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洞庭湖区城镇渍涝成因及防治对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洞庭湖区城镇渍涝成因及防治对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根据洞庭湖区城镇渍涝灾害特点,分析了湖南省汉寿县城镇渍涝灾害的成因,并针对城区地势平坦、排水设施标准偏低、城市路面过度硬化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 城镇;渍涝灾害;成因分析;防治对策;湖南汉寿;洞庭湖区

中图分类号 F299.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2-0204-02

汉寿县位于湖南省北部的洞庭湖西滨,沅澧两水尾闾,县域河流纵横,溪沟交织,湖泊密布,地表水系发达。全县有内河二级支流18条,总长1 113.7 km,有湖泊70个,面积31 533 hm2,据县气象局1981―2010年30年记载,年平均降雨量1 415.9 mm。全县年降雨总量27.3亿m3。其中地表径流12.51亿m3;汇入县境客水,多年平均径流量2.43亿m3;地表水资源总量18.05亿m3,属典型的“滨湖”县。目前,汉寿县城区面积14 km2,城市人口为15万人,至2020年,县城用地发展规模16 km2,城市人口发展规模为16万人,县域中心形成“一路”(汉寿大道)贯通、“三水”(沧浪河、撇洪河、城北河)环绕、“三城”(龙阳老城、沧浪新城、工业新城)并立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由于县城水系构成复杂,城区地势平坦,海拔较低,每当进入雨季,常因暴雨或连续性强降水天气影响,造成汉寿县城区低洼路段积水严重,导致城市交通受阻,影响居民出行、学生上课。更主要与现代城市发展不相适应,为此,为根治城区渍涝之患,对受渍成因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预防或减轻城镇渍涝灾害提出了相应防治对策和措施[1-3]。

1 城镇涝渍成因

1.1 先天气候条件影响,特殊地形地势制约

汉寿县城位于县域中部,县城水系主要由沟港及湖泊构成。地势平坦,地下水位较高,加上区域年降水量丰沛,且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先天气候条件,形成了中心城区易遭受外洪内涝的固有格局。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影响,突发性、短时性暴雨天气愈加频繁。据汉寿县1971―2010年近40年气候资料统计,日降水量≥50、100 mm的次数近20年与前20年比值分别为88∶62与14∶6;且任意连续10 d降雨总量在200 mm以上的次数比值为17∶8。如2013年9月23日受台风玉兔影响,县城区48 h降雨达240 mm。因雨势猛,降雨量大,致使县城区部分区域被淹,南岳路中段路面及部分人行道被淹,南岳路实验小学校内,干休所、原二轻局院内,孟奇路、冯家湾等路段,县法院、县人社局、运管处、财政局等机关院内都出现严重积水,平均水深20 cm以上,最深处积水逾50 cm,给师生教学、居民出行、机关工作都造成了较大影响。这种极端的强降雨过程,其地面径流量大大超过排水管网负荷,从而造成城区地势相对低洼地带较易发生渍水现象[4-7]。

1.2 排水设施标准偏低,整体防御能力不足

主要表现为一是排水系统过水能力不足,淤塞严重。二是城区内电排泵站陈旧,且基本无法运营使用;加之城区内所用电排泵站缺乏统一管理体系,导致雨水排泄不畅。三是龙阳大道主干管设置较高,造成城西新建区的排水由西向东汇入观音港、银水湖排水系统。该主干管雨水外排作用较弱,从而使观音港、银水湖排水系统负担过重,加之东水西调系统的影响,西正街、南岳路地区雨水量超过能承担的排水量,从而导致大雨季节雨水积留。四是大西湖十字港、三堤两港的低港及宝塔河水系等淤积严重,造成大雨季节城区内雨水外排不畅,导致严重内涝。五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西北区观音港排水体系由排水体系转变为市内排水体系,原有的排水体系设计无法承担强降雨的排涝任务。同时老城区大多仍沿用直流式或截流式雨污合流制排水系统,大量生产、生活污水挤占了排水管径流量,每遇暴雨,受排水管网内高水位顶托,路面雨水排放不畅,导致南岳路、干休所、原二轻局院内,孟奇路、冯家湾等路段易产生短时渍水现象。

