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设疑启思,引导探究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设疑启思,引导探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古典诗词具有语言凝练、表意含蓄等特点,适合进行探究式教学。注重感悟探究,是提高古典诗词解读有效性的途径。教学中抓住关键处设疑,启发思考,引导探究,有助于学生理解体会诗词用字之讲究、手法之高妙、语言之深意,也有助于准确把握古典诗词深沉的情感。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 设疑 探究 有效解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0-0118-02

探究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意识、一种学习方式。古典诗词具有语言凝练、表意含蓄等特点,有更大的探究空间,更适合采取探究式教学。教学中要善于设疑启思,引导学生进行感悟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强化其探究意识。

一 于无疑处设疑,探究炼字之妙

中国古代诗人非常讲究诗歌字句的锤炼,所谓“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说的正是诗歌语言的锤炼。有的诗因一句出彩而流传千古,而一句诗往往因一字之异体现优劣。

唐代诗人郑谷经反复揣摩将诗僧齐己《早梅》中的“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诗意因一字之改而显准确、生色不少,被誉为“一字师”。类似的因讲究炼字传唱千古的诗句数不胜数,“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来花弄影”等都是古典诗词中炼字的典范。

古典诗词教学中要重视对语言的咀嚼品味,善于于无疑处设疑,引导学生通过置换比较,探究炼字之妙。

以“柳荫直,烟里丝丝弄碧”(周邦彦的《兰陵王・柳》)为例,句中的“直”字看似平常,却是词人精心锤炼的诗眼。在解读时,可设疑:词人用“直”来形容柳荫,是否恰当?你有怎样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匠心。柳荫之所以“直”,在于柳树笔直成行,时当正午,日悬中天。用“直”形容柳荫,逼真地描绘出春日正午汴堤上柳荫的情状。如果联想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还能从“直”中体会出一种单调、寂寥的意味。另外,就整句来看,笔直成行的柳荫与烟里婀娜起舞的碧色柳丝,构成了直与曲、刚与柔、静与动的对照。所以,“直”字不仅准确地描摹出事物的情状,还渲染出一种寂寞、单调、苍凉的情调氛围,可谓“平字见奇”。

品读“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时,可以探究的是:为什么用“落木”而不说“落叶”?学生通过“木”与“叶”不同意蕴的比较,可以更好地感受诗句所营造的萧瑟意境,还可读到因生命的有限、消逝与宇宙的无穷、永恒对照而产生的沉郁悲凉之感。

在《声声慢》教学中,有位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三杯两盏淡酒”中词人为什么用“淡酒”而不是“浓酒”?淡酒如何御寒?通过思考探究,学生明白了“淡”字别有意味,不是指酒的浓淡,而是凸显愁情,因愁情浓而觉酒淡。

教学中抓住学生容易忽略的关键字设疑引起关注,其意义倒不在于得到某个确切的答案,而在于培养问题意识、探究意识,使学生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自能设疑,自能探究。

二 于空白处设疑,探究手法之妙

诗歌创作中固然有浅平直露、一览无余的,但更多的讲究含而不露,含蓄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追求之一。古典诗词往往因语言凝练、表意含蓄而形成艺术上的空白,给多元化解读提供了空间。教学中利用诗词的空白处设疑探究,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妙,进而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美。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出彩的篇章之一。作者已不可考,加之诗中主人公多种可能性的存在,给这首诗的教学提供了探究空间。诗中写一个人采花送给心爱的人,人们习惯上认为是思妇思念在外的游子,其实这只是一种可能;游子因思念家中的妻子而采花相遗也是合理的。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诗中的主人公是游子,还是思妇?”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从而在探究中理解体会诗歌委婉曲折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也叫“曲揣彼意”“悬想”“婉曲”,学生很早就接触过,“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忆山东兄弟》)就属此类。诗人不说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是写远在故乡的兄弟们登高时佩上茱萸而发现少了一位兄弟的缺憾,表达的情感看似平静,实则更加深沉。杜甫的《月夜》更是通篇从对方落笔,和这两句异曲同工。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联系探究,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什么是“曲揣彼意”,以及这一手法的妙处。

以景作结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结句技巧,能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王昌龄的《从军行》就是以景作结的典范之作。诗人以一幅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收束全诗,给人留下的是“高高秋月照长城”那样苍茫、旷远的“空白”,以无含有,情寓其中。至于诗人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则需要读者驰骋想象加以体味、探究。你可能从中读到无限的乡愁,也可能读到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还可能读到对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抑或许这几种情感兼而有之。这就是以景作结而带来的情感表达的“空白”。教学时抓住这类“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加以探究,可以更好地体会表现手法的高妙,正所谓“情不可尽,以不尽尽之”。

