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中国制成品出口竞争力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中国制成品出口竞争力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我国出口贸易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本文从价格波动角度对我国在此期间的制成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在2000-2008年间,中国制成品出口竞争力总体呈现提高趋势,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01-2006年期间,制成品出口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第二个阶段是在2007-2008年期间,制成品出口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出口价格 出口竞争力 制成品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贸易发展迅速,1978年我国的出口总值在全世界位居第32位,出口总值占世界出口总值的百分比不到1%;之后这两项指标一直稳步上升,到2009年,中国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出口额蝉联世界首位。可见,总体上我国的出口贸易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里获得了快速发展,在出口总额快速增长的同时,人们也开始把对出口的关注重心从出口规模向着出口质量、出口效益方面转移,也即人们开始关注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尤其是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

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他们主要从出口额的角度出发,就出口产品、出口产业和国内不同地区的出口,运用RCA(显示比较优势指数)、ICC(产业内贸易指数)、IIT(国际竞争力指数)、SSI(出口结构相似指数)、TC(贸易竞争指数)、RTA(技术优势指数)和MI(Michaely指数)等分析工具研究比较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毛日、陈敬(2004)使用RCA、RTA和MI研究了我国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竞争力;杨汝岱、朱诗娥(2008)从不同指标考察国际竞争力的变化,发现我国出口贸易中,不同类型商品的竞争力在不同的时间阶段有较大的差异,从整体而言,竞争力在不断提升;郑展鹏(2010)研究了我国四类出口商品的出口竞争优势,发现我国的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具有平均的国际竞争力,非熟练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在一国出口商品竞争力中,价格是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相关研究中除了上述学者从出口额出发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还有一种视角和方法是从商品价格出发加以分析研究。J.R.Parkinson(1966)以英国1953-1963年的24种制成品为对象,研究了其出口价格和出口量的变化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在不同商品之间这种联系有很大的差异;G.F.Ray(1966)研究了英国出口商品在东欧国家市场的竞争力,发现价格波动对竞争力而言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年提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也从价格角度说明了产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

本文将基于国外研究者对价格波动与出口商品竞争力的研究方法,探讨分析中国自2000年以来制成品出口竞争力的变化情况。

基于价格角度的出口商品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领域中,针对单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时,出口商品的价格水平与该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之间呈反比关系,即价格越低就越具有国际竞争力,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于价格优势。这一理论主张一直贯穿于国际贸易理论从古典经济学时期到现代时期的发展过程之中,从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大卫•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一直到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都是如此。

但是随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尤其是随着技术差距论带动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出现,这一传统的理论主张逐渐引起不同的讨论。即考察出口商品竞争力时,在突破单个产业的视角,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整体竞争力出发加以动态研究的情况下,出口商品的价格与其国际竞争力呈正比关系。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一种产品(针对制成品而言)将依次经历技术密集、资本密集和劳动密集,也即将依次经历创新阶段、成熟阶段和标准化阶段。处于创新阶段的产品,是技术密集型并且垄断着世界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富有竞争力,而产品价格也是该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最高点,也即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是来源于产品的技术密集而不是价格低廉,即是质量竞争而不是价格竞争。该产品在其生命周期的后续阶段,贸易总额会继续增长,但这样的增长是来自价格下降带来的销量上升。以此从一种出口商品推广到多种出口商品,可以推导得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在出口总额的增长过程中,如果出口商品的整体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出口数量的增加幅度,那么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整体上品质良好、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反之则说明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整体上不是依靠品质良好而是依靠价格低廉,因而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下面以数学公式加以说明。

以公式Yit=Pit×Qit表示一国或地区一定时期的某种商品出口额,其中i表示商品种类,t表示年度。由Y=P×Q,在该公式两边进行全微分,得到dY=P×dQ+Q×dP,两边同时除以Y,得到,可得。

可见,出口总额的增长决定于两个因素:出口数量的增长和出口价格的增长。在具体操作中, 各项数据通过以下方式得出。为了比较各年度出口商品整体价格水平变动情况,需要求得每年出口商品的整体价格水平,由于价格是一个比率指标,因此使用每年出口商品价格的几何平均数来计算每年出口商品的整体价格,

即,以计算。

由于不能直接求出,而可以直接求出,因此通过如下方式进行比较。,设在出口额的增长中,出口价格的增长与出口数量的增长所作的贡献一样,即=,则=2X,可得,如果>,则在出口总额的增长中,出口价格的增长大于出口数量的增长。通过如下方法计算。年度出口总额为,。

