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旋律听写的心理机制研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旋律听写的心理机制研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内容提要 旋律听写在视唱练耳课中直接担负着训练音乐听觉的任务,对于训练音准、节奏感、和声听觉、多声部音乐、音乐的记忆力、准确的记谱法、乐谱的书写等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它要求的精确性,与音乐记忆、记谱法、内在音感的积累密切相关,因此,其水平与难度相对要求较高。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论述旋律听写的心理机制,以期在旋律听写的过程中克服不良心理,提高旋律听写的能力。

关键词 旋律听写、心理机制、不良心理

旋律听写一直以来是视唱练耳学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快速、准确地完成听写是音乐各专业的学生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目前,各高等音乐院校的视口昌练耳课中听写方面的训练主要包括单音、双音、和弦、和声、单声部及多声部旋律等几个方面,由于旋律听写的训练综合了音准、节奏、节拍、和声等各音乐要素,因此,培养学生快速而准确的旋律听写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由于听写本身所要求的精确性与音乐记忆力、记谱法和内在音感的积累密切相关,它是音乐再现能力准确、牢固、持久的标志。因此其水平与难度比其他环节要更严更高。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特点、本质、机制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感知觉、表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才能、性格等。这些心理现象几乎与视唱练耳技能训练的反方面面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如听辨、听觉分析、记忆、内心听觉、联想等。因此,对视唱练耳教学的深入研究,就必须建立在学习和通晓心理学的基础上。旋律听写正是要求学生通过听辨、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将感受到的旋律用记谱的形式固定下来,将听觉所接受到的音乐形象以书面、视觉的形式再现。下文将就旋律听写的心理机制进行论述,并结合实际指出旋律听写训练中应克服的不良心理,以期提高旋律听写的能力。

一、旋律听写的心理机制

视唱练耳旋律听写的过程,同时也是感知、记忆、思维等的心理活动过程,因为这一过程的心理实际上包括听写前和听写中的心理准备――注意,信息接收的基础――感知,对信息的进一步加工整合――思维,整个过程的核心关键――记忆以及听写的目的结果――表达。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事物的集中和指向,任何音乐心理过程的开端,总表现为将注意指向当时音乐心理过程所反映的事物。在音乐心理活动开始之后,注意并不会消失,它会伴随着音乐心理活动的全过程,以保证音乐心理活动的顺利进行。因此,如果没有注意的参与,旋律听写这一音乐心理活动将无法进行。

感知是各种心理活动的基础,它属于认识过程的感性阶段,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在旋律听写过程中,声音作用于听觉器官,感觉即产生,感觉信息通过器官传到大脑,知觉也就随之产生。感知会受到各种因寨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经验和思维定势。

思维是对事物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的反映,是一种理性认识。在旋律听写的过程中,思维就是对大脑所感知的旋律中各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处理,探索音准、节奏、节拍等各要素的联系、特征及其规律,最终确定“这是什么”的问题。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音乐记忆就是将听觉所获得的感知到的对音乐音响、音乐形象信息及其结构形式的完整映像和总体感觉长时间地保留、贮存在意识中。并将其反映与再现。依据保持时间的长短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旋律听写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是“组块”,对音乐记忆而言,初学者的“组块”可能是旋律乐汇,而在接受过长期训练之后的“组块”则可能是包容和声及配器在内的乐句。水平不同,短时记忆的能力也就不同水平越高,短时记忆能力就越强。

旋律听写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表达,即要落实在书面上,表达错误将导致整个听写过程失败。因此不仅要听得准,还要写得对,同时要有快捷的书写速度。在提高书写速度上,教师可采取设计编排常用节奏型编码等方法来确保听写任务的完成。

二、旋律听写应克服的不良心理

影响视唱练耳旋律听写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学生心理状态好坏直接影响听写的效果。心理状态好,就能正常发挥,心理状态不好,则反之。下面将具体论述困扰旋律听写的几种不良心理,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一)克服消极被动的心理

许多学生认为旋律听写是捉摸不定、看不见摸不着的,在产生这种想法的同时就产生了消极、被动的心理。音乐是时间的艺术,但音乐并非是不可知的。若能消除被动心理,代之以积极主动的心理,通过系统的听写训练,集中注意力,是能够听好的。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觉水平,应该重视平时心理素质的训练。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把平时的训练当作考试来对待,这样既可以避免松懈的情绪出现,又可以让学生在真正面对考试时情绪稳定。此外,学生也可以用自我暗示的方法来调节消极情绪。

(二)克服注意力分散的现象

19世纪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过,注意是唯一的窗户,只有经过这个窗户,外在世界的印象才能在心里引起感觉来。旋律听写的过程要求学生首先要产生听觉注意,排除无关的心理活动和外在影响,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将整个身心都溶入到音乐中去。实验证明,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并且保持长久,是完成旋律听写的条件和前提。教师只有让学生明确这一点,他们才能够积极主动地把注意力集中到听写训练中去。

(三)解决记忆抑制问题

在旋律听写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出现记住两头,忘记中间的现象。这是由于人的记忆会受到两种抑制的影响,即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内容给后学习的内容带来干扰和抑制,倒摄抑制则反之。受这两种记忆抑制的影响,旋律听写的结果便很容易出现上述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首先告诉学生有关记忆抑制的心理学理论,使学生能够意识到这是一种正常现象。其次,教师要使学生适应记忆抑制的心理现象,在听记时先记首尾内容,再记中司内容,从而提高旋律听写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旋律听写有着十分复杂的心理和生理活动,研究它的规律和特点,可以为我们的学习和训练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要提高旋律听写水平,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更重要的是应重视听写心理的锻炼。只有让学生了解心理现象,并根据认知和记忆规律进行训练,才能使旋律听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