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有效教学”再思考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有效教学”再思考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有效教学是有效的教、有效的学,应关注学生有效的学,而学生有效的学一直被忽视的原因有三:传统教育“教师中心”的历史原因;实践中主体地位不对等的现实原因;教师教学易评价、学生学习难测量的操作原因。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的教;有效的学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1-0222-03

“有效教学”自提出就获得了教育界乃至全社会、全世界的青睐,到如今如火如荼的各种实践与各种衍生理论更是让人应接不暇,然而各种有关有效教学的实践活动在时间的见证下,却未能获得理想的结果,此时,重新审视我们之前大力推广的理论与实践,笔者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本文将从“有效教学”的应然和实然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应然

“应然”探究的是,事物应该是怎样的,或者是事物的理想状态是如何的。从“有效教学”的研究历史来看,它的起点来源于研究者对好教师、好教学的相关特征的探究,最终提出了“有效教学”。

对于有效教学的概念,很多学者简略谈之,有些甚至避而不谈。崔允■在他的文中提出,所谓“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1]。这一概念普遍得到了国内学者的认同。陈晓端将西方学者对有效教学的解释归纳为四种基本取向:着眼于教学目标的定义、着眼于教学技能的定义、着眼于学习成就的定义、着眼于教学全过程的定义,从中发现,在西方学者目前流行的视角里,有效教学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准备、有效的教学活动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来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教学[2]2-7。从此可见,国内外对有效教学的概念解读基本一致,认为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即实施所有教学活动的最终受益人直接是学生。

此外,对于有效教学的有效性,有研究者认为包括三重意蕴:即有效果、有效益和有效率。然而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人们对这三重意蕴都存在着混用的现象。闫祯对有效教学研究反思时,系统地梳理了这三者的内涵与区别,并进行了“澄清”,从中发现,有效教学这个概念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它至少涉及有效与无效、高效与低效、显效与隐效、短效与长效等若干对关系,而每一对关系之间又有关系,可谓是错综复杂[3]。所以,笔者认为,有效教学概念与本质的不同解读是必要的,而且解读的方式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迁而变化,不同时代的不同研究者会赋予有效教学更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虽然“有效教学”是effective teaching的中文翻译,在英文指教师的有效的教,然而这个说法引进到历史悠久的中国,必将在内涵和外延上获得更深更广的解读。尽管它的起点是教师的教,但它的终点绝不会停留在教师的教。

通过研究和反思,笔者认为,“有效教学”,从字面表达看,既是教的有效,又是学的有效;既是有效的教,又是有效的学,但是,教和学是同时发生不可分离的活动统一体,所以,从教学活动的本质上看,我们不能说,有效教学既是有效的教,又是有效的学,应该说,有效教学是有效的教、有效的学。前者的说法我们可以解读为,有效教学是有效的教,有效教学是有效的学,这明显地将密不可分的教学活动割裂为两个部分,认为教和学的发生有先后时间顺序,即教在前、学在后,违背了教学的统一性特征。

有效教学是有效的教、有效的学,这样的教学涉及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教学共有体。而教师的有效的教、学生的有效的学以及教学主体间有效作用的共同结果才是真正的有效教学。

二、实然

“实然”探究的是,实际的情况或者现实的状态。对于实然的有效教学,我们需要分别探究一下国外和国内各自的实然。

(一)国外

有文献显示,西方学者开始有明确的有效教学痕迹的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初期,距今已有80载,当然,起初学者们的研究重点并非直接是有效教学,而是关注好教师的特征。对于有效教学研究的发展历史,陈晓端将其大体分为三个基本阶段:一是好教师的品质研究(20世纪30年代初——60年代末);二是好教学的特点研究(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三是有效教学的综合研究(90年代初期至今)[2]7-13。从这样的时间阶段划分,我们能清楚地看出,随着时代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进步,有效教学的研究重点也发生着变化,归结起来,主要包括两方面:教师的特征或品质和教师的教学行为。

