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青光眼小管扩张术效果观察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青光眼小管扩张术效果观察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目前小梁切除术是临床最为常用的治疗青光眼的手术方法,但防治术后并发症,如低眼压、浅前房、脉络膜脱离、滤过泡破裂继发内眼炎等仍是临床待解决的问题。非穿透小梁手术(non-penetrat-ing trabecular surgery,NPTS),如深巩膜切除术、黏弹剂小管扩张术等,以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开始成为小梁切除术的替代技术[1,2]。我院2002年开始行黏弹剂小管扩张术和Schlemm管直测量,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经典小梁切除术进行比较。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分别收集2002年1月至2005年3月因青光眼(开角和慢闭)在我院行黏弹剂小管扩张术和 Schlemm 管直径测量的 21 例 31 眼患者,以及相同病因在我院行经典小梁切除术的 20例33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房角关闭小于1/3-1/2者行黏弹剂小管扩张术,大于 1/3-1/2者行经典小梁切除术。两组术前相关情况比较见表1。

二、黏弹剂小管扩张术的手术方法:①做以角膜缘或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做 4mm × 4mm、厚约 1/3~1/2 巩膜厚度的弧形浅层巩膜瓣,剖入透明角膜缘内至少1mm。② 0.2-0.33mg/ml 丝裂枚素棉片置结膜、浅层巩膜瓣下,5min 后用 60ml 以上的生理盐水冲洗。③剥离深层巩膜瓣:在巩膜瓣下的深层巩膜床上,测量和勾画出 4mm × 2mm 大小的梯形或舌形深层巩膜瓣切口,然后从其顶部开始向前剖切,正确的剖切深度标志为仅存能透见黑色睫状体的菲薄巩膜组织。当剖切至巩膜突时,可见此突呈亮白色的同心圆纤维,剖切过此突即可打开灰白色光滑的 Schlemm 管外壁组织,连同深层巩膜瓣一起将其分离,暴露Schlemm 管腔及完整的残存小梁网。与残存小梁网平齐,越过残存小梁网前缘(Schwalbe线),继续向前沿透明角膜的后弹力膜前水平剖切约0.5~1.0mm。Schlemm管外壁(顶盖)必须充分打开,并向前越过残存小梁网前缘和后弹力层,同时用止血棉签顶端从巩膜、角膜瓣的内侧细心分离后弹力膜,此时可见房水明显渗出,但前房并未变浅。保留的小梁、后弹力膜组织越薄越好(本组未撕除 Schlemm 管内壁及邻管小梁)。④Schlemm 管直径测量:用无锡锡工具有限公司出厂编号为2955的游标卡尺(型号规格为0-150mm),经金华市技术监督检测中心鉴定合格。在13倍高倍显微镜下,用消毒好的游标卡尺在打开的Schlemm管两端分别测量直径大小,记录。⑤黏弹剂扩展Schlemm 管:当深层巩膜瓣剥至Schlemm 管外壁(顶盖)充分打开时,助手固定深层巩膜瓣,术者向两侧 Schlemm 管内插入爱维黏弹剂针头 0.28mm,缓缓注入Healon各2或3次。然后切除深层巩膜、角膜瓣组织。⑥巩膜瓣缺损区填入适量爱维黏弹剂。

外层巩膜瓣用10-0尼龙线各缝合1针,然后球结膜瓣缝合固定在角巩缘上后并连续缝合结膜。

三、术后随访:分别于术后1w、1m 及 6m 进行随访,检查眼压、视力、房角、滤过泡、眼内反应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四、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统计软件包,采用两均数t检验和x2检验分别对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一、眼压:NPTS组术后1周、1月及6月平均眼压低于术前(表2),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t=9.18,8.84,8.57;P=0.000,0.000,0.000)。PTS组术后1周、1月及6月平均眼压低于术前,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t=9.74,9.29,9.09;P=0.000,0.000,0.000)。

二、所测 31 眼 Schlemm 管直径值的范围为0.39~0.63mm,均值为(0.50 ± 0.07)mm。

三、眼内反应:NPTS组术后3眼有轻微房水闪辉(2-3d 消失),无其他任何眼内反应。PTS 组有15眼有轻微房水闪辉、4眼前房出血,3~7d天消失。

四、视力:NPTS 组术后均在 1~2 周内视力恢复至手术前;PTS 组术后视力8 眼有所下降。

五、滤过泡:NPTS 组术后均形成显著弥漫性滤过泡,随访6月以上,均有功能性滤过泡;PTS组术后23眼形成显著弥漫性滤过泡,10眼形成局限性性滤过泡,随访6月以上,基本上为功能性滤过泡。

