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昆仑”释义诸说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昆仑”释义诸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昆仑早在先秦时期就见诸史籍,虽历经数千年的解读,学界对其意义仍有争议。笔者拣选前人研究成果,整理出了“昆仑”词意的四种说法――混沦(混沌或浑沦)、旋转或圆;“高、大”;“天”和“黑”之意。笔者认为,“昆仑”观念是从古代西北族群中传播到中原地区的,很可能是西北诸部族对“天”的原始宗教情感的浓缩;今日残存的“昆仑”观念见证了早期中原与西北族群间交流的悠久历史。

[关键词]昆仑;意义

昆仑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如《山海经》、《竹书纪年》、《穆天子传》和《尚书・禹贡》等。以上典籍的成书年代虽有争议,但昆仑一词至迟在战国时期已见诸记载。昆仑存在现实与神话,山名与族名的争议:《尚书・禹贡》以地理为经,颇具写实性;《山海经》与《穆天子传》兼具现实与神话因素,真伪难辨;《竹书纪年》写实性强。此外,诸书所载昆仑形象差异颇大,给学者的研究带来诸多不便。本文无意涉及昆仑的其他问题,仅欲整理学界争议较大的几种“昆仑”词意,并进行分析。无论是神话研究还是地理考证,都无法脱离对昆仑词义的探讨,明确昆仑词义,会使昆仑研究少走许多弯路。

一、混沦(混沌或浑沦)、旋转或圆之意

许多学者认为混沦是昆仑的古义,古籍虽未明载二者发生联系的具体时间,但仍能窥其一斑。

《庄子》:“南海之帝为■,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忽乃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与忽谋欲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1]

《史记・五帝本纪》:“昔帝鸿氏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浑沌”。《正义》慝,恶也。一本云“天下之民,谓之浑沌”。浑沌即“■兜”也。杜预云:“浑沌,不开通之貌”。[2]

《经典释文》:“混,本又作昆;沦,本又作仑。”[3]

《广雅・释训》:混混,或作浑浑。[4]

王力曾考证昆、混、浑读音相近,意义相关,三字同源[5]。赵宗福认为昆仑山与不周山相对,有圆的意思[6]。贾雯鹤考察昆仑作为旋转的天柱的内涵,以“盖天说”证昆仑为旋转之意的由来[7]。

从以上资料来看,受汉语词汇通转的影响,“昆仑”词意不断衍生[8]。从“圆”的角度探讨昆仑,不仅具有极强的写实性,还伴有浓烈的宗教意味。圆作为古今中外人类生活中的常见图形之一,俯拾皆是―日、月和大地皆以圆形呈现在人类视野中;而且,圆形相较于其他图形更容易被人类视为美的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圆在视觉上给人一种旋转不停,永恒不止的感觉,佛教中的左旋d与苯教中的右旋e皆具此特征,这或许是“昆仑”旋转之意的由来。那么,把昆仑看作是远古人类由自然现象而产生的对“圆”的宗教情感的历史浓缩应该是不错的。

二、“高、大”之意

《尔雅・释丘》:丘一成为敦丘,再成为陶丘,再成锐上为融丘,三成为昆仑丘。[9]

《水经注・河水》:三成(层)为昆仑丘。[10]

《山海经・海外南经》:昆仑虚在其东,虚四方。毕沅注:是昆仑者,高山皆得名之[11]。

先秦及此后古籍争言昆仑为西方高山,反映出时人对此认识的普遍认同,其后,道教又为昆仑山增添了耀眼的宗教光环,致使昆仑山之名妇孺皆知。但“昆仑”存在山名、族名和国名的争议,其最初究竟是什么,学界还没有定论。[12]在此情况下,昆仑的“高、大”之意难免有附会“昆仑山”之嫌。今后的研究中,避免将昆仑为“高、大”之意作为继续探讨昆仑词义的一个既定事实。

三、“天”之意

“昆仑”为“天”之意最早见于《史记・匈奴列传》,司马贞《索引》“祁连一名天山,亦曰白山”[13],而《汉书・霍去病传》“去病至祁连山”,颜师古注曰“祁连山即天山也,匈奴呼天为祁连。祁音上夷反”[14]。“昆仑”为“天”之意今日仍不绝于耳,追根溯源,皆本于此。

近代以来,借助语言学的研究,“天”之意的探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白鸟库吉称满族人至今谓天曰"Kulun"(可音译为昆仑),大夏赫连勃勃之“赫连”,原语为“Kulun",亦天之谓[15]。

朱芳圃认同“天”之意:“天山,匈奴呼为祁连山,亦即昆仑的异名,天者至高无上之名”[16];林梅村认为“祁连”并非匈奴语,而是译自吐火罗语阳性形容词体格单数Klom和Klyomo的早期形式Kilyom(o),意为“圣天”,而且祁连山在先秦时称昆山,即昆仑山,昆仑应是吐火罗语Kilyom(o)一词的汉译[17]。