1.教师特征或品质研究

教师的教学有效性首先被认为是教师拥有某些特点,特别是人格特征或品质的结果,教师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因而侧重研究这些特征或品质。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要求被研究者如教师、学生、学校管理者等指出或发现被标定为有效的教师所具有的特征或品质,或是比较有效教师与低效、负效、无效教师在特征或品质上的差异;二是要求被研究者发表对有效教师所具有特征或品质的看法,或是要求他们列举自己认为的有效教师的特征或品质。到20世纪70年代初,已经出版了一万多项教师有效性方面的研究,它们给出了有效教师具有什么特征或品质、应该有什么特征或品质的大量信息。这些特征或品质可以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或品质,如个人外表、魅力、整洁、善良和亲切、智力、机智、开放、热情、幽默等;二是与教学工作相关的特征或品质,如体谅学生、对学生有高要求、教学能力强、学科知识丰富、教学的适应性等等。这些研究促使教师意识到,自己要成为有效教师,就必须培养有效教师所具有的或应该具有的特征或品质。侧重教师特征或品质的研究虽然发现有效教师的确具有将其教学导向有效的特征或品质,但是不能回答教师的这些特征或品质怎样影响教师的行为进而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问题。

2.教师教学行为研究

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至今仍然是学者们的关注热点,是有效教学研究的一大分支。而研究者开始关注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缘由之一就是教师特征研究的缺陷。到20世纪60年代末,大量的教师特征或品质出版并没能进一步推动课堂教学,而且研究开始进入死胡同,因为只关注教师的特征或品质无法深入解释它们是如何影响教师行为,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此时,Dunkin&Biddle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工作成为研究重点转向的另一大动因。他们认为,有四类变量影响课堂教学有效性,它们是预定变量、环境变量、结果变量和过程变量。其中,过程变量包括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课堂学习行为。过程变量是决定结果变量(教学效果)进而反映教师教学有效性的重要变量,因为过程和结果在一般情况下总是对应的,由一定的过程可以推知一定的结果,因此,教师教学有效性研究要研究过程变量和结果变量的相关性及相关程度[4]94-125。因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是过程变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此基础上架构起来的研究格外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并且研究者通过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效果的相关性研究,力图发现可以推广至所有教师、课堂和教学情境的有效教学行为。其研究成果表明,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结果的确具有相关性,进而推出教师教学行为不同导致作为教学效果的学生学习结果不同的结论。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了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结果的内在联系,更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然而,关于教师教学行为的研究也存在相应的问题,总结下来主要包括: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行为,特别是学生学习时的认知活动;导致教学的模式化、简单化;研究方法仍需进一步的整合和改进。

(二)国内

相关文献显示,我国学者对“有效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并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研究受到学者和一线教师的高度重视。王鉴、申群芳根据1997年至2007年十年间有关“有效教学”的文章发表,按照发表年代、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对象进行分类统计。他们的统计结果表明,我国的“有效教学”研究的历史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1997年—1999年)、发展阶段(2000年—2003年)、繁荣阶段(2004年—2007年)[5]。在我国学者开始探索研究到现阶段繁荣发展,这十几年间在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都取得了阶段性的丰硕成果。

然而,在我国学术研究的快速高产的发展中,有效教学的研究发展也存在着弊端。如在第六届全国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上,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所名誉所长钟启泉提出了当今课堂评价的“新八股”,其八股之一就是“重视‘教’的评价,轻视‘学’的评价”[6]。在梳理有效教学的文献时,笔者也发现我国目前该领域的研究重点和成果主要集中在“教师有效的教”,包括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教师有效教学行为、教师高效教学的特征等等,而对于“学生有效的学”,虽然也有学者提出相关看法,但是至此,并未形成统一的体系,是该领域的研究薄弱点。

教学,主要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学有两大主体,即教师和学生。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我们进行有效教学的最终受益人应该直接是学生,应该直接是学生所学,包括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即有效教学的最终关注点应该是学生所学,那么要评价有效教学的实施结果如何,关注教师教学的有效性并非终点,还应该关注学生学习的有效性。教师有效的教是保障学生有效的学的前提,但是教师有效的教不一定就能得到学生有效的学,这样的例子在当下学校教学中屡见不鲜,典型的是,现在的大学里不乏著名的学者和教授,他们应该是教学改革的先驱,但是总有一部分学生逃课、挂科。因此,只有学生真正地有效的学习到了所教内容,才能称得上有效教学。

其实,我们一直忽略了教学的另一主体——学生,他们才是整个教育活动的学的主体,是教学成果的直接受益人,所以,要谈有效教学,除了研究教师有效的教,更应该探究学生有效的学,探究学生、探究学生的学、探究学生如何能有效的学、高效的学,尤其在学习环境发生巨变的21世纪,学生的学习途径越来越多样化,因此,关注学生有效的学更是新时代的要求。在此,笔者对于学生有效的学在“有效教学”研究领域被忽略的原因作了以下总结探究与归纳。

