来如果要升级还要求别人。正是基于这点,吉利2008年5月,成立了浙江智慧电装有限公司,专业从事汽车电子核心技术及相关零部件研发和生产。2008年8月,车身集成控制器开始在智慧电装公司研发;2009年3月开始批量生产;2009年5月,车身集成控制器实现了大批量生产。至2010年底,吉利已累计生产自主研发的车身控制系统10万套。此举带给吉利的不仅是经济效益,使此项成本降低了15%;更有技术上的提升,改变了吉利电控系统依赖外部供应的历史,标志着吉利完成了从模仿到自主创新的蜕变。

吉利靠加强研发蜕变,三维则是在国外最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得以发展。美国一家公司发明一种治癌新药,在肿瘤处注射溶瘤腺病毒以杀灭肿瘤,但治疗效果不理想,加上其他原因,此药未能在美国批准。上海三维生物技术公司的专家仔细分析和试验了这一新药后,发现患者注射溶瘤腺病毒后会发烧,而美国医生却用退烧药压制发烧,影响了疗效。三维公司专家分析基因治疗原理后,认为还应增加热疗,改变配合的化疗药的用药次序,首次提出将肿瘤细胞溶解释放的抗原信息,全息地呈递到免疫系统,激发特异的体内肿瘤疫苗,实现了个性化治疗。这样注射一处肿瘤,全身其他的肿瘤也可能缩小和消失,疗效大大提高。三维公司研制的新药H101已经过三期临床试验,即将被中国药检局批准。三维公司在美国公司专利基础上的重大创新已获得13项国际新专利,H101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批准的基因工程腺病毒注射液。

企业通过创新得以发展,成为品牌的事例枚不胜举。

帅康1993年首开深型吸油烟机先河,掀起了行业的第一次技术革命。2003年,帅康大胆自我否定,又领中国芯欧式机和免拆洗烟机行业之先,多年创新之路成就帅康中国厨卫第一品牌。帅康连续十年来市场综合占有率、市场销售份额、市场覆盖率三项指标名列全国同行第一。

艾美特在全球首创塔式气流扇,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风扇。艾美特塔扇,出口欧美近百个国家,每台创汇120美元,超过了一台空调的价值。电风扇是在中国流行了八十多年的传统产品,艾美特为什么会创造如此溢价,答案只有一个:基于完美的创新。

奥普浴霸也是中国小家电产业中惟一的品类开创者和代表品类符号的品牌。奥普在浴霸产品和集成吊顶产业通过十五年的持续创新,在品类中一枝独秀,无论市场占有率还是品牌溢价率都超越所有对手50%以上。

神州因为研发中国笫一台安全型燃气热水器,开创了燃气热水器产业,后又通过历年研制多项世界大型运动会火炬制造,成长为高贵血统品牌。

樱奇也因开创了双层箱体吸油烟机而一度跻身吸油烟机品牌三甲之列,荣获中国驰名商标,至今仍位居中国高端吸油烟机阵营。

……

由此可见,起步于模仿的“中国制造”,前些年陷入低附加值、低技术、低价格竞争的增长陷阱。企业要走出“三低”陷阱,华丽转身,其中心环节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短板何时能加长

中国提出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眼下创新已在神州大地唱响,得到各方面的响应,成了各行各业的热门词汇。

然而,也应看到,尽管国家制定了“以企业为主体”的国家创新战略,但企业显然还没有成为中国的创新主体。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究开发经费占销售额的比重只有0.76%,远低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全国来看,有科技研发活动的企业仅为38.7%,有研发机构的仅为23.7%。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8.6%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

创新表面看起来轰轰烈烈,但实际上在一些企业变成了“唱新”:什么事情都与创新挂上了钩,什么事都能创新。创新的泛滥使“改革原有的,创出全新的”创新本意遭到了滥用,不少人打着新幌子干着旧事物,却套上了创新的招牌。

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是很多制药企业搞“旧药穿新衣”、换汤不换药的所谓改剂型新药开发。制药企业为了获得最大利润,即是已有一种产品,对原有产品中的辅料稍加改变,就成了一种‘改剂型’的新药。比如青霉素,就可以派生出上百种药效作用完全相同的所谓新药。一旦获得新药证书,穿上新衣的旧药就可以定出比原来高得多的新价格。

更有甚者,还有的整容医院频频“换马甲”,使用个“新名词”就标榜是创新。“E光嫩肤”、“复合彩光嫩肤”、“光量子嫩肤”……这些新技术其实都是一种技术原理,即通过特殊波段,对皮肤进行脱毛、祛斑或者其他疾病治疗。而“仿生绣眉”、“仿生植眉”、“三维立体仿真眉”、“羽毛仿生绣眉”等所谓“高科技”新技术,其实也都是一回事。新名词的更新换代并不是技术的更新换代,而是为了蒙骗消费者,这样利润就更丰厚。

汽车市场“换马甲”的现象也很普遍。在一些车展上有些厂家一年内推出无数改款新车,什么低值版、低碳版、超炫版等,旗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有的还打出了“合资自主品牌”的旗号。其实呢,大多数是在原有车型上加以改进,汽车内部实质东西并没有改变。你看,所谓新车,发动机是日本的,波箱是德国的,甚至连一根电源线也是国外的,何有创新,何有“自主品牌”可言。说白了,这只是厂家的一种营销手段,就是一种噱头。

另外,创新是一项没有时间概念的工程,有时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于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的。若没有足够的耐心与恒心,是很难得以实现。在现实创新实践中,一些企业却往往急于求成,尤其是部分私营企业仍在苦苦寻找使自己可以在市场上生存的核心业务,只考虑短期效益,根本无暇顾及技术进步。企业本是创新的主体,但现在越来越多企业却不愿投入足够精力、财力进行科技研发。不少制造业企业厌倦了制造业本身,而将资金转入赚钱相对容易的房地产、股市等方面,并美其名曰“商业模式创新”。这样发展下去,中国的一些产业会一再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向国际品牌学点东西

世界发达国家企业重视创新发展,不但创出了品牌,推动着本国经济前行,也带给了其它国家创新发展的启示。急欲通过创新实现转型的中国企业,可以从国际品牌中学习到什么?