宗喀・漾正冈布教授曾将“昆仑”一词拟为藏语的(gongla),意为高山、天山[18]。

刘铁程将“昆仑”与“祁连”进行对照研究,认为二者在历史上曾同指一名,“昆仑”来自羌中,而“祁连”来自河西及西域,二者皆有“天”之意[19]。

吕微认为“天”之意是据昆仑本义―圆引申而来,汉语中凡是圆的东西,多半可以昆仑名之。比如:天[20]。

从宗喀・漾正冈布教授的研究认为昆仑在藏语中本身就兼有两义。何新曾详细论证古汉语中太、大、人三字通用的情况,认为杨雄作《太玄》乃是用“昆仑”之古义,即“天”,而“昆仑”有“天”之意乃是因为古作“混沦”,亦即混沌或浑沦[21]。这样看来,“天”与“大”和“混沦”都是相通的。上文提及天在人类视界中以圆的形式出现,也是远古人类对天的最直接的表述,因此,“圆”应该是人类最早形容“天”的词语。

四、“黑”之意

清人陶葆廉《辛卯侍行纪》中称“昆仑”为胡语“喀喇”的转音,即“黑”之意,汉语翻译时又没有定例,昆陵、混沌和祁沦皆可。岑仲勉认为“黑”并非来源于“昆仑山之黑”,而是取意于“昆仑人肤色之黑”[22];汤惠生也认同:“昆仑为胡语‘喀喇’之转音,犹言黑也”,彝族人也谓“黑”曰“昆仑”[23];程发轫认为“昆仑”兼有崇高与玄黑二义,既有番语“喀喇”为“黑”之意,又据远眺高山皆见“青葱之色”,还据唐宋时呼身高而色黑之马来人为“昆仑奴”,得其“高黑”二义[24]。

李文实认为昆仑本身是一个译名,原仅指山脉,后泛指中印半岛及南洋诸岛地区。其语源出自今阿尔泰语系,故凡言黑均谓昆仑,如昆仑国,昆仑奴皆是[25]。

有学者认为“昆仑”为蒙古人“喀喇”的转音,但是蒙古势力深入到青藏高原始于蒙元,其后蒙藏民族间的交流即使在中原王朝变更时期也未曾断绝。蒙古语虽对青藏高原自然景观的表述施加了一定影响,但是,藏族对青藏高原的认识更清晰和透彻,对圣山、圣湖更是倾注了浓厚的宗教寄托,用浮于藏语之上的蒙古语解读“昆仑”是南辕北辙。所以,对于“昆仑”意义的探讨绝不能止步于蒙古语资料,而需要更进一步挖掘藏族和西北其他古代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资料,才能不断深化我们对昆仑的认识。

结语

笔者将学界认同度较高的四种昆仑释义做了简单总结。以上四说中,第一、二两说本于我国古代文献,最早出现于先秦时期;第三、四两说来源于我国古代少数民族。那么,四说中一半来源于古代华夏之外,甚至是被古籍所称的蛮夷戎狄之属。具体说来,四说之间因“天”之意存在重要联系:天地未开是谓“混沌”;人类视界中的天是“圆”的,且高不可攀;若要联接天上与人间,则需有昆仑山。因此,远古人类将对天的畏惧和崇拜具象化为圆,而高山则可以便利人间与天界的沟通,随着人类历史的不断发展衍生出对圆形和高山的崇拜。

昆仑在先秦时期西北族群中的流传想必是相当广泛的,进而传播到中原的华夏地区。今日为数不多的几个民族语言中的“昆仑”的释义是数千年前昆仑观念的残存。昆仑作为我国古代华夏与周边民族的共同记忆和古代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缩影流传到现代社会,映射出了我国古代各民族间曾广泛存在的交往历程,是解开我国古代各民族发展历史的一把宝贵钥匙。

参考文献:

1、庄周著,郭庆藩集释,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

2、司马迁:《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

3、陆德明:《经典释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

4、王念孙:《广雅疏证》,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5、王力:《同源字典》,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

6、赵宗福:《论昆仑神话与昆仑文化》,《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7、贾雯鹤:《昆仑原型为岷山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

8、马昌仪编:《中国神话学文论选萃》,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

9、郭璞注,邢m疏:《尔雅注疏》,《十三经注疏》,北京: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

10、郦道元著,陈桥驿校证:《水经注校证》,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

11、郭璞著,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93年

12、班固:《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13、白鸟库吉:《匈奴民族考》,载《匈奴史论文集1919―1966》,内蒙古语文历史研究室、历史研究室编,1976年

14、朱芳圃:《西王母考》,《开封师范学院学报》,1957年第2期

15、林梅村:《祁连与昆仑》,《敦煌研究》,1994年第4期

16、宗喀・漾正冈布:《公元10世纪以前的吐蕃()医学史研究》(未刊博士论文),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1995年

17、刘铁程:《多思麦历史地理研究―以中古前的i缅语地名为中心》,《兰州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18、何新:《诸神的起源》,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6年

19、岑仲勉:《中外史地考证―南海昆仑于昆仑山之最初译名及其附近诸国》,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

20、汤惠生:《神话中之昆仑山考述》,《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苏雪林:《屈赋论丛》,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21、李文实:《西陲古地与羌藏文化》,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作者简介:王建磊(1990-),男(汉族),河南郑州人,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学研究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藏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