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正文

教科书分类朗读以及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教科书分类朗读以及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朗读的分类

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要求:注重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有研究认为,教师对学科的理解、对学生的理解以及对教科书的处理影响教学效果,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写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和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的,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

二、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策略

1.朗读概念

概念学习是新课学习的重点,是利用朗读数学概念提高阅读能力的好时机。然而,初中学生通常没有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许多数学教师在讲课时也很少引导学生朗读课本。因此,让学生正确地理解数学的概念必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新课学习时摒弃“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概念时,应让学生翻开课本,与教师一起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逐节地朗读。朗读后给学生独立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反复认真思考,对书中叙述的概念、定理、定义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并不时地提出一些反问:如换成其他词语行吗?加上某某字行吗?要读出书中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容,读出从课文中体现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教师在课堂上阅读数学课本,不仅可以节省不必要的板书时间,而且可以防止因口误、笔误所产生的概念错误,从而使学生能准确地掌握课本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2.朗读命题

命题课是数学中重要类型之一,通过对命题课的教学,使学生学会判断命题的真伪,学会推理论证的方法,从中加深学生对数学方法的理解和运用,培养数学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运算能力,培养数学思维的特有品质。笔者模仿波利亚的“怎么解题”表,给出“怎么朗读命题”表(如下)。

表1 怎么朗读命题

3.朗读习题

每当考试后进行试题评讲时,总会听到学生埋怨自己的粗心,连那么简单的题目都没有做好。笔者听在耳中觉得既担心又不解,不禁思考着明明概念、性质、定理等记得很熟,但在选择、判断、应用题中,错误率非常高,这是为什么呢?经研究,笔者通过实践采用以下方式能有效提高阅读能力,减少解题中选择、判断、应用题的错误率。(1)游戏问答法:在审题的过程中,提问者可以问:未知条件是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能够确定未知量吗?多余还是不足?在回顾步骤时问:能检验结果的正确性吗?能运用这个结果或方法在其他问题上吗?等等。笔者认为,回答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阅读分析的过程,听答案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阅读判断的过程,一问一答的过程中经过了朗读――分析――判断的三个环节,游戏中提高了双方的阅读能力。(2)相互提问法:讨论是由“学生与学生讨论,学生与教师讨论”,形成教学整体:采用讨论的方式,大家提出问题,彼此解答、辩论、纠正、补充,使学生通过学习,自觉地形成适当的阅读策略,提高学习效果。(3)说题:通过说题让学生清楚用语言表达数学的解题程序,有条理地叙述解题的方法。让学生提高说理能力,清楚表达解题思路,从而掌握综合思维能力。

4.朗读小结

不论是教科书单元教材,还是教科书整册教材,都是教科书学段教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以阅读教科书学段教材,辨清知识的内在联系为前提,把每次朗读分析的结果进行整理、归纳,重点辨清知识的内在联系:看看各个知识点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找出共同点和不同点,分清哪几个知识点是对另一个知识点的巩固和深化,哪几个知识点是由另一个知识点演变而来的。然后将各个知识点排成一条知识线,形成一条知识链。链上的各个知识点就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有条不紊地引导学生讨论、探究、创新,去逐个突破的内容。在教学中能使学生的知识由点到面,形成一个系列。学生通过这样的朗读、分析,便能做到心中有数,有效提高阅读教科书学段教材的目的性、准确性。

总之,恩格斯曾说过,分类是科学研究的第一步。分类朗读有助于学生缩短教科书的阅读“路径”,明晰公式、命题、定理的使用方法,拨开教科书中概念和性质在书面表述相近的迷雾。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阅读、理解、合作等环节,同时也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协作的能力。书越读越薄。数学教科书也一样,教师也需要提高阅读能力,只有在备课前通过分类阅读逐步地去分析、研究教材,才能把教科书的内容科学合理地分类,引导学生分层次、分阶段地进行分类朗读,才能真正理解教材的核心。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白坭镇白坭中学)