研发投入毫不吝啬。有研究表明,在研究和开发方面的投资至少能为社会带来30%的收益,而新机器设备等有形资本投资只能带来8%至10%的收益。

作为美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汽车零部件生产商,德尔福公司近几年自主开发的未来汽车新技术、新产品种类繁多,包括高性能燃料电池、新型发动机管理系统、车载国际互联网和数据技术、流动家庭影院等等。德尔福公司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汽车技术中处于领先地位,主要是企业为自主创新创造了必不可少的条件,投入大量技术力量和研发资金。据介绍,虽然一度时间德尔福公司经营就已经开始面临困难,但是它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却毫不吝啬。比如,当该公司的纯利润只有不到3.5亿美元时,但研发投入仍高达17亿美元。在该公司,处处可见的口号是:“驾驶明天的新技术,不满足现有的汽车世界”。这大概就是该公司汽车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原因和动力。

日本企业一向十分重视强大的科研投入。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日本经济虽然陷入了长达10多年的低迷之中,但日本企业的科研开发经费投入从1995年开始不仅没有减少,而且一直在增加,每年投入的科研经费总额达到了16.8万亿日元左右,科研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高达3.35%,这一比例堪称世界之最。

消化吸收舍得花功夫。这方面日本企业可以说是典范。日本企业每引进一项技术,总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物力进行消化、吸收。它们不仅要完全学会和掌握这项技术,而且要以这项技术为基础,通过创新,研究开发出拥有自己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有人形象地比喻,日本人每引进100美元的技术,会用200美元来进行学习、消化和创新,并用创新出的专利技术赚回300美元。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期,本田摩托车在欧美国家消费者的心目中也是劣质产品。但该公司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从德国购买了摩托车和技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技术研究和创新,结果生产出世界上享有盛名的高质量摩托车。由于该公司十分注重研发和自主创新,不断推出新技术、新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事业得到飞跃发展,现在已经成了以汽车为主打产品的大型跨国公司。

日本是世界上公认的家电王国,掌握着家电行业大部分核心技术,仅专利使用费一项就是一笔相当可观的收入。但是,最早发明电视机、家用录像机以及液晶显示技术的并不是日本人。日本引进了这些基础技术,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开发和创新后,拥有了自己的核心技术,发展了家电产业。由于日本电器厂商不断研发新技术、新产品,使日本家电产品维持着很高的综合竞争力,在自主创新方面具有典型意义。

有着长远的眼光和魄力。宝马汽车世界闻名,而它变成一个品牌,从研发到制造,从生产工艺的优化到节能减排,前后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为追求车辆的轻量化,宝马汽车从上世纪30年代就对轻量化车身的新技术、新材料进行研发。当1939年宝马公司推出其轻型车代表作BMW 328 Mille Miglia车型时,这种独特的管状车身设计,甚至一个人就可以将整个车身钢构举起。而到了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今天,这家公司正在酝酿推出一款叫做“超大城市汽车(Mega City Vehicle)”的新型电动车,该车车身将全部采用碳纤维制造,以平衡因为电池而增加的将近300千克重量。这也将是全球第一款全碳纤维车身的量产车。就在许多业内人士还在为电动车应该采取什么电池技术路线争得面红耳赤的时候,宝马汽车已经在其2007年公布的高效动力企业战略规划中提出,将在2020年推出以氢能源技术为代表的新能源车辆。与电动车相比,氢能源车有着更低排放、资源更易获得等诸多优势,从长远看,是发展新能源车的最佳选择。而宝马公司最早进入氢能源的应用,则更要追溯至1978年。要知道,那一年正处在第二次石油危机前夜,国际油价还在每桶13美元左右,廉价得令一切替代能源都显得无比多余。正是这种超越时代的研发和投入,宝马汽车工艺才做到今天这个水准。

为消费者提供本地化产品。洋品牌穿“唐装”现在成了时尚潮流,然而,这正是洋品牌融入中国市场的一个创新:由“中国制造”变身为“为中国制造”。不久前肯德基继油条、豆浆之后又打进了“米饭”领域。这个拿着汉堡包走进中国市场的老外,仅在2003年一年就推出了20多款“中国特色”食品。不仅如此,咖啡品牌星巴克也在中国“变节”卖茶,百事可乐为吸引中国人而推出红色包装,更有奥迪车为中国加长再加长等频频出现。

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开始扎堆儿为中国制造。NIKE的设计师们曾专门为小皇帝詹姆斯设计了一款新鞋:詹姆斯四代―――中国红;此款鞋在中国市场只限量发售4500双,这个产品的理念和设计元素正是挖掘了中国传统的帝王色彩:新鞋的鞋盒以古代帝王的皇城门为主题,融入中国帝皇气派,鞋盒整体造型酷似中国皇帝玉玺,在盒内还配有类似玉玺的中国印章,球鞋内侧还印有代表中国区号的字样“0086”。著名手表企业瑞士国际斯沃琪集团,则在中国首次推出以“生肖”为主题的特别款,设计了“狗来福”。这款产品,除了生肖外更挖掘了大量的中国元素,整款设计以红色为基调。

创新是带有氧气的新鲜血液,是未来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国外品牌靠创新保持着活力,相比之下,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