1.历史原因

传统教育“教师中心”的长远影响。我们知道,从 20世纪30年代初西方研究者就开始了好教师的特征或品质的尝试性研究,也成为“有效教学”的研究起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进步主义教育思想开始成为美国教育的指导思想,而在这之前处于长期统治地位以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为指导思想的传统教育的影响并未完全消失,仍然指导着研究者的研究方向,即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仍是第一位,教师的某些特征或品质可能与学生的学习结果有密切联系,需要深入探究。加之科学技术的进步,使研究方法的使用更具科学性。如1931年,Cattell就好教师特征进行了访谈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教育行政官员、教师培训者、学校教师和学生。最后经过频率分析得出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1951年,Gilbert Highet 在其所著《教学艺术》(The Art of Teaching)一书中又明确提出了好教师三个必备的条件:一是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并且要不断地学习;二是教师必须喜欢所教学科,并对教学充满热情;三是教师必须喜欢学生,否则的话,最好放弃教学职业[2]7-8。而“教师中心”的教育其实从未彻底被改变,在现代教学的实践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因此,学生的学、有效的学被忽视也是有其重要的历史渊源。

2.现实原因

实践中的主体地位不对等。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泛智”思想下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他认为,班级授课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自此,班级授课以其高效、普及的特点赢得了全世界的青睐,这种“独霸”地位一直延续至今。班级授课的确给教育的普及带来了可能,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它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尤其是学生数量的增加,导致现在的“大班”现象,即一位老师要面对好几十个学生,这样的差异悬殊的本身比例就体现了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的不对等。班级授课制的初衷是好的,可以提高效率、普及教育,然而学生总量与教师需求量的不匹配必然导致现在的“大班”现象,这种情况下,教师只能在自身能力范围内尽力顾及所有的学生,然而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很难做到,所以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能兼顾班里2/3的学生,因为学生量太多,加之学生又各有差异,对于教师而言,任务太重,只能有所取舍,而且在无法兼顾、任务重的情况下,教师的地位必然高于学生,甚至会“只见教师、不言学生”。因此,笔者认为,“大班”式的集体授课从量的角度已经成为教师与学生主体地位不对等的一大现实原因,而这种不对等的天平更多地指向了教师,让教师在“任务重、责任大”的掩盖下成为研究者期盼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以及课堂中教师的教如何有效地转化为学生学。

3.操作原因

教师教学易量化,学生学习难测量。对教师的量化研究主要是关注教师的教学成果,即学生的学业成绩。随着心理学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研究又提供了新的方法与方向,如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通过教师课堂表现的多种行为的分类,发现哪些行为有助于启发学生,从而在教师培训中可以加以实施,让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用。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关于教师的评价方法有了迅猛的发展,而且教师的评价标准愈加细化、科学。然而对于学生的评价,仍然需要花大功夫。因为评价学生的学习成功,不仅仅要看学业成绩,还要包括能力、品德,这些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但是能力、品德本身就很难量化,也非一两次测验能真实测量,具有很强的情境性。学生作为有个性的主体,除了本身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外,又彼此差异较大,在这些差异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这些东西是如何影响学生的认知,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的哪些学习行为才真正地体现出了他在有效的学?要探究进而评价学生的学,绝非一门学科能及,需要多学科间的配合,这不仅对研究人员,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操作起来较困难。

三、结语

“有效教学”的提出对我们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指引理论研究及实践,然而在长期的应用中忽视了学生的学、学生有效的学,因此本文对“有效教学”提出了新的解读,即有效教学是有效的教、有效的学,在此指出要关注学生有效的学。而学生有效的学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究其原因有三,包括传统教育“教师中心”的历史原因;实践中主体地位不对等的现实原因;教师教学易评价、学生学习难测量的操作原因。但是,对于进一步地关注学生的学,如何关注学生有效的学,是否有更好的方法实现学生有效的学,仍然需要广大研究者深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崔允■.有效教学的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

[2]陈晓端,等.有效教学理念与实践[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闫祯.回归教学本源:有效教学研究的反思与梳理[J].教学与管理.2012,(18).

[4]高文.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

[5]王鉴,申群英.近十年来我国“有效教学”问题研究评析[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

[6]本刊记者.怎样评价一堂好课——第六届有效教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综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