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例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古代诗歌教学方法例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古典诗歌浩如烟海,博大精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随着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深化,古典诗歌在中学语文课本中的比例逐渐增加。认真搞好古代诗歌的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古典语言的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关键词:古代诗歌教学;理解感悟;纵横比较

中图分类号:G633.3?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2-0234-02

一、感知作品,“吟诵为主”

“吟诵”是我国传统的用于诗文声音表现的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吟诵者,且吟且诵也。“吟”的特点是有一定的腔调,节奏明显,常用拖腔,速度比较缓慢;“诵”则基本上是语言的“强化”,读的成分浓,速度稍快。“吟”和“诵”结合起来,就显得张弛得当、起伏有致,疏密相衬、疾徐相间。在感知作品的第一个阶段,首先让学生在初步理解作品内容的基础上“以吟代读”。教师边听边指导,让学生用语调的抑扬、语音的轻重、语势的缓急来表达诗歌那特有的韵律美。不仅要吟诵得朗朗上口、抑扬顿挫,还需细心体会作者感情的起伏变化。吟诵到高亢之处则慷慨激昂、铿锵悦耳;吟诵到凄恻之处要低回婉转,声泪俱下,通过吟诵,让诗歌那优美凝练的诗句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意象犹如音乐中跳动的音符自然流畅地融入学生的头脑中,形成带有愉悦感的音乐形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浓厚的兴趣。必要时可由老师率先吟诵。“以无情之语欲动人之情,难矣!”“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教师应以充沛的激情把学生带入到一个个情景交融、情理相生的艺术境界中,用情和声叩击他们的心弦,让他们尽情地品味诗歌那悦耳动听的音乐美,感悟那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浓郁淳馨的人文美和淋漓尽致的情感美。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不经意中启迪学生对诗歌深层内涵理解的拓展,引导学生对诗歌“象外之旨”、“韵外之致”的心神领会,品味诗歌有时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韵味之妙,为教学的下一步展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理解感悟,纵横比较

不少教师信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古训,在古诗歌教学中有重背诵而轻理解的倾向。即使有分析讲解,也不过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认为学生背会即可。再加上学生对作者、写作背景了解较少,生活阅历较浅,其理解往往是囫囵吞枣,浅尝辄止。时间一长就会淡忘,更谈不上灵活运用。要想真正把握作品的深刻意蕴,体悟深藏在作品字里行间的某种人生真谛、深邃的哲理、优美的意境、力透纸背的情感,非得运用一些方法不可。

1.横向对比,求同存异。在诗歌创作的百花园中,真可谓百花竞放,姹紫嫣红。不少诗人在同一题材创作出风格各异的作品来。如果把他们放在一起对比欣赏,求同存异,不仅能深入地理解那意蕴深厚的思想内容,真切地品味那诚挚动人的情感,细致地欣赏那优美隽永的语句,更能透彻地理解诗人的雄心抱负、情操气质。例如,初唐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送别之地,场景开阔、气势雄浑。同是送别诗,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的离别之景则是杨柳青青,空气清新;王勃与友人临别时相互劝慰,不为远别而悲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了诗人真挚的友情和豁达的胸怀。而王维为友人设酒饯别举杯劝酒时,惆怅、感伤之情已溢于言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情韵感人,曲调低沉;主张雪耻御侮、恢复失地的陆游在临终前念念不忘的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永载史册的诗篇充分表现陆游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抗金决心。

2.纵横对照,风格各异。即便是同一个诗人,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题材,随着心境不同也会创作出风格迥异的作品。例如,晚唐诗人杜牧既擅长豪健跌宕、骨气遒劲的古体诗,又兼做情致俊爽、风格清丽的近体诗,既有咏史怀古之佳作,又有抒情写景之奇文。例如,他的《赤壁》是一篇借物兴感之作,全诗笼罩着浓厚的历史兴亡之感。诗人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气。在写法上则从侧面浇笔,出奇立异,耐人寻味。他的《山行》却是一首词采清丽、风调悠扬的写景小诗,字里行间透露出他才气的俊爽和思维的活泼。在写法上,用正面描写的方法,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夕晖晚照,枫林流丹,白云人家……其情其景,妙不可言。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比较、分析、归纳、总结,加深了对诗歌内容、方法、风格、特色的理解,对意境、情思、美感的感悟。从而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了情操,培养了高尚的品格,从而产生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开拓创新,推陈出新

流传至今的古典诗歌大多都是脍炙人口之作,充盈着精华和瑰宝,辐射出文采和神奇。虽经历代学者的辛勤探讨,也难免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随着时间的消逝、社会的变迁、观念的更新,人们对诗歌的认识也有了一个新的层面。学古不是为了拟古,继往是为了开来,我们引导学生理解诗作并不是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客观地再现作者的创作本意,而是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积极的思维活动,创造性地发现作品中的种种意义,结合学生原有的思想感情、生活阅历、文化素养,吐故纳新,形成创新性的思维、认识。如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处逢席上见赠》这首诗中,写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句对仗工整、富有哲理的诗句,诗意是说: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荣。诗人借自然界的平凡现象来暗示社会人事新陈代谢的哲理,通常用来比喻任何腐朽没落的势力,都不可逆转历史发展的潮流,新生的力量必将欣欣向荣,茁壮成长。但这句名诗在学生的头脑中有着五花八门的答案。有的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如果你停滞不前,不思进取,就会像“病树”、“沉舟”一样被淘汰、遗弃。

总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新教材、新要求迫使我们每个语文教师必须抛弃旧的观念模式,探求一种新的教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学”,而不是教师的“教”,我相信:在我们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诗歌教学创新教育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