古典诗词欣赏是最富有个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不同年龄、不同阅历和不同个性的读者,对同一首诗的理解是不完全一致的,诗词中空白处的探究更是如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重视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三 前后关合,探究语言的深意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每一首古诗词都像一件玲珑的艺术品。有效地解读古诗词,需要着眼诗词作品的整体把握,注意各联(句)之间、上下片之间的关联,做到前后关合。

李商隐的《锦瑟》一诗,由于多采用含蓄隐约的借喻,诗句本身的意思就是隐约含糊的,诗的主旨更是众说纷纭。庄子的蝴蝶梦,杜鹃的春日啼血鸣,海底珍珠蚌的眼泪,蓝田玉的袅袅青烟,这些借喻总让人颇费猜测,但把开头的“一弦一柱思华年”和结尾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关合考虑,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借喻指的是昔日的年华与情怀。往事都如过眼烟云,繁华一瞬而已,况所忆皆失意之事,诗人的怅惘、悲戚、无奈、迷离之情自不待言。由此看来,尾联看似平常,却道出作者深意,大有更上层楼、愁添一重之感,把全诗的主题投放到更深一层的失落、迷惘和凄伤之中!

韦庄《菩萨蛮》一词用语直白,表层含意显豁,似乎无可深究,但只有全词前后关合,才能读懂其中的深意。如,末尾两句“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表面上是说没到年老时不要还乡,回到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看似为前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作注脚。可细细读来,“未老莫还乡”在叮咛嘱咐不要还乡的话语之下,道出的却是还乡的愿望和现在不能还乡的苦衷。虽然开篇便道“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并极力铺写江南之美,但旷达的表面之下,涌动的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是“还乡须断肠”的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这种“似直而纡,似达而郁”的情感只有关合前后才能理解体会。

四 由此及彼,探究深沉的情感

诗缘情而作,诗言志。一个优秀的诗人,一首优秀的诗作,往往不只是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爱恨忧愁,也抒写人民和时代的呼声,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加之诗歌借助意象传情达意,意象的多义性也带来了情感的丰富性。准确全面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往往需要展开联想,由此及彼,正所谓“知人论世”。

“悲秋”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也是杜甫《登高》一诗的感情基调。但是杜甫心中、笔下的悲愁显然不同于他人感伤秋日萧索的闲愁,虽然诗歌的前两联也是从眼前的景物写起,然后发“悲秋”之叹。解读这首诗时,要注重感悟探究,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诗歌,并联系时代及作者个人的境遇探究。从这首诗中不难读出,“秋”不仅指季节之秋,还指人生之秋、家国之秋,杜甫的“悲愁”,是因为离乡漂泊(万里、作客)、衰老多病(百年多病)、孤独穷苦(独登台、潦倒)、国运衰微(艰难)等引发的,所以全诗表现的情感有羁旅之思、怀乡之情、暮年之叹、衰病之怨,更有家国之慨等深沉的情感。

阅读《涉江采芙蓉》,读者不难感受到游子思妇的相互思念之情,也往往会为他们真挚笃厚的感情所打动,但对于“忧伤以终老”所体现的一腔无以名状的忧愤往往较少关注。教学中可以设疑启发思考,如“何以有终老之叹?”或“‘忧伤以终老’是否只是一对感情深笃的人无奈的叹惋?”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进行由此及彼的探究。

在那个时代,士人悬梁刺股、寒窗苦读,只为一朝求取功名。但汉末朝政混乱,外戚宦官交相干政,举官不再问品行、学业,只看门路和金钱,这就使得一般士人大多投奔无门,功名无望。所以,“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是当时普遍的主题,“忧伤以终老”的痛苦与忧愤也具有深广的意义。通过这样的联系探究,学生不难体会到,终老之叹是东汉末年大多数文人的人生之叹。

设疑启思,教给探究的方法,是有效解读古典诗词的重要策略,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语文教学尤其是古典诗词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获得知识,培养审美、审智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郑旺吉.创设情境教古诗――浅谈古诗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师道:教研,2011(4)

[2]陈友冰.中国古典诗人的炼字、炼句、炼意――《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五[EB/OL].http://www. /?p=3206

[3]陈友冰.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想象――《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二[EB/OL].http:///?p=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