1.3 城市路面过度硬化,湖泊调蓄能力削减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硬化面积扩大,而本应相应配套生态绿地和内湖水系建设却相对滞后,大量天然湖泊、塘堰、沟港被填埋、侵占,使老城区排水沟港及城区起调蓄作用的湖泊严重淤积,原有城市生态中的水系退化甚至消失,削弱了城市雨洪调蓄功能,雨水下渗面积缩小,致使雨、污水不能正常排泄,汇流加快,城区低洼地带积水为患。

2 防治对策

2.1 加强排水管网建设,提高综合防御能力

排水管网综合排水能力仍较弱。一方面一些房产开发商对于地下管网不按规划接驳,支管未建或支管与主管连接不上,导致排水不通畅;另一方面湖区城镇过去都是依水(河流)而建,随着河床的抬升,现大多河底高于城市陆地,无论新建还是老城管网改造,其城市排水系统建设保持排水通畅却仍然有一定难度。为此,一是要加大经费投入,启动排渍泵站改造建设。加大对岩汪湖、北门河等外排基部泵站的排水管理调度力度,减轻暴雨或强降水天气对城市涝渍的危害,切实提升城区泄洪排涝能力。二是不断完善城市排水管网建设,强化部门工作责任,使排水管网与污水处理厂建设同步实施。三是完善标准规范。结合汉寿县区域降雨规律、地形地势特点和暴雨内涝风险情况及城市建设发展需求,完善城市排水管网设施建设标准。四是建设地下管线综合走廊。在具备条件的新区开发建设中,积极推行城市地下管线综合走廊建设,彻底解决城市未来发展对排水、排污、供水、供气等各种管网系统的需求问题,避免日后重复建设、反复开挖,加快城镇建设步伐。

2.2 实施合流分片排水,缓解排水压力

近几年来,汉寿县城发展进程逐渐加快,地上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深埋在地下的城市排水系统却远远没有跟上城市发展的步伐。目前,汉寿县城区排水管网建设欠账较多,管道老化,排水标准比较低,一旦城区遭遇雨袭击,突然倍增的雨水无处可去,使得道路瞬间成“河流”,广场立即变“湖泊”,严重的内涝灾害,给老城区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为缓解城区排水压力,一是将大银水湖、小银水湖、龙珠湖区域的雨水管网连通,沿线收集雨水贯通至三堤两港低水渠流出,使城北河以南区域的雨水实现有组织排放,全面改善城区暴雨渍水的现状,解决城市排水难的问题。二是改善北区扬旗嘴排水系统,加强电排泵站管理,及时将地表雨水排灌进入沅水河道。

2.3 树立生态开发理念,提倡科技防涝避灾

根治城市渍水之患,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开发理念,走科技防渍避灾的道路。一是从科学编制城市规划着手,合理调整规划布局,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有水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于渍涝风险大的低洼地方,规划布局为公园绿地、生态湿地。二是通过建章立制,依法保护现有水系,扩大湖容,增强自然调蓄能力,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三是在城区(新城区建设或老城区棚户危房改造更新等)大力推广可渗透路面、停车场和广场,多建下凹式绿地、植草沟和人工湿地等,增加雨水的渗透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有效解决城市内涝。发挥“滨湖”优势,加大对城区“三湖(东湖、南湖、西湖)”治理,全面提升对城市雨水的吸蓄、释放,减轻或延缓暴雨径流对城市渍涝影响[8]。

3 参考文献

[1] 李树阁,李文凌.浅谈城市排水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5):216.

[2] 潘哲.探析常德市城区排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1):280-281.

[3] 郑丁宁,郭文龙.从城市内涝看应急管理――基于北京721内涝的思考[J].中国外资,2013(14):252.

[4] 孟莉,范彩萍,王云峰.城市化进程中关于“内涝病”的思考――以石家庄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2(36):181.

[5] 袁业飞.城市内涝 治而不愈的僵局如何打破?――聚焦我国城市“逢雨必涝”顽疾[J].中华建设,2011(8):8.

[6] 刘华,刘卓,张越男,等.国外应对城市内涝的智慧:从“驯服”到“巧用”[J].今日国土,2011(7):34-38.

[7] 江大伟.我国城市内涝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10):353.

[8] 叶斌,盛代林,门小瑜.城市内涝的成因及其对策[J].水利经济,2010(4):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