下文将在上述基础上开展相关实证分析。

实证分析

(一)数据使用和计算

本文选取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9卷。本文需要使用各类出口商品的价格进行分析,因此使用《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海关出口主要商品数量和金额”这一数据来进行计算(使用数据经过消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处理)。

在所分析商品中,有两类商品加以剔除,一类是如“鸡蛋”等不适用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的初级产品;另外一类是如“玻璃制品”等在统计资料中仅有出口金额而无出口数量的商品。

剔除上述两类商品后,得到2000-2008年可进行计算比较分析的出口制成品共60种,以这些数据为基础进行计算各年度的Yt(出口总额)、(出口总额增长率)、Pt(出口平均价格)和(出口平均价格增长率),得出结果如表1所示。其中Y表示出口总额,IRY(increase rate of Y)表示(出口总额增长率),HIRY( half of the IRY) 表示,P表示Pt(出口平均价格),IRP表示 (出口平均价格增长率)。

(二)结果说明

2000-2008年间,我国制成品出口额一直保持增长状态;而制成品的出口平均价格依次经历了缓慢下降、平稳上升和快速上升三个状态,在2000-2002年,制成品的出口平均价格缓慢下降,2002-2006年平均价格平稳上升,2006年以来平均价格快速上升。2000年中国制成品出口总额为4652469万美元,到2008年这一指标上升到42127539万美元,平均增速为805.45%,即=805.45%;2000年中国制成品出口平均价格为0.973261万美元/单位,到2008年这一指标上升到5.958742万美元/单位,平均增速为512.25%,即=512.25%。如果仅仅比较2000年与2008年的这两个增长速度,可得>,也就是说,在我国2000-2008年的出口总额增长中,出口价格增长所作的贡献大于出口数量增长所占的贡献,出口商品整体上品质良好,也即我国制成品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是来源于产品品质良好而不是价格低廉,即是质量竞争而不是价格竞争,从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这种比较过于简略而不能说明问题,因此本文将进行更为详细的比较。

在2001-2005年间,制成品出口额增长率呈现提高趋势,2006-2008年呈现降低趋势;出口平均价格增长率在2001-2006年间呈现微弱的提高趋势,在2007年大幅提高,在2008年的提高幅度低于2007年,但高于2007年之前的提高趋势。对比IRY、HIRP与IRP,在2007年之前,IRP一直低于IRY。在2001-2006年,除2003年外其余年度IRP低于HIRP,2003年IRP略高于HIRY,说明在2001-2006年期间,除2003年外,其余年度中,在中国制成品出口总额增长的两个因素中,即在出口价格增长率和出口数量增长率中,出口数量增长率起到了主要作用,可见这段时间内中国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于价格低廉,是以数量取胜而不是品质取胜,从而不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2007-2008年,IRP不仅高于HIRY,而且还高于IRY,说明这段期间,在中国制成品出口总额增长的两个因素中,出口平均价格增长率起到了主要作用,可见这段时间内中国制成品的国际竞争力来源于品质优良,是以品质取胜而不是数量取胜,从而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结论

通过上述实证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在2000-2008年间,中国制成品的出口总额和出口价格水平都得到了增长,出口价格水平增长幅度总体呈现提高趋势,在出口总额的增长中作用日益重要。这一过程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2001-2006年期间,出口价格增长率小于1/2出口额增长率,在出口额的增长中价格低廉带来的出口数量增长起到了主要作用,制成品不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后续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在2007-2008年期间,出口价格增长率大于1/2出口额增长率,在出口额的增长中产品的技术密集带来的价格增长起到了主要作用,制成品开始具备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先发阶段。可见,我国制成品所处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不断从后续阶段向着先发阶段提升,说明我国制成品的技术密集度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1.J.R.Parkinson.The Progress Of United Kingdom Exports, 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ume 13, Issue 1, February 1966

2.G.F.Ray. Export Competitiveness: British Experience in Eastern Europe, National Institute Economic Review May 1966(36)

3.毛日,陈敬.中国工业制成品贸易竞争力及结构转型分析[J].东部经济评论,2004(2)

4.杨汝岱,朱诗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J].财贸经济,2008(2)

5.郑展鹏.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7)

作者简介:

孙庆刚(1981.11-),男,贵州毕节人,经济学博士,经济学讲师,任职于贵阳学院经济与管理科学系。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