六、手术并发症:NPTS 组术中 5 眼小梁网Descement膜小穿孔,术后 1 眼出现滤过泡漏,因术后2周患者揉眼引起结膜切口裂开所致,经重新缝合后愈合。PTS组术后浅前房、前房出血各4眼;脉脱 2眼,滤过泡漏1 眼,并发性白内障2眼。

七、前房角镜检查:于患眼手术区相当于小梁网 - 狄氏膜窗处可见长方形变薄区。手术时 5眼小梁网-狄氏膜窗有小穿孔,但无虹膜膨出,术后前房角镜检查 2 眼于小梁处有小穿孔;另 5眼手术时无穿孔,而前房角镜下观察有小裂隙。

讨论

20 世纪 80 年代一种新型的抗青光眼手术—非穿透小梁手术开始应用于临床[1,3],其包括深巩膜切除术、胶原或透明质酸物植入术、黏弹剂小管扩张术。非穿透小梁手术联合胶原或透明质酸物植入术,有独特的优点和满意的效果[4,5],但价格昂贵,且降解后巩膜间腔组织替代物尚未解决等问题[4,6];而黏弹剂小管扩张术因降眼压机制为内外引流,费用低,故备受临床关注。这三种手术由于器械不直接进入前房,因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黏弹剂小管扩张术的治疗机制为房水通过术中制作的极薄的Descemet膜窗流至术中切除内层巩膜瓣而形成的“巩膜内湖”中后,可以通过黏弹剂扩张过的Schlemm管流至集合管和表层巩膜静脉,也可通过外层巩膜瓣渗于筋膜和球结膜下,形成类似小梁切除术后的滤过泡。本研究中NPTS 组在术后均形成弥散的滤过泡。黏弹剂Schlemm管扩张术的关键在于制作菲薄的Descemet 膜窗,并准确识别Schlemm 管。

制作外层巩膜瓣并无难度,但应注意不可过度烧灼巩膜血管,以免影响术后其对房水的引流功能。剥离内层巩膜瓣是需在高倍手术显微镜下操作,深度为尽可能接近脉络膜,即剥离时能透过残留的巩膜纤维看到棕灰色脉络膜背景。如剥离深度恰当,当分离至 Schlemm 管时,此管的上壁会随之剥开。在高倍手术显微镜下巩膜床前界可见一凹线,再向前剥离至透明角膜缘,即可看见典型的呈颗粒状结构的角膜- 巩膜小梁网。

Stegmann等[1]建议使用专用针头插入Schlemm管 0.5-1.0mm,每管口各注射3 次黏弹剂。Schlemm管的横切面为圆形、椭圆形或三角形,管腔直径变化很大,大约在350-500μm之间[8]。本组所测31只眼 Schlemm 管的直径为0.39-0.63mm,其均值为(0.50 ± 0.07)mm,与文献报告的数据350-500um接近[9]。NPTS 组中包括开角性青光眼和慢性闭角性青光眼,经黏弹剂小管扩张术后眼压(10.44±3.88)mmHg,较术前降低(24 ± 15.78)mmHg,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0);NPTS 组与 PTS 组术后1 周、1个月、6个月的眼压分别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00,0.000,0.000,0.000);但两组在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降眼压效果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959,0.986,0.884)。由于黏弹剂小管扩张术术中没有与前后房直接沟通,不会出现术后浅前房,从而避免了前浅房伴随而来的并发症,如白内障、虹膜前粘连、角膜内皮损伤等。又由于术中手术器械没有直接进入眼内,相对减少术中感染、前房出血的可能性。本组结果显示,NPTS组术中、术后均没有前浅房、炎症反应等并发症;另外黏弹剂小管扩张术有利于术前视功能的保护,因为术中没有眼压急剧下降的过程,所以可避免眼压突然下降可能引起的小视野患者中心视力的丧失。又由于术中没有直接进入前房,没有浅前房,使可能引起视力下降的因素如白内障发生和加重等减少。

本组结果显示,NPTS 组中所有患者均在1-2 周内恢复术前视力,与国外文献报道类似[4,7]。可见弹剂小管扩张术确实可以取得明显降眼压效果,同时眼内反应极轻微,早期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如浅前房、脉络膜脱离等,视力基本无影响,不但为开角性青光眼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且为部分慢性闭角性青光眼提供了一种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