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股静脉穿刺法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股静脉穿刺法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 目的:探讨股静脉穿刺法在新生儿病房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病房的102例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其中对照组患儿采用三指定位法进行股静脉采血,观察组患儿采用体表定位法进行股静脉采血,比较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采血方法所需要的时间及穿刺的成功率。结果:102例新生儿中有85.29%的患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穿刺成功,其余患儿因其他原因需要进行第二次穿刺采血,第二次穿刺采血的患儿均成功。观察组采血一次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穿刺时间在5 min以内的患儿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股静脉; 采血法; 新生儿; 穿刺

中图分类号 R472.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15-0118-02

doi:10.14033/ki.cfmr.2016.15.062

在临床上处理及治疗新生儿疾病,因需要及时的处理各种突发状况,常需要静脉采血的协助来诊断和治疗疾病[1]。在血液标本的采集中,操作最难的是新生儿血液标本的采集,其主要原因是新生儿刚出生不久,其血管比较细小,且新生儿患者容易哭闹及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等,使新生儿的采血很难成功,其失败率较高,探讨快速、有效的采血方法是临床上所关注和需要的,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股静脉穿刺法在新生儿病房的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新生儿病房的102例新生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所选患儿中男58例,女44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78例,早产儿7例,新生儿窒息5例,新生儿低血糖3例,新生儿低体温3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2例,新生儿吸入性肺炎1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1例,新生儿感染1例,小儿尿布炎1例。所有患儿年龄0.5 h~25 d,体重为2050~4050 g,所有患儿都需要采血进行临床生化检查为协助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物品准备 根据所需要进行的检查项目事先准备好试管,并做好标识,7号头皮针头、容量为10 ml的注射器、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

1.2.2 体表定位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体表定位法,具体操作为:将患儿取平卧位,在患儿的臀部处用小软枕将其垫高,使臀部抬高约4~5 cm,将需要进行穿刺侧的肢体屈曲并外展,这时可明显看到患儿的股三角区部位,选取腹股沟下2 cm处有一新生儿食指般大小的凹陷处,在此处用皮肤消毒液进行常规的消毒,待消毒部位晾干后,取远离腹股沟凹处中点与新生儿脐部连线进针,角度为20°~30°,若患儿为肥胖儿,则进针角度为30°~45°,感觉到有滑落感时即开始回抽血或进针2/3后,采用边退边抽吸的方法,见回血后,立即固定针头,抽取进行检测所需要的血量。若抽吸无回血者,则将针管稍微向左或向右移动回退取血。取血完毕后,在针眼处及其上方2.0 cm处用消毒棉签按压止血,以预防局部淤血、局部血肿的发生。

1.2.3 三指定位法 对照组的患儿取仰卧位,采血侧髋部向外展并外旋30°~45°,在取血操作过程中用尿布将患者的遮住,防止患者在取血过程中尿液污染穿刺点,操作者的左手中指、拇指轻捏大腿内、外侧根部。其余的手指及掌根部则固定患儿的大腿,食指置于中指、拇指指尖两点与腹股沟连线中点下一横指即为股静脉穿刺点,用皮肤消毒液对患者穿刺点周围的皮肤进行消毒,消毒直径约为6~8 cm,以7号头皮针与一次性10 ml注射器连接,待皮肤消毒液干后即用右手持针由穿刺点往脐窝方向缓慢刺入,穿刺的角度应根据患儿皮下脂肪的厚度选择20°~45°角,见到回血后即停止进针,抽取检验所需要的血量,针头拔出后在穿刺点上2 cm处用棉球压迫止血3~5 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穿刺一次成功率及穿刺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穿刺成功率比较

85.29%(87/102)的患儿股静脉穿刺采血一次成功,其余患儿因其他原因需要进行第二次穿刺采血,第二次穿刺采血的患儿均成功。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穿刺时间比较

观察组穿刺时间在5 min以内的患儿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对新生儿进行抢救时,一般采用股静脉穿刺采血法对患儿进行采血,股静脉穿刺采血法是种直接、有效、快速及可行的静脉穿刺法,尤其对早产儿及新生儿重症患儿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对于儿科护理人员来说,掌握股静脉穿刺采血法的操作技能是临床上最基本的也是必须要掌握的操作技能,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避免操作不当引起患儿感染。

采血注意事项:(1)采血前准备。采血前,护士按操作规程洗手,戴口罩、无菌手套,给患儿穿刺点的皮肤及穿刺点周围皮肤消毒时,其消毒面积要大于5 cm2,预防消毒不到位所引起的新生儿感染[2]。(2)采血过程。采血时,穿刺的7号头皮针接上注射器,动作要细心并有耐心,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新生儿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固定并维持新生儿的是采血操作中最关键的步骤,新生儿活泼、好动、不会配合穿刺,因此的不断变化是导致穿刺失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固定好患儿的再行采血,以保证股静脉采血的顺利进行。(3)采血后。患儿的采血量完成后,在针眼及其上方2 cm处用消毒棉签按压局部3~5 min,达到止血、预防局部血肿及淤血等并发症发生的目的[3]。采血后,将采集到的血液根据临床上所需要进行的检测项目,选择相对应的容器放置,对于需要检测的项目较多时,应先把采集到的血液注入血培养瓶中,依次注入抗凝管及干燥试管中,送到相对应的检验科进行检验[4]。

对新生儿进行股静脉穿刺采血时,一般需要两人配合完成,其中一人通过按住患儿的双肘、前臂部位,将新生儿的上肢运动控制住,并固定好新生儿的下肢部位,另一人对控制好的新生儿进行穿刺采血后,并对采集到的血标本及时进行处理。准确掌握股静脉的解剖位置,根据每位患儿的实际情况科学地选择穿刺点,尽量做到一次性穿刺成功,减少患儿因穿刺所承受的痛苦。穿刺进针时,应根据患儿皮下脂肪的厚薄来决定进针的角度和深浅度,皮下脂肪少的患儿进针角度以20°~30°为宜,进入针头的1/2或2/3即可[5];皮下脂肪丰富的患儿,进针角度可增至30°~45°,可进入针头的全部。若穿刺失败,应更换穿刺点,不宜在同侧进行多次反复穿刺,避免血肿和淤血的发生。

观察组穿刺一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穿刺时间在5 min以内的患儿多于对照组,结果表明,采用体表定位法进行穿刺所需要的时间明显短于采用三指定位法穿刺的对照组患儿,且体表定位法穿刺一次成功率高,对患儿而言所受的痛苦时间短,患儿及其家属更容易接受。

新生儿股静脉穿刺操作简单,容易掌握,人体的股静脉管径相对较粗,血流量较大,穿刺点定位准确,快速的进行穿刺并迅速固定针头,不但采血方便快速,还能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减少穿刺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新生儿病房和儿科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秀霞.婴幼儿应用左侧头低位颈外静脉采血的效果观察[J].全科护理,2013,11(2):157-158.

[2]曹红梅.目测定位法在新生儿股静脉采血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2,10(22):2045-2046.

[3]刘静.三指定位斜刺法在小儿股静脉穿刺中的应用体会[J].青海医药杂志,2011,41(4):48.

[4]梅花,何婧,何敏,等.新生儿不同穿刺部位静脉输液损伤的对比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4):157-158.

[5]张崔娟.新生儿静脉留置针不同穿刺部位留置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95-96.

(收稿日